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年整理翻译陋室铭原文

摩西的****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26KB
约3页
文档ID:172132322
2021年整理翻译陋室铭原文_第1页
1/3

陋室铭原文+注释+翻译+重点问题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解释:①在:在乎、在于,动词②名:名词作动词,著名翻译: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解释:①灵:名词作动词,②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翻译: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解释:①斯: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动词②陋室:简陋的屋子③惟:只有,只要,唯独④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⑤德馨:品德高尚⑥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⑦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翻译: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解释: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翻译:青苔的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解释:①鸿儒:即大儒,学识渊博的人,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②鸿:同“洪”大③儒:旧指读书人④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浅薄无知的人翻译: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解释:①调(tio)素琴:调,弹奏;素琴,没有任何装饰的琴。

②金经:泛指佛经翻译:(闲时)可以用来(可以:可以用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解释:①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这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②之:助词,定语“乱耳”后置的标志③乱耳:扰乱耳朵乱,扰乱④案牍(d):官府的公文⑤劳形:使身体劳累⑥形,形体、身体劳,使动用法,使……劳累翻译: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解释:①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②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③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④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⑤芦,简陋的小屋子翻译:(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9.孔子云:“何陋之有?”解释:①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全句意为“有何陋”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②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孔子说过:“(既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重点问题解答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生活愿望,流露出作者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2.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从中看出室主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1)从自然环境优美、往来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2)室主人的性格特征:热爱自然,孤芳自赏,清高独傲,从容淡静,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不慕荣利,安贫乐道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言外之意? 答:①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②作者对官僚们的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对官府公事的厌倦4.文章是在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还要提到“诸葛庐”“子云亭”? 答:此句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5.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答: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6.作者身居陋室,为什么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你觉得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情趣? 答:作者身居陋室,但是陋室因主人的“德馨”而“馨”,也就不感到它简陋了作者并用自然环境的优美、往来人物的不俗、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等来烘托陋室不陋这样的陋室就如“诸葛庐”“子云亭”一样,所以作者最后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作者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7.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类比的写法,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托“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灵”衬托“馨”,暗示“陋室不陋”从而点明文章的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世事俗务缠身9.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10.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答: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11.本文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到“交朋友”的话题。

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答:示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示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答: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13.文中陋室的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德给我们以启迪在我们学习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的精神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来 答: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14.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不同意远离官场,是因为作者长期遭受贬谪,更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更见他清高孤傲的高尚情操,并不是消极避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