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三篇

上传人:至*** 文档编号:171787182 上传时间:2021-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三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文档202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三篇 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贫困和不同类型的贫困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要深刻认识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当前工作既要靶心不偏,也要标准不变。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202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三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范文一 2021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事情碎,既要跑出中国减贫的“加速度”,又要做好疫情防控“加试题”,这是必须兑现的承诺,这是必将完成的伟业。因此,基层党员干部必须信念如磐、意志如钢,想在前、思在前、抢在前,工作上抓具体,落实上具体抓。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

2、展,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铆足“脚力”“接地气”。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当下,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节奏、大决战状态,同时肩负战疫加试题,面临既要啃下硬骨头,又要做好疫情防控两大难题,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主动作为,沉下身子入户走访全面细致地掌握贫困群众最真实的情况,时常与贫困群众“聊家常”“话农事”。要定好“时间表”,做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健康扶贫、到户产业等各项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要定好“路线图”,对照清单抓督战,对照清单抓指导,对照清单抓落实,把脱贫攻坚任务清零、问题清零、动态清零,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3、。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基层干部干得怎么样,分量有多重,不是靠自己说出来的,而是在老百姓心里称出来的。入户走访不仅仅是“走走”,更重要的是“走心”。 铆足“眼力”“找问题”。气可鼓,不可泄。越是面临艰难险阻,越要奋勇争先。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基层党员干部既不能急躁蛮干,也不能消极拖延;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吊高胃口;既不能“一个方子治百病”,也不能“孤注一掷求创新”。心系群众,就要落到为民造福上来,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把群众呼声、群众需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多思多想多干,找出脱贫攻坚的痛点难点重点,对症

4、开好“药方子”,真正治好贫困“顽疾”。做到视群众为家人、视民生为家事,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才能赢得群众口碑,受到社会赞誉。 铆足“脑力”“干事业”。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脱贫意愿强不强,致富能力足不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群众利益无小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对群众来说就是大事。老百姓不关心GDP,但他们关心吃穿住行,关心就业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子孙上学怎么办。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开动“头脑风暴”,结合本村实际,因时制策,用好资源禀赋,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绿色水果产业。借助“网络直播带货”等新媒体手段,积极调动贫困群众主动性、参与感,让他们品尝致富“甜头”,把“要我干”

5、的思想变成“我要干”的动力,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贫困群众有收益、得实惠。要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慢作为,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这是一场硬战,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作风,咬定目标、克难奋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范文二

6、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艰辛、形势严峻,经全党全国全社会多年努力,扶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区在扶贫工作中依然暴露出诸多如“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行为。 脱贫,脱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贫穷,还有精神上的贫穷。人穷志不穷,不能等到富裕了,思想上却仍贫乏、愚昧,这样的富裕必然是不会长久的,有其形而无其神,宛如藤蔓无法自立,这样组成的社会也必将是畸形的、经不起打击的。精神与物质同富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诚然,在脱贫初期,我们主攻物质脱贫,但底线不可抛。我们不能一味为了赶进度、图省事,直接送钱送物,更不能用直接让贫困人口吃低保等手段,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行为与习气。授人以鱼不如

7、授人以渔,扶贫更要扶志与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参观周边脱贫成果,邀请扶贫大学生、有经验的农户、技工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党建活动,开分红会、表彰大会等多种形式,让村民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村子的发展,感受到希望,才能提升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精神。 “诚信”不可抛。以系列公益广告助力精准扶贫,究其实,依然要诚信经营,实现口碑效应,而信用是其基石。农户把自家产的土鸡蛋、腊肉,种植的粮食、果蔬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低门槛、易操作,却又能实实在在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收入,足不出户实现创业就业。但却仍有人随意辜负,打着“精打细算”的“如意算盘”,以次充好、缺斤少两、虚假销售;还有人发现“商机”,打着扶贫口

8、号高价出售商品货物、甚至不合格产品。我们网购扶贫产品,不仅是方便,更是依托于国家信用的安心与放心,还有支持国家事业的真心与爱心。抛弃诚信似乎得到了利益,但这是短期且非法的利益。这种行为损害的不仅仅是一家店的声誉,而是整个行业、整个地区、更是整个国家的形象。同时被伤害的还有期待共同富裕并采取行动为之努力的人们。 “赤诚”不可抛。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政府有职责,社会有责任,民众有义务。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两大奋斗理想,一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为人民谋幸福。我们党员更应识时局、顺时势,助力实现“中国梦”。把小事做好,把好事

9、办实,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用赤诚之心在贫瘠的土地上播散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我们也相信,终将有一天,希望之花将会开遍中国、带走贫穷,迎来美好的生活。扶贫攻坚期间出现了一批批优秀事迹、优秀人物,他们怀着赤诚之心对实现“中国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感谢你们贡献青春、奉献自我,完美践行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心怀赤诚,实干攻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忠诚”不可抛。我国也全面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严不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突出问题。党员干部要谋实事、干实事、抓实效,用行动诠释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在扶贫中仍需正风肃纪,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对于每一笔资

