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典题精练60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72326458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典题精练6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典题精练6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典题精练6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典题精练6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典题精练6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典题精练6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典题精练6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典题精练60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一】选择题1、我国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有()A、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迅速蔓

2、延B、庞大的人口压力C、自然资源总量少D、自然灾害频繁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7 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以下2 题。2、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 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将森林开垦为农田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A. B. C. D. 3、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A. 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B. 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 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D. 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4、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劣

3、势的是A.B.C.D.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20 题。5、图中所示各河流()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流量季节变化小、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2017 年 12 月 28 日 11 时,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暨截污导流工程在山东聊城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通东线穿黄河隧洞, 并连接东平湖和鲁北输水干线,实现调引长江水至鲁北地区, 同时具备向河北省东部、 天津市应急供水的条件。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以下2 题。6、关于 a、 b 两地段其周围所在大地形区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a 地区年降水量较大,但

4、该地区仍然缺水B、 b 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缺水较严重C、 a 以南的大地形区发展农业应因地制宜,以立体农业为主D、 b 以西的大地形区以鱼塘台田方式治理低洼地7、关于利用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输水表达正确的选项是()黄河该河段含沙量大, 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 宜采用河床下输水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 无需提水跨越黄河有利于降低东线工程的运行成本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A、 B 、C、D、下图是某流域水量收支平衡示意图( 单位:亿吨 ) 。回答以下2 题。8、图中甲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以及开采地下水量X 是 ()A、蒸发 55.43 亿吨B、下渗 40 亿吨C、蒸发 40 亿吨

5、D、下渗 55.43 亿吨9、该地区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增加地下水的抽取量B、扩大水库库容,增强调蓄能力C、改进灌溉技术,节约用水D、植树造林,增加地下水渗入量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2 题。10、图中 a、 b、 c、d 曲线表示的因素是A、 a 一原料B、 b- 土地C、 c 一劳动力、D、 d技术11、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蓝皮书”显示,近几年,中国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至2017 年底,全国城镇人口数量达到 6.2 亿,比重上升到 46.6

6、%。读以下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以下 2 题。12、关于中国城市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目前中国城市化已经处于阶段B、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领先于经济发展水平C、近几年,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D、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和城市人口数量均少于美国13、以下关于城市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当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于发展中国家B、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人口由乡村进入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C、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已进入阶段D、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早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多于发展中国家如下图为2000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

7、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以下2 题。14、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15、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A、山西B、江苏C、山东D、黑龙江316、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沿 X 方向湿度减少B. 沿 XC. 沿 Y 方向湿度增加D. 沿 Y 方向热量增加17、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A. B. C. D.18、与自然景观类型一致的地区是A. 山东丘陵B.C. 德干高原D.巴西高原【二】填空题19、

8、下图为“我国四种典型地貌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以下 1图甲为 _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多分布在_ 地区。该地貌分布地区多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 2图乙地貌主要分布在 _广布的地区, 该地貌类型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 3丙图所示地貌分布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_、 _ 、_ 4根据丁图所示信息, 判断该地主导风向为 _,对于该图地貌类型所在地区面临生态问题的防治核心是 _。20、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比较甲、乙、 S 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2)比较该日乙、 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 ( 地方时 ) 和昼的长短( 要定量

9、说明 ) 。(3)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该日丙地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的坡度角 应当调节为 _。(4)该日南京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2018 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典题精练51【一】选择题1、 B2、 A3、 D4、 B5、 B6、 D7、 C 解析 a 地区在江苏南部,由于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加之长江流域冬季降水量少,还存在季节性缺水的情况;b 地是南水北调调入地,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 地以南为南方低山丘陵,应发展立体农业; b 地以西的大地形区为黄土高原,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的治理,而不是低洼地的治理。南水北调东线自扬州至黄河段需要逐

10、级提水,自黄河至天津段可自流;黄河下游河段为地上河, 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东线穿黄河隧洞可使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 建设隧洞使施工投资较大,建成后自流使供水的运营成本降低;穿黄隧洞在河床下建设,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8、 D9、 A10、 D11、 B12、 C13、 B14、 A15、 A【解析】第14 题,从图中各地迁入和迁出人数的对比可判断西南地区为净迁出区。第15 题,山西由于煤炭等资源开发可成为净迁入区。16、 B17、 A18、 A【二】填空题19、解析:甲图为冲积扇地貌。乙图为峰林地貌。丙图为黄土高原黄土塬及侵蚀沟谷地貌,过度开垦、 放牧、樵采造成的植被破坏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丁图答案: 1流水作用或流水沉积 2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多奇峰异洞等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地表崎岖不平, 3 420、 (1)甲、乙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甲大于乙,S 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日出时间:乙地 8时,丙地 6 时,乙地比丙地晚 2 小时。昼长:乙地8 小时,丙地12 小时,丙地比乙地长4 小时。(3)23 26(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