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诗歌的主体风格探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195500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薛涛诗歌的主体风格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薛涛诗歌的主体风格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薛涛诗歌的主体风格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薛涛诗歌的主体风格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薛涛诗歌的主体风格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薛涛诗歌的主体风格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薛涛诗歌的主体风格探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薛涛诗歌的主体风格探析摘 要:薛涛不仅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乐妓,更是一位出色的女诗人。本文结合薛涛的人生经历及其所遗诗歌,并联系中唐特定的政治、 经济、文化背景,探究其 诗歌的主体风格,以期真实、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其诗歌的特点和价值。关键词:薛涛诗歌;主体风格;清奇雅正;委婉含蓄;率真细腻薛涛,中唐著名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人,善歌舞,工诗词。幼时随父亲薛郧定居成都,父殁后,飘零动荡,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可谓是中国古代乐妓的典型代表。不幸的身世让她获得了中国传统女性所没有的优越文化环境,自觉融入了这个丰富多彩的男性文化圈,并以男性中心文化标准要求自己,在与众多的男性文化对话中不断提升

2、自己,获得了男性文化中心的认可,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譬如薛涛笺、薛涛井、望江楼等诸多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薛涛诗歌的特点和价值,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来探究其诗歌的主体风格:一、清奇雅正晚唐诗人张为在诗论专著 诗 人 主 客 图 中以“清奇雅正”来论薛涛诗歌的风格 ,清代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内篇中谈到薛涛时也说:“名妓工诗,亦通古义,转以男女慕悦之实,託于诗人温厚之辞,故其遣言,雅而有则,真而不秽,流传千载,得耀简编,不能以人废也” 。具体而言,薛涛诗歌的“清奇雅正”主要表现在:(一)雅正无邪无“脂粉气”表现于上蜀帅诗中。如:薛涛在西川节度使高崇文平了刘闢乱之后所写

3、的贼平后上高相公中, “惊看天地白荒荒,瞥见青天旧夕阳”两句境界非常开阔;“始信大威能照映,由来日月借生光”两句气势磅礴,没有丝毫小女儿的媚态。还有诗人写给川主武元衡的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中, “卓氏长卿称士女,锦江玉垒献山川”两句并不是向他谄媚,而是代表蜀地的人民在勉励他,给他以信心。这些诗既矜持温厚,又端庄大气,不仅没有那种畏缩委琐得小女儿气,还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表现于友情诗中。无论是赠韦校书中“淡沲鲜风将绮思,飘风散蕊媚青天” ,送扶炼师中“山阴妙术人传久,也说将鹅与右军”对友人的赞誉;还是酬祝十三秀才中“诗声利器驰声久,何用春闱榜下看” ,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中“细侯风韵兼前事,不止为舟

4、也为霖”对友人的勉励;也无论是送姚员外中“欲折2而来将赠别,莫教烟月两乡悲” , 送友人中“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和友人送别;还是寄张元夫中“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断已无声” , 斛石山晓望寄吕侍御中“不得玄晖同指点,天涯苍翠漫青青”对友人的思念,无不表现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表现于抒发自然情怀的诗篇中。如:赋凌云寺二首其一“闻说凌云寺里苔,风高日近绝尘埃”中,那青苔洁净得不沾染一丝尘埃;赋凌云寺二首其二“闻说凌云寺里花,飞空绕磴逐江斜”中,那花是多么自由自在,没有尘世的烦恼;酬吴使君 “支公别墅接花扃,买得山前总未经”中,那别墅的幽静,远离凡尘;酬杨供奉法师见招 “远水长流洁

5、复清,雪窗高卧与云平”中,那环境的清幽,人的圣洁。无一例外地反映出诗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以及她对没有尘世烦恼的自由生活的渴望。表现于托物言志诗中。如:酬人雨后玩竹 、 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寮同赋早菊 、 蝉等诗篇,诗人在歌颂自然物象坚强不屈、高尚品质的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高洁品行的追求和向往。(二)境界开阔“乐不至淫,哀不至伤”“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 (孔安国论语集解 ) ,是孔子“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 的“中和”思想在美学观念上的反映。它总结了美和艺术的一般规律只有当人内心达到和谐时才能进入审美境界。因为艺术情感有一个快适度问题, “过”与“不及”都不符合快