10、金流向都要公开公示、阳光透明,同时要加强资金整合,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但过上“美好的生活”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创,用自己的劳动去致富。扶贫,就是你贫困了我们就帮一把,牵着你走一步,但剩下的仍要靠自己踏实走下去。脱贫,是要脱去群众思想上贫困的“枷锁”,把“坐等小康”转为“我要小康”思想,提高困难群众自我发展意识,提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觉意愿,增强村民自我造血功能,并把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脱贫攻坚“诚”不可抛,未来诚可期!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范文三 今天,借助共产党员网学习燕振昌:94本日记里的初心故事,94本工作日记,见证了河南长葛市水磨河村党委原书记7

11、2年的人生,44载的无悔付出,见出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初心,扛起使命,奋斗不息的人生。 这是一位“话有力”书记。在燕振昌看来,作为一名村干部,说话够不够分量,有没有力度,不是靠“嘴把式”,也不是靠“喊号子”,在他看来,“不能给群众办实事儿,说话就没有力量”。正是秉持着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信念,从1973年起,时年31岁的燕振昌聚合全村能工巧匠办农机修造厂,在村里建股份制企业,担风险、扛责任,在他看来,不发展满眼都是困难,发展才有出路,因此,“克服困难也要干!”要想给村民办实事,就得想法设法挣钱,这种想法因为把集体把村民放在前头,而格外让人敬重,最终,他成功了,村民直接得益了。特困村成了今天的“样板村”

12、。同样的,在新时代精准脱贫的战场上,在响鼓重锤激荡,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扶贫干部们更当冲锋在前,敢于担当,既要有眼光有想法,还要有魄力有担当,千方百计把贫困村的产业搞上去,不断增强贫困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换,才能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的历史任务,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要求和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才无愧于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奋斗不息的人生。 这是一位“能吃亏”书记。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生活环境改善也就有了基础,燕振昌的“办实事”有了经济基础,他提出整体改善村民住房,作为带领村民走向富裕之路的“领头雁”,居功至伟,按说,建成的1000户新房,挑一件临街的门面自用,

13、于情于理都无不可,但一贯在困难面前冲锋陷阵,一贯走在前头的燕振昌,却在“小家”利益面前,主动劝说家人后退一步,让我不禁想起那位“吃小亏干小事,吃大亏干大事”的“吃亏书记”李连成,或许成功者,或许把深陷泥淖的贫困村“拽”上岸,都需要这么一份“吃亏”精神,没有这么一股子“吃亏”精神,也成就不了李连成,也成就不了燕振昌,对这点,不能不服气“吃亏”书记们的人生格局甚大,境界甚高,令人钦佩。对于这一点,依然深处精准脱贫一线的村书记们,或许能获得某种启示和思路吧! 这是一位“主心骨”书记。2008年初春,面对赖以生存的幸福湖水频临干涸的问题,面对“附近23个村、近4万村民的吃水和灌溉出现严重困难,4000

14、多亩庄稼面临绝收”,在困难面前,群众最想找的就是村委会,找到了他们心中的“带头人”燕振昌,他只有干脆利落的一句话,“有我在,你们都不要操心”,就是这样一句简单却掷地有声的话语,让群众瞬间有了“主心骨”。共产党的初心就是民心。群众信任的不仅是燕振昌一个人,更是燕振昌代表的“共产党”这三个字,有了党的正确领导,群众头脑里就有了“主心骨”,思想上就有了“定盘星”,前行就有了“领路人”。当然,说到做到群众才会当成“自己人”“家里人”,在燕振昌的奔波下,2014年12月,投资1亿多元的长葛市西部引水灌溉工程完工,“干涸了6年的幸福湖重新碧波荡漾”。 这是一位人民的好书记。村民们说,“每当看着这水,就想起

15、燕书记,是燕书记把这一方百姓救活了,咱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2014年12月12日凌晨,燕振昌的工作日记在记到第四点时戛然而止。突发心梗,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燕振昌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话是:村里的事还没有忙完斯人已逝,风采犹存。在燕振昌身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何为为党旗增光,何为为党旗添彩,何为老百姓的“主心骨”,何为老百姓的“领头人”?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将民心视为党心、自己心的忠诚、干净、担当,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的向前一步,在利益面前的向后一步,看到了一位人民好书记的光辉形象。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燕振昌同志必将和榜样们一起,成为新时代我们攻坚克难、奋勇前行的榜样力量;必将激励更多人接续红色基因传承,致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业,为“老百姓的幸福”事业戮力奉献、担当作为:向燕振昌同志致敬,向燕振昌同志学习!202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悟三篇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