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设计报告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1938762 上传时间:2021-03-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次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次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次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二次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次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设计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告编号:F10G041-1余 杭 区 04 省 道 K26+500 段 公 路 边 坡 崩 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浙 江 省 工 程 物 探 勘 察 院2010年7月报告编号:F10G041-1余 杭 区 04 省 道 K26+500 段 公 路 边 坡 崩 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项目负责:设计:审核:总工:楼新涛院 长:姚真法提交单位: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交时间:2010年7月证书编号:国土资地灾设资字第()号 乙级地址:杭州市湖墅南路220号邮编:目 录1、绪言- 1 -1.1任务由来- 1 -1.2目的与任务- 1 -1.2.1目的- 1 -1.2.2任务- 1 -1.3设计依据-

2、1 -1.4项目的必要性- 1 -1.5 防治工程设计等级- 1 -2、治理原则与设计方案- 1 -2.1 治理原则- 1 -2.2 设计方案- 2 -2.2.1开挖工程- 2 -2.2.2截、排水沟- 2 -2.2.3跌水及效能井- 2 -2.2.4镀锌铁丝网- 2 -2.2.5 客土吹附- 2 -3 养护管理- 3 -4、稳定性验算书- 4 -5、施工顺序- 5 -6、边坡监测- 5 -6.1监测工作的原则及目标- 5 -6.2监测工作布置- 5 -7、施工注意事项- 5 -8、工程量及费用表- 5 -附图:顺序号图 名图 号1工程平面布置图12工程展布图23工程地质11剖面图34工程地质

3、22剖面图45工程地质33剖面图56工程地质44剖面图67镀锌铁丝网结构详图78客土吹附大样图89排水系统结构详图910消能井结构详图101、绪言1.1任务由来2009年8月,受台风“莫拉克”影响,杭州地区降雨量达到了50mm以上,而余杭部分地区遭受的最大降雨量达到了170mm。暴雨期间,大量地表水的不断渗入,对边坡岩土体造成扰动,改变了原有岩土体结构的平衡,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崩塌、崩塌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04省道位于百丈镇境内一段边坡发生了崩塌地质灾害,崩塌土体大量崩落至主干道上,对过往行车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总体崩落方量约有600m3。受浙江余杭04省道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

4、院对该灾害点进行了勘查,并在勘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治理设计。1.2目的与任务1.2.1目的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要求、规定、规范对该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工程设计,通过边坡设计及施工,消除边坡潜在的危害。并对治理经费进行概算。1.2.2任务1、根据该地质灾害坡所处的地质环境背景、变形破坏特征对治理的必要性进行论证;2、根据余杭区04省道K26+500段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提出治理方案;3、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4、对治理工程费用进行预算。1.3设计依据1、余杭区04省道K26+500段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浙江省物探工程勘察院,2009年12月;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J100252001);7、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2004.12。1.4项目的必要性因灾害发生后,边坡坡度较陡,加之边坡岩土体松散层厚度较大,物理力学性质差,故前缘岩土体的自稳能力差,而坡体中的地下水在暴雨时又十分丰富,容易产生变形和破坏。目前边坡表部的变形和破坏迹象明显,稳定性差,在暴雨条件下,仍然会产生局部失稳,从而发生崩塌甚至滑坡灾害。因此,有必要对勘查区的地质

6、灾害进行治理。1.5 防治工程设计等级考虑到该地质灾害所处地质环境及可能对坡前04省道造成的危害,该治理工程设计等级按级考虑;2、治理原则与设计方案2.1 治理原则(1)消除边坡的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场地的安全。(2)合理布置治理工程,尽量注意与原地形、环境保持协调。(3)工程治理措施力求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尽可能节省治理工程的资金投入。2.2 设计方案该边坡整体稳定性良好,边坡的变形破坏主要是由于强降雨及排水不当引起的边坡表部岩土体的局部失稳破坏。故针对边坡现有情况及施工可操作性,对边坡采取削坡及坡体喷播绿化配合修缮截排水的措施。各分项工程布置如下。2.2.1开挖工程1、对整段边坡均按1:1.

7、25坡率开挖;2、按设计坡率放坡,土石方开挖须自上而下进行,削坡后须进行坡面平整,坡面平整度0.1m。2.2.2截、排水沟在坡面上修葺原有截排水系统,并在原有截排水系统基础上增加排水措施,改善边坡排水现状。截、排水沟为块石(片石)浆砌,并用砂浆抹面,石材强度MU30,砌筑砂浆M7.5。排水沟过水断面为矩形1200mm900mm,砌筑厚度300mm。截水沟利用原有坡顶截水沟,并对截水沟进行重新修砌,对破损段进行修复,并按断面设计图改善截水沟现有排水状况。边坡排水最终引入公路排水系统。2.2.3跌水及效能井对于坡顶排水沟下坡段需设置跌水,跌水具体做法见跌水结构详图,跌水下部设置消能井,采用C20混

8、凝土浇筑,井口宽度1400mm1400mm,井深1800mm,井口需盖井篦子。2.2.4镀锌铁丝网设置铁丝网客土吹附绿化。铁丝网规格:14#;网孔:44cm;网宽:100cm。采用14、400mm长L型桩钉固定,桩钉间距500500mm梅花形布设。其他材料应根据本治理区坡面情况,制定相适应的基材配方和各项材料的配比、规格、并因地制宜地施工。(一)植生材料 植生材料由植物纤维(草、麻纤维、砻糠)、粘合剂、保水剂、微生物菌剂、土壤、泥炭土(腐植土)等,其中土壤宜用乡土,乡土最适合本地植被的生长,而且乡土种含有本地植物的种子、根茎、微生物等。采用地表种植土或森林腐植层土壤;基材应充分粉碎并发酵腐熟。

