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 强化训练22 文言句读和翻译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1828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 强化训练22 文言句读和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 强化训练22 文言句读和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 强化训练22 文言句读和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 强化训练22 文言句读和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 强化训练22 文言句读和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 强化训练22 文言句读和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 强化训练22 文言句读和翻译(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课后强化训练 22 文言句读和翻译一、(2015嘉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裴琰之裴琰之作同州司户 ,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_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 书判。 ”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系 ,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 ”琰之唯诺。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_遨游耳。他日,崇义召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琰之出,谓其佐曰:“文案几何?”对曰:“遽者 二百余。 ”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 ”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_供研墨点笔。左右勉唯 而已。琰之不之听,语主案

2、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断之,词理纵横,文华灿烂,手不停辍,落纸如飞。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案达于崇义,崇义初曰:“司户解判邪?”户佐曰:“司户太高手笔。 ”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词彩弥精。崇义悚怍,召琰之,降阶谢曰:“公之词翰 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 ”是日名动一州。(选自太平广记)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注释】司户:官名,主管户籍。闲:熟习。系:继,连接,这里引申为繁多。遽者:这里指需紧急办理的案件。勉唯:勉强答应。翰:毛笔,引申为文辞。课时讲解题型1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 之 词 翰 若 此 何 忍 藏 锋 成 鄙 夫 之 过

3、。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 成鄙夫之过。解析理解句意是断句的前提,因此先通览全文,了解文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断开。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崇义谓琰之曰:告诉,对说(2)同州事物固系:本来(3)厉色形言:脸色,表情(4)比四五十案:等到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5)词彩弥精:更加(6)降阶谢曰:道歉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文言词语的翻译能力,这些词语大多词在课外,义在课内,注意联系课内相关义项,联系语境加以确定。课时讲解题型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1)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裴琰之不听详细情况,告诉主办案子的人大致汇报案情(即可 )。(2)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

4、,惊叹之声不已也。全州的官员都来围观,堵得像墙一样,惊异赞叹的声音不断。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翻译时,要在理解句子大致意思的基础上,逐字译出。注意关键词语要翻译准。 “语”:告诉;“略”:大致;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倾州”:全州;“已”:停止。4根据文义,填入下列句子“_”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D )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_问户佐。诸窍议以为琰之不知书,_遨游耳。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_供研墨点笔。A. 但且以B. 且为而C. 以但为 D. 而但以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合理运用文言虚词的能力。先理解句子意思,然后根据空缺处前后的关系确定所选词语。5裴琰之出

5、身名门、才华横溢,但据史料记载,其官位并不显赫,请根据选文,推断原因。裴琰之喜欢游玩,工作漫不经心。他为人特立独行(恃才放旷)。处事方式不合常理,未能获得当时官员( 主流社会)的认同。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赏析能力。分析时应结合文中与人物相关的言行、事件,概括人物的性格,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相应的理由,着眼点应为虽然“出身名门、才华横溢” ,但“官位不显赫” 。二、(2015金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

6、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 并加礼辟 ,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 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 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选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删节 )【注释】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与下文的“吴郡顾欢”都是地名人名。辟:征召(为官)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龙丘苌:人名。窭:贫穷。课时讲解题型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两处)家 甚 贫 窭 兄 弟 四 人 皆

7、 白 首 相 对 时 人 呼 为 四 皓。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 时人呼为四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断句能力。一方面应先理解句意;另一方面还要抓住语句中关键的词语,如“兄弟四人” “时人”来帮助断句,同时注意题目要求。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伯珍少孤贫:小时候(2)学书无纸:写字( 书法)(3)山水暴出:突然(4)建武四年,卒:去世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文言词语的翻译能力。翻译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时,一方面要结合语境加以理解,另一方面又要联系课内学过的相关义项来加以确定。课时讲解题型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的意思。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徐伯珍把床叠架起来,

