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72305821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1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_ ( 卫办医政 (20XX)38 号) 制定本管理制度。2 、抗菌药物是指应用于治疗和控制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的药物。3 、医院应建立、健全、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4 、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负责督导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抗菌药物知识调查及本院细菌耐药趋势分析等 ; 对不合理用药

2、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检验科与院感染科定期汇总本院细菌耐药情况,向全院反馈,未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细菌流行病学依据。5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应有指征应有抗菌药物。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应控制在 50%以内。对感染性疾病应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住院病人尽可能在开始抗菌治疗先留娶送检标本, 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在抗菌药物治疗用药中, 细菌培养送检率应达到 50%以上。对于未明确致病菌的危急病例,可根据患者年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临床特点,给予抗菌经验性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6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选

3、择用药。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7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单一药物科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要联合用药。8 、严格掌握为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 严格控制 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 加强为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9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遵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对药物选择、给药时间、给药方法、疗程等规定。10 、医院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管理。11 、医院建立抗菌药物使用超常预警制度。每季度由药剂科、分析、上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使用量突然增加的品种应调查原因,

4、并进行合理性评价,以保证用药安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二:1 建立健全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和制度成立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或相应管理组织,由主管业务院长任小组组长,成员包括各临床科室主任、感染控制护士、药学及微生物学专业人员等。 制定符合本医院、 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 协调、监控医院抗菌药物的购进及使用 ; 负责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工作 ; 定期审查、总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 根据临床用药情况,组织经常性、各层面人员的药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素质。2 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相关药理知识的培训当今,随

5、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 新型抗菌药物的品种日新月异,细菌的耐药谱也不停地发生变迁, 过去经验型的治疗将随着循证医学的深入被淘汰。只有抓好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观念。通过岗前培训、举办讲座、办学习班、新药介绍等形式,对各级医护人员进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培训,普及合理用药观念,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高医院抗菌药物治疗水平。 各级医师应根据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和药物经济学,以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 ; 护士应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积极主动配合医师做好各种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 ; 强调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强调药物使

6、用中的合理配伍,强化根据药敏试验用药的观念。3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通过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杂志,设立本院健康教育橱窗、病床边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 特别是门诊医生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 使其清楚根据个体用药的重要性, 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 达到合理用药的日的。4 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规定要求医生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原则: 根据患者生理、病理特点及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特点, 综合考虑感染部位、 细菌耐药情况、不良反应及价格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 严格

7、掌握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确保抗菌药物治疗能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5 严把进药关,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网络根据检验科提供的细菌耐药情况,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要及时调整本院的抗菌药物用药目录, 医院采用招标购药,保证进药质量 ; 选择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孝相对价廉的药物作为常规品种,暂停或淘汰临床应用无效或已产生严重耐药性的药物。 引入药物经济学概念,通过鉴别、 测量和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成本与效果结构,使药物达到最好效应,避免只强调用药安全有效性,而忽视支付药物费用的情况, 使临床用药更趋于治疗有效、 费用合理。医院可通过自己的局域网、电话、窗口其他途径,就医院所提供药物的价格、药品使用的适应症、 禁忌症、不良反应、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给药的最佳途径、时间、剂量及疗程、合理配伍等,作出全面咨询,进一步推行药师走出药房,深入病房,参与给药方案的制定,推进合理用药,把不合理用药降低到最低水平。6 督查与奖惩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定期对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医院合理用药情况,通报全院各科,根据检查的结果,对科室及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 批评与经济处罚,促使其进行自我对照、自我评价,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