6、适度。 “不及”则达不到激活水平,不能进入艺术世界;“过”则又使人高度紧张,反而被迫走出艺术世界。薛涛为了进入“乐不至淫,哀不至伤”的境界,在诗中经常有违逆传统主题既定情感指向与思想趋归的情感表达,力图从相反的方向对其偏颇之处有所匡补或拨正,既显示出诗人宽广的胸襟与气魄,又给人以中和之美。突出表现为:一反“悲秋”的传统主题,唱出意气豪迈、欢快愉悦的秋歌。如采莲舟写的是秋景,却不落悲秋的俗套, “满溪红袂棹歌初”写劳动的愉快;“解报新秋又得鱼”写丰收的喜悦,画面上充满勃勃生机,调子十分欢快。再如九月遇雨中“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 ,运用夸张的手法把江城秋雨描绘得浓彩重墨,给人一种阴沉浓

7、重的范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却用轻松的笔调写出了对菊花的无限爱怜之意,在因雨不能赏菊的遗憾中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开朗乐观的襟怀。诗人还通过回忆这一心理过程,使情感经过时间的过滤,进而寻找到诗的情感的快适度,进入“乐不至淫,哀不至伤”的艺术境界。 “乐”或“哀”作为情感,经过回忆、沉思、再度体验后,在大脑皮层中得到缓解,就会转换为一种有节制的、智慧的情感。当它通过诗句所构成的意象表现出来时,不再是单纯的动物性发泄,而是一种令人荡气回肠的舒泄。而情感的舒泄,对于诗人来说,往往是一种黯然销魂的心灵享受。3二、委婉含蓄中国诗学力主“含蓄” ,忌实,忌露,忌满,忌直。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指

8、出“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中无限。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相显然,生韵亦流动矣” 。诗的意象具体、生动、可感,却有深厚的蕴含,诗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而且愈解读愈有味。具体而言,薛涛诗歌的“委婉含蓄”主要表现在:(一)善用“比” “兴”“比” “兴”二者经常连用,很难区分都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和观念,使主观情感与想象、理解结合联系在一起,构成既有理智不自觉的干预而又饱含情感的诗歌意象。从而使外物景象不再是自在的事物自身,而染上一层情感色彩;情感也不再是个人主观的情绪自身,而是融合了一定理解、想象后的客

9、观形象。这样,也就使文学形象既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模拟,也不是主观情感的任意发泄,更不是只诉诸概念的理性认识,而是具有感染力的诗歌意象,甚至构成并升华为诗歌意境。1、用于描写物态神情薛涛在诗中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物态神情,从而使诗歌意象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如和刘宾客玉蕣:琼枝的皪露珊珊,欲折如披云彩寒。闲拂朱房何所似,缘山偏映日轮残。玉蕣,也叫木槿花,它朝开夕谢,美丽而短暂。用玉蕣的开放形容短暂的“永贞革新”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这首诗写得很含蓄,只是运用比喻手法极力形容玉蕣的美丽,说它的枝条象玉一样晶莹,花上的露珠象珍珠一样闪亮,并将它比作是天边的云霞,落到山脚的一轮残

10、阳,形象生动。细细体味此诗,可以感到诗人对“永贞革新”的赞美和对其失败的惋惜之情。再如菱荇沼一诗中, “水荇斜牵绿藻浮”一句,把水中荇菜、水上绿藻、岸上柳树都拟人化,说荇菜是斜牵着手,绿藻是飘飘悠悠;“柳丝和叶卧清流”说的是柳树带着它嫩绿的叶子卧入清清的溪流中。诗人观察之入微,描写之细腻,联想之丰富,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恬淡幽雅的菱荇沼之图。诗中恰当新颖的比拟增添了诗歌的含蓄美,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诗人描绘的美丽图画中去体味诗人特有的情思,而这些正来源于诗人平时细腻的观察,敏感的心灵。2、构成并升华为诗歌意境要使意境产生,就必须能从具体的意象中超越,创构出一种灵奇,跨入虚幻的境界,而这一转变

11、过程有许多途径。薛涛在诗歌中巧妙运用“比” “兴”手法,由实景到虚情,并且二者水乳交融在一起,构成并升华为诗歌的优美意境。如送友人4: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此诗是一首历来被传诵的送别诗。前两句写景,是带有浓烈主观色彩的景;后两句抒情,是紧紧附着在客观景物上的情,前后情景交融,建构了一个凄凉而深杳的优美境界。 “水国蒹葭夜有霜”先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还化用了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感情,就如同蒹葭中对“伊人”思而不见,却从未停止思念的感情一样。 “月寒山色共苍苍” ,水国之夜笼罩在凄寒的月色中,寒冷的月色与夜幕笼罩