8、坐在上面,诵读不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课外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方面要联系语境理解意思,另一方面要把重点的几个词语译准确。 “累”床:把床叠起来;“辍”:停止。4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示例:不为名利等外物所惑,坚持自己的选择;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把握能力。理解徐伯珍的人物性格是解题的关键,应紧扣文中有关他的几个事件来分析。三、(2015台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郈成子返璧郈成子为鲁聘 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

9、觞之。陈乐 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侯 渫过 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倍 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 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孔子闻之,曰:“夫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郈成子之观右宰谷臣也,深矣妙矣。不观其事而观其志,可谓能观人矣。(选自吕氏春秋)【注释】聘:出使。乐:乐器。侯:何。渫(过:重新经过。倍:通“背” ,离开。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举:

10、举哀。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或地名。郈成子顾反,过卫而弗辞。解析本题考查省略句的理解、补充能力。应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中的关键信息(人名、地名) ,予以确定。课时讲解题型2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倍 卫 三 十 里 闻 宁 喜 之 难 作 右 宰 谷 臣 死 之。倍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 右宰谷臣死之。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断句的前提是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时注意句中关键词的提示作用,如人名“右宰谷臣”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陈乐而不乐:摆开,陈列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2)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以前(3)酒酣

11、而送我以璧:把(4)使人迎其妻子:妻子儿女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文言词语的翻译能力。注意联系课内学过的文言字词用法,如“杂然前陈” “向为身死” “率妻子邑人” ;同时要结合语境,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确定。课时讲解题型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如果从这些迹象来看,卫国大概有祸乱吧!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一方面应结合文义, 先理解句子的大致意思;一方面要把关键的词语译准。 “若”:如果;“由是”:从这(些迹象);“其” :表推测,大概。5 吕氏春秋多以主题分类(如选项 ),本文应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属于哪一类(D )A. 功名 B. 异宝C

12、. 骄恣 D. 观表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主题的赏析能力。解答时,应先把握作品主题,然后归类。通过文尾孔子的话及总结可知,此文是写“观表”的,即善于通过观察细节,来了解人物的心理、性格等。6文章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文章引用孔子的话,从智慧和仁德两方面高度评价郈成子的行为,引出下文作者的观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主题及语句作用的赏析能力。先理解孔子言辞的意思,即夸赞郈成子的“智”与“仁” ,然后联系文本主题及语句的位置,说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四、(2015南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金山寺( 并序)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宋)梅尧臣昔尝闻谢紫微 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

13、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 回阁,上上方 ,历绝顶以问山阿 ,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一草一木,虽未萼 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东小峰谓之鹘 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 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吴客独来后,楚桡 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14、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版)【注释】谢紫微:谢绛,作者妻兄。陟:登,上。上方:佛寺。山阿():山岳。萼():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花萼。鹘(一种凶猛的鸟。羽翮(羽毛。桡(船桨。课时讲解题型1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B. 向使/善工摹画C. 穷极/山水之趣D. 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D 项应将主语“恶禽猛鸷”与后面的谓语分开,正确的停顿应为“恶禽猛鸷/ 不敢来兹以搏鱼鸟” 。课时讲解题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才看见之前听说的金山

15、,与谢公所说的没有不同。(2)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傍晚回船,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他的请求。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始”译为“才” , “故”译为“从前” , “无异”译为“没有不同” 。第(2)句“薄暮”译为“傍晚” ,“乞”是“讨要”的意思, “强”是“勉强”之意,“为”是“写”的意思, “应”是“应付”的意思。3 金山寺诗中, “吴客”指的是作者(梅尧臣) ;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峰壑攒水上”一句的内容相呼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把握。 金山寺诗中“吴客独来后”一句正是叙述前面小序中作者“赴官吴兴独行江际”的情节,因此,诗中的“吴客”是指作者。小序中描写的“峰壑攒水上”(山峰山谷积聚在河水旁)与诗句“山形无地接”描述的情形是一致的。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4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示例:此句写得好。写巢鹘不取近山之物,赞扬了它的“义” 。这一句以物喻人,肯定了士人不贪外物,不同流合污的高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