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学案(1)苏科版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172109549 上传时间:2021-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学案(1)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学案(1)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学案(1)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学案(1)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学案(1)苏科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学案(1)苏科版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与 植物的蒸腾作用 生物圈中的 观察叶表皮的气孔水循环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与 光合作用吸收二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生物圈中的 氧化碳、放出氧 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碳氧气的平衡的稳定 生态系统的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资料分析保持生态系统稳 定的意义内容简介本章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功能单位,在通常情况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稳态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生态系统的稳态是通过自我调节的过程来实现的。在学生对生态系统、生物圈

2、、食物链、食物网以及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从“生物与环境”高度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既落实了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本章教材分三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对于前者,学生已在相关章节中学过,本章的一、二两节完成后两者的教学,使学生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几大主要作用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爱绿护绿的美好情感,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绿化活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超出一定的限度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自然恢复或部分恢复,有时则完全不能恢复。为了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3、使学生认识到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类的活动除了要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必须特别注意生态效益和生态后果;认识到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并减少自然灾害,防止人类自己对环境的破坏,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资料分析和DIY等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教材在编写上还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和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知识点:1、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散失水分以及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的气孔多。保卫细胞为半月形,靠近气孔一侧,细胞壁厚;远离气孔一侧,细胞壁薄意义:(1)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有着重要作用。(3)蒸腾作用中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2、水循环: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送人大

5、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入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3、碳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叶绿体4、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练习:1、一棵高大的乔木,根吸收的水分要达到树冠的每一片叶,而促进水分运输的动力是(A)(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吸水作用(D)呼吸作用2、植物的蒸

6、腾作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器官完成的(C)(A)叶柄(B)幼嫩茎(C)叶片(D)幼根3、阳光下,一棵柳树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D)(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4、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较多,主要原因是(C)(A)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分多(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C)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D)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蒸气多5、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A)(A)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B)土壤导管叶脉气孔大气(C)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D)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6、移栽幼苗时要剪去一小部分叶片

7、,其主要原因是(B)(A)降低光合作用,减少水分消耗(B)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C)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D)减少水分运输,提高幼苗成活率7、下列有利于植物叶片快速蒸腾因素是(A)A、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增大B、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缩小C、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增大D、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缩小8、在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射下,水草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体是(A)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B、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C、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D、以上三项全是9、谷类植物在一定光照下,要增加产量,可以相对增加某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这种物质是(B)A、氧气B、二氧化碳C、氮

8、气D、一氧化碳10、在完全密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C)A、植物、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B、光照、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C、植物、光照和土壤中适量的水D、植物、动物和光照11、如果陆生和水生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的成分是(B)A、氧气B、二氧化碳C、甲烷D、一氧化二氮12、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D)。A、会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 B、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治植物的病虫害C、二氧化碳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D、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13、人和动物不断吸收氧和二氧化碳但大气中这两种气体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绿色

9、植物的光合作用(B)A、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B、放出氧,吸收二氧化碳C、白天放出氧,晚上吸收二氧化碳D、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晚上放出氧14、如下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各放置一个盛水烧杯,杯内都插着一根树枝上两根树枝上的叶子数目有多有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后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右边将会下降,其主要原因是(C)(A)两边树枝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不等(B)杯内水分蒸发量不等的缘故(C)两边树叶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量不等(D)两边树枝呼吸作用的强弱不等15、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C)A、用于光合作用B、用于呼吸作用C、用于蒸腾作用D、贮存在体内16、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

10、以(D)A、降低植物叶片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B、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C、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D、以上三项都是二、判断题:1、蒸腾作用促进了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2、温带地区,深秋的树木大量落叶,这是降低光合作用,以度过寒冷或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现象。()3、植物蒸腾作用带走了体内大量的热,降低了叶片的温度。()4、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白天全部关闭,晚上全部开放。()三、填空题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放出_,维持生物圈的_平衡。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以状态,从散发到的过程。3、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栽植物的一个枝条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1)不久塑料袋壁上出现了

11、一些水珠,这些水珠来源于植物的作用。(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棒伸入袋中,火柴棒又复燃了,说明增多了,这是由于的原故。(3)第二天早晨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棒,火柴棒立即熄灭了,说明袋中增多了,这是由于的原故。4、下图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二氧化碳和氧气中的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_;消耗的途径是_。(2)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_,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产物是,条件是。生物通过将有机物分解,细菌等微生物通过作用将动植物尸体及腐烂物质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如此生生不息,构成了大气中的的循环,维持了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第17章答案15ACDCA610 BAABC1116 BDBCCD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