12、中的山色浑为一色,一片苍茫,非共苍苍三字不能摹写。而一个“寒”字既描写了送别的环境,又传达出送别之人的心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凄凉的夜景折射出的阵阵寒意,无一不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人离别的凄寒感受。送走了友人,自此便人隔千里了,而诗人却用“谁言”笔锋一转,引出了“离梦杳如关塞长”这一精彩之喻。人离别了,但在梦中,魂魄会穿越万水千山、漫漫长路,来到边塞,和友人相会,永远不分离。这梦当然就是思念,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长久思念。由于对离别的友人、恋人的思念之切,以致在梦中和所念之人相会。(二)用典巧妙巧妙、准确地运用典故使人能从诗人所提供的有限的文字间,联想到无限丰富、无比动人的感情世界。薛

13、涛在酬寄、赠别之作中用典尤为突出,而且准确自然,内涵丰厚,如:她在酬祝十三秀才一诗中以“诗家利器”赞祝十三秀才;在送扶炼师一诗中以“山阴妙术”送别扶炼师,既得征事引词之妙,又见深情厚意;在送卢员外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中,以信陵君喻武元衡,以侯嬴自喻,不仅身份恰切,而又颇具真情,对于武元衡奏授她为校书郎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在赠段校书一诗中以“公子翩翩说校书,玉弓金勒紫绡裾。玄成莫便骄名誉,文采风流定不如。 ”与西汉的韦贤、韦玄成父子相比,赞美段成式的文武兼才超过韦玄成,可谓用典恰当,委婉含蓄。(三) “反常合道”“反常合道”的诗学观念是苏轼提出来的。 “反常”是指情景的反常、超

14、常组合,如:把有与无、虚与实、黑与白、大与小、长与短、悲与欢、苦与甜等等相异相反的情景组合在一起;“合道”是指这种反常超常艺术组合,却出人意料合乎了感知和情感的逻辑,从而产生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的含蓄美。薛涛诗歌中也有这种“反常合道”的佳作,如题竹郎庙: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开头两句描述了“竹郎庙”的“静”古木参天,夕阳沉沉,如血的残阳把山衬托的越发得绿了,其中夕阳的“红”和山的“绿”在颜色上形成鲜明的对比。5“何处江村有笛声” ,悠扬的笛声突然打破了此时肃穆静谧的氛围, “静”和“动”在听觉上又形成强烈的反差,以“动”写“静” ,易产生“

15、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的艺术效果;以“静”写“动” ,使人易于对“动”产生关注,侧耳细听,哦!原来“声声尽是迎郎曲” ,出人意料,情理之中。三、率真细腻虽然薛涛努力洗削其诗歌中的“脂粉气” ,迎合于儒家的“诗教”观,在以男性诗歌为主导地位的诗歌中站有一席之地,但她毕竟是女性,具有纯洁、率真、敏感而细腻的女性性格,这也就形成了其诗歌率真细腻的风格。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一)诗情大胆、率真大诗人李白在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中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指的是接近率真的诗风。虽然薛涛的诗不能和李白的相提并论,就是和当时有名的其他男性诗人的诗也不能同日而语,但她在元微之赠

16、涛诗因寄旧诗与之一诗中这样写道:“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教男儿。 ”这是她对自己诗歌特点的总结,也说明率真的诗风是她所欣赏的。由于受道家的影响,她没有用世俗观念的外衣伪装自我,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人生,从而形成一种纯朴自然、平淡深沉的审美风格,以至于她的诗歌在情感表达方面比一般闺中女子要大胆,诗中充满了情感与欲望的激荡,悲欢苦乐、愤怒哀怨,不乏是未受禁锢的自由生命意识的流露与宣泄。在薛涛的内心深处有无尽的寂寞和委屈无人倾诉,热烈地渴望爱情,渴望家庭幸福,对世间的不公和人情的淡薄有强烈的愤慨。这些都是她内心世界的独白,大胆、率真,移开了那把遮羞的“琵琶” ,而且所用来表达心曲的语言非常自然、通俗。如:在抒写对边关战士的艰难困苦生活表示同情时,诗人就犹如与人闲叙,娓娓道来:“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 ,语虽浅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