9、 植生基材符合以下规定:(a)种植土壤粒径组成:砾石(粒径小于10)、砂砾(粒径0.020.2),砾石和砂砾的含量小于15%;粉砂和粘粒(粒径小于0.02)含量为85%;(b)植生基材有机物含量不超过4050%,碳含量低于30%;(c)植生基材设计厚度812;(d)PH值:5.57.0。(二)肥料(a)缓释复合肥料与有机肥料,肥料硬充分发酵腐熟;(b)复合肥料符合GB150632001规定。其中N:P:K值宜为10:10:10;(c)微生物菌剂 的有效活菌数2亿个/克。保水剂外观:呈粉末状,使用PH值范围为59;吸水倍率400克水/克保水剂;吸水速率(达到吸水饱和的时间):20min。粘合剂粘

10、合剂使用聚乙烯类粘合剂并符合以下规定:(a)度(Brookfield20转/rain)1500CPS;(b)最低成膜温度:10。2.2.5 客土吹附客土吹附工艺是在削坡、清坡后形成的边坡面上实施绿化,其施工工艺要求及步骤如下。(一) 客土吹附施工工艺图特制喷混机械基质混合物土壤植物种子水空气喷枪口团粒化空气(二)施工步骤施工准备 坡面处理 铺网(镀锌)、网钉喷射客土及植物营养液和植物种子 养护。施工准备了解施工前的边坡条件和施工条件,组织施工队伍、机械、设备、材料进场及水电设施的配备。坡面处理为保证边坡经修整和复绿后能保持长期稳定,应对坡面修整和复测,经有关技术人员认可后,进入下一道施工程序。

11、镀锌网铺设及固定(a)坡顶须延伸长度不小于0.3m,开沟后用桩钉固定后回填。镀锌网固定好后自上而下铺设。上下、左右连接部位搭接宽度不小于0.1m。网面不能紧贴坡面,需留不小于2cm的空隙。在网与坡面的空隙间填入含有当地植物根系和易萌发的植物块根、根茎的种植土。以利当地植被的侵入,促使种植土中的当地植被种子、块根、根茎的再生发芽和萌生。但是覆土不得超过网面。(b)钉网在坡顶及搭接处,用主锚钉固定,其中坡顶布置一行。锚钉横向间距0.5m。坡面镀锌网搭接处布置一行,间距1m,在坡面总体每平方米不少于5个锚钉,5个锚钉呈梅花行布置,锚钉为“L”型,直径14mm。(c)对于局部不平顺的坡面须增加锚钉。目

12、的是保证镀锌网贴附坡面。喷射客土钉网等到以上工艺完成之后,方可喷射客土。将过筛腐植土、保水剂、固结剂、植物纤维、泥炭土、微生物菌肥、缓释复合肥等材料,按比例配置,搅拌均匀,然后用喷射泵和空压机将干料送至坡面,在喷射管口将混合土与适量的水混合后喷射在坡面和镀锌网上,喷射分二次进行,首先喷射不含种子的混合料,待第一次喷射的混合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紧接着第二次喷射含有种子的混合材料。营养液及植物种子(或茎)喷播将经过催芽处理后的种子加入过筛的腐殖土、粘结剂、纤维、缓释复合肥按配比搅拌均匀后,喷射在混合客土之上。养护管理(a)施工完成后,必须定期进行养护,养护内容主要包括浇水、施肥、补种、病虫害防治等。

13、前期保养应一直保持坡面湿润至草种齐苗。在喷水养护前先在坡面上设塑料遮荫网,然后利用喷灌系统,使养护水成雾状均匀地喷洒在坡面上,浇水时应控制喷头与坡面的距离,保证无集中的水流冲积坡面。发芽期内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浇水养护,浇水湿润深度控制在45cm。持续15天后,可酌情减少一天一次。每隔15天采用光谱消毒剂喷洒灭菌,以防发生病虫害。(b)对于干旱季节,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雨季应适当减少浇水次数或暂仃浇水几天,三个月后视生长情况浇水施肥。后期浇水遵循“多量少次”的原则。(c)施工完成一个月后,应全面普查生长情况,对于生长明显不均匀的位置应予以补种补播。由于种子没有喷到,或是由于镀锌网绷起等其它原

14、因,就需要及时补种,喷后补种是在喷播结束后的720天的时间里,检查种子的出苗情况,如发现有缺苗现象,就要及时采取补种措施,一般在补种前的4872小时进行浸种催芽,补种前一天应浇透基质,然后人工或用喷播机播种。3 养护管理施工结束后,为使场地快速复绿,养护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主要有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浇水采用人工进行,水源丰富。1、浇水:操作时应控制喷头与坡面的距离和移动速度,使水成雾状均匀地喷洒在坡面上,保证无集中的水流冲击坡面。对于干旱季节,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雨季适当减少,遵循“见干见湿”原则。2、施肥:边坡的立地条件严酷,保水保肥能力较差,施肥对边坡植物的生长便显的尤为重要,但是为了使各种植物能够达到平衡生长的状态,种间竞争正常。最终达到边坡植物多样性群落,必须适当调整好施肥种类和施肥量,把握好施肥季节和施肥时间,合理调整肥料在植物间的供需关系;3、病虫害防治:认真搞好植保巡查,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确保边坡植物健康正常生长。4、稳定性验算书-计算项目: 倾斜土层土坡稳定计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