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育局人才工作中长期推进计划(2011-2020)22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1571855 上传时间:2021-03-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体育局人才工作中长期推进计划(2011-2020)2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体育局人才工作中长期推进计划(2011-2020)2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体育局人才工作中长期推进计划(2011-2020)2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体育局人才工作中长期推进计划(2011-2020)2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体育局人才工作中长期推进计划(2011-2020)2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体育局人才工作中长期推进计划(2011-2020)2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体育局人才工作中长期推进计划(2011-2020)22页(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体育局人才工作中长期推进计划(2011-2020)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教育体育局人才工作中长期推进计划(2011-2020)根据*市*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纲要,结合我区教育体育工作实际,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区、科教兴区战略的要求,加快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率先跨越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创建绿色、和谐、小康*的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特制定*区教育体育局人才工作中长期推进计划。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以

2、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和高技能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机制、鼓励创新为突破口,统筹城乡各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教育环境,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区教体局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创新机制、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服务发展。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教师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成效。人才优先。确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教育人

3、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创新机制。把深化教育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活力。示范引领。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培养造就一批能抓善管,精通业务的名校长,一批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名班主任,一批忠于职守,技艺精湛名教师,充分发挥高层次教育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整体推进。加强教育体育人才培养,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培育拼

4、搏奉献、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城乡、区域内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1、党管人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用好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2、市场配置。重视发挥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市场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3、统筹兼顾。坚持统筹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调整中小学教育布局,有效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以用为本。坚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贯穿于人才发展始

5、终,使各类教育人才各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战略目标1、总体目标贯彻落实“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确立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发展,聚焦人才、成就教师,努力造就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满足区域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配置均衡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到2020年,在教育体育系统培养若干在国内、省内和市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师,培养一批在省、市有竞争力的教育体育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在本职岗位上创新创业创优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实现教育强区目标,使*区成为关中*经济区及*市区域优质人才资源的集聚城市和创新创业的沃土。2、具体目标(

6、1)教师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到2019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源总量达到6880人;到2020年达到7200人。(2)教师队伍素质大幅提高。到2019年和2020年,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和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和100%,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80%和90%。其中小学大专以上分别达到80%和90%,初中本科以上分别达到75%和80%,高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分别达到10%和30%。(3)教师队伍结构和分布更加合理。学校党政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更加协调,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教育科研高层次人才实现“培增”目标;城乡之间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7、,高技能人才分布更加合理。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方向及措施1夯实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1)加强师德建设。目标:把师德建设作为摆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之首,促进教师“为学、为人、为师”的有机统一,使社会对*区教师的满意率达到甘肃省的先进水平。计划:持续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师生群众的能力。措施: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人文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各学校每学年制定教师理论学习计划,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体学习,每周自学时间不少于40分钟,年书写学习笔记2万字、心得体会2篇。组织优秀教师事迹展览,大力

8、弘扬*区优秀教师人格魅力。举办*教育学术节,充分展示*区骨干教师的学术魅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将师德教育与人文素养提升纳入教师学习内容,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建设,构建团结协作的学习共同体,营造和谐的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氛围;鼓励教师发挥才能和特长,开展教学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师成长环境。(2)提高入职门槛。目标:幼儿园新进教师必须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 %具有本科学历;义务教育阶段新进教师 %具备本科学历;高中新增教师中有 %具有研究生学历。计划:年度招录教师计划(人)项目2012201920192019201

9、92018201820192020幼儿教师义教阶段教师高中教师措施:学校教师的引进应根据结构优化原则统筹考虑,加强对教师招录各个环节的监督审查,保证招录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确保引进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素质,更好地服务交易教学工作。(3)加强职后培养。目标: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至2020年,幼儿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 %,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 %。小学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90%,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 %。初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80%,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 %。高

10、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0%。计划:年度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人/次)项目201220192019201920192018201820192020幼儿教师义教阶段教师高中教师措施:加强与西北师范大学和省内其他高等师范院校的合作,采取输送和委托培养相结合的形式,以高一层次学历进修为重点,以硕士研究生为突破口,形成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提高的新模式。加强与境外友好城市和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构建定向合作培训的新模式。有计划地选派在职教师、特别是优先推荐优秀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教育局将高一层次学历达标指标落实到校,各学校按照区行动计划的要求,制订学校完成教师高一层次学历达标指标的行动计划。(4)优

11、化队伍结构。目标:学校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各类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教师队伍更加协调。计划:改善学段和学校之间管理人员、教师高级职务配置不均衡的状况,小学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分别达到 %;初中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超过 %;高中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控制在 %。管理人员年度培训计划(人/次)项目201220192019201920192018201820192020校长、中层领导财务管理人员实验管理人员班主任培训措施: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大力实施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竞聘制、轮岗制、交流制度。抓好校长岗位培训,学校财务、项目管理、图书实验管理等人员的培训,坚

12、持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幼儿园“保育员、营养员、保健员”的多元用工机制。积极吸纳男性教师,逐步改善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教师的性别结构状况。深入实施“三优三名工程”充分利用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帮助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快速成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为重点,建设一支学科门类齐全、数量相对充足、为人师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教师队伍,不断满足我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2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体系(1)丰富教师研修平台。目标:开展促

13、进教师继续教育新发展的行动,以校本研修为重点,教育研修网站建设为支撑,推进全员培训工作。计划:学校、教师年度研修计划(人/次)项目201220192019201920192018201820192020联片教研活动送课下乡活动网络教研培训常规继续教育措施:坚持“科研兴教、教研兴校”的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有效发挥区、校两级教研机构的作用,以及*教研期刊、“*教育网”和“*教研网”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优势,构建优质高效、实时分享、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研修平台。丰富教师研修资源,建立全员参与、专家引领、团队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多种研修模式有机结合的融教学、研究、

14、培训为一体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网络。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总结推广“教学指导团”的经验,深入学校、沉入课堂,走近教师,高质量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参与市教育资源联盟计划,开发区域教师培训项目的精品课程。(2)完善校本教研模式。目标:完善区域推进校本教研的制度,推进以“重心下移”为重点的教研工作,使校本研修达到教师培训总量的50%。计划:校本研修计划(篇/次)项目201220192019201920192018201820192020学校课题研究学校教研活动级组教研活动教师论文发表措施: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人文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的教科研实践、个人和团队的学习型活动五个方面的培训。改革学校教研培训管理模式和内容形式,突破传统模式,按针对性、自主性和灵活性的原则统筹设计和开发校本研修方案,探索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活动方式和管理办法,逐步形成符合教师实际的校本研修模式。(3)创建教师发展示范学校。目标:加强校本教研推进力度,开展教师发展达标建设,创建20所区级“教师发展示范性学校”,10个区级“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发挥示范学校和培训基地的辐射作用。重点解决学校和学段之间骨干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比例。夯实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