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9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1563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9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学案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9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学案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9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学案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9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学案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9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学案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9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学案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9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学案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弈江南江南是一局棋,博弈了千载,却终究没人能够逃出江南的朦胧意蕴。或许,能拜倒在江南的青石路上,也是一种诗意的幸福。江南是一局黑白交织的围棋。我们在粉墙黛瓦间博弈着清幽与喧嚣。江南不需要尘世的繁华,江南不喜欢艳丽的色彩,江南不接受虚伪与肮脏。江南的美唯有放开胸怀,用心灵去感受,才能懂得江南的喜怒哀乐,才能享受博弈江南的悠然快意。所以,终是黑瓦白墙占据了江南的大半山水,让最纯净的两种色彩在这山水草木中得到了最宁静的释放。江南是一局下不完的棋,文人们用笔墨斗了千年,将相们用兵马驰骋了一生。可江南依旧是江南,从不因水墨勾勒而故作娇柔,也不因

2、金戈铁马而狰狞面目。江南是天地设下的一局棋,天地对弈,下的是淡定从容,古朴纯净。凡人在江南快意人生,便以为掌控了江南。殊不知我们在江南面前,皆是红尘俗世的棋子,被江南这幻境迷惑,成了博弈中的一员,才能得以略享这青帘渔火,这水墨晴岚。江南是一局棋。墨客骚人,弈的是诗意江南;王侯将相,弈的是惬意江南。而江南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也在这一方世界中博弈着美丽与自然,淳朴与厚重,悠久与执着。人们游走在粉墙黛瓦的棋子间,草木山水散布在昼夜交替的天地间。黑与白的对弈,心与自然的交融,凝聚了江南宽宏厚重的文化,酿成了江南醉人身心的美丽,流出了江南宁静致远的性情。梦中霏雨,花落南江。若清辉懵懂,仅与夜郎浓。是文

3、人墨客书就了江南?还是这一川烟雨淋就了千载美谈?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弈江南。忆江南。一枕明月对酒酣。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赏读: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赏读:人不能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扬雄法言赏读: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赏读:如果一个国家的士人都有羞耻心的话,那就永远不会有国耻了。作者视窗辋川如画入

4、诗来一位面容略带困倦与憔悴,但仍然神态安闲、步履从容的老者;一位气宇轩昂、禅意盎然,两眼放射着澄澹中含有精锐、明秀中透出灵慧光芒的老者;正在向我们走来 他,就是全面代表盛唐时期各种诗体创作成就的唐代大诗人王维;他,就是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视域使其山水田园诗在唐代和我国诗坛享有崇高地位的“自然之子”王维;他,就是一心向于释、一生隐于官,被杜甫称许为“高人” 、被后世颂扬为“诗佛”的王维。 唐的诗,三分天下,一分为李白,一分为杜甫,一分为王维。李白为仙,杜甫为圣,摩诘为佛。太白,飘逸洒脱,一个“仙”字形神兼备地形容了他;杜甫,深沉凝重,一个“圣”字道尽了。而王维,却用另一种方式让人们记住

5、了他摩诘,佛的名字,一如佛家的清静。辋川如画入诗来。王维既在山水画中放进了禅宗的虚静的心灵,使我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们产生对现世的反省和检讨,从而萌生超脱的渴望;又在山水诗中注入了色空有无的悟禅境界与审美感受,使我们领略到生命的蓬勃与幻灭,因而启示了“道”这个宇宙的本体,也在诗和艺术的创造里跃动,终于指向历史与文化的奥颐。王维(701761),字摩诘,外号“诗佛” ,太原人。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作家。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崇尚佛道,后半生多过着隐居生活。著有王右丞集 。名作有终南山 、 山居秋暝 、 辋川集 、 过香积寺等。写作背景王维于开元二十年前后曾在辋川隐居,他对

6、田园风光、自然山水怀有特殊的情感,写了许多诗歌赞美那里的生活和景物。在隐居生活中他经常和野老共话桑麻,同朋友饮酒赋诗,与山僧谈经论道。王维的辋川别业地处陕西蓝田南八里的峣山之口,辋谷水出峣山口北流入灞水。辋川别业傍山临水,风景非常优美。裴迪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他们经常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 ,品尝山林隐逸生活的乐趣。这一年的腊月末,裴迪在自己家中温习经书,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便写了这一封信给裴迪,约请他明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游,这就是本文内容。基础梳理1通假字无忽通_,_。答案“毋”不要2古今异义(1)景气和畅。古义:今义:(2)僮仆静默。

7、古义:今义:(3)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古义:今义:(4)非子天机清妙者。古义:今义:答案(1)古义:气候。今义:指兴旺。(2)古义:指已入睡。今义:寂静,没有声音;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肃立不做声,表示悼念。(3)古义: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不一一详述之意。今义:不相同,不固定。(4)古义:天性。今义:比喻自然界的秘密,也比喻重要而不可泄露的秘密。3一词多义(1)过2)方3)因案(1)经过超过过错责备过访,游览(2)方圆正比方道理地方(3)借,趁依靠根据顺着覆压,继承机会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与山僧饭讫而去:(2)名词作状语夜登华子冈:(3)形容词作动词露湿青皋:答案(1)

8、吃饭。(2) 在夜里。(3) 打湿。5文言句式(1)憩感配寺:(2)明灭林外:(3)步仄径:(4)携手赋诗:(5)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答案(1)省略了介词“于”(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2)(于)林外明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 (3)(于)仄径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4)(我们)携手赋诗(省略句)。(5) 倘(你)能从我游乎?( 省略句)。6文白对照 近 腊 月 下 , 景 气 和 畅 , 故 山现 在 接 近 十 二 月 末 ,山 中 景 物 优 美 、气 候 宜 人 ,故 居 的 这 座 山 可 过 。很 值 得 游 赏 。 下 方 温 经 , 猥 不 敢 相 烦 , 辄 便

9、 独您 正 在 温 习 经 书 ,我 不 敢 轻 易 打 扰 (你 ),就 独 自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往 山 中 , 憩 感 配 寺 , 与 山 僧 饭 讫 而 去 。一 人 去 山 中 ,在 感 配 寺 休 息 ,同 山 僧 一 起 吃 过 斋 饭 后 才 离 去 。 涉 玄 灞 , 清 月 映 郭 。(归 途 中 )等 到 涉 过 灞 水 ,清 朗 的 月 亮 映 照 着 城 郭 。 登 华夜 间 登 上 华 子 冈 , 辋 水 沦 涟 , 与 月 上 下 。子 冈 ,只 见 辋 川 水 的 波 澜 随 着 月 光 起 伏 荡 漾 。 山 远 火 , 明 灭 林 外 。

10、 深冬 天 远 处 的 山 火 ,在 树 林 间 忽 明 忽 暗 。还 可 以 听 到 从 深 深 的 小巷 寒 犬 , 吠 声 如 豹 。巷 子 里 传 来 像 豹 子 叫 似 的 犬 吠 。寒 山 远 火 : 冬 天 远 处 的 山火 。寒 山 ,冷 落 寂 静 的 山 。村 墟 夜 舂 , 复 与 疏 钟 相 间 。村 中 晚 上 舂 米 的 声 音 ,又 与 庙 宇 中 传 来 的 稀 疏 的 钟 声 相 互 交 错 。村 墟 : 村 落 。墟 ,村 庄 。夜 舂 : 晚 上 捣 谷 。疏 钟 : 稀 疏 的 钟 声 。相 间 : 相 互 交 错 。此 时 独 坐 ,此 时 只 有 我

11、 独 自 静 坐 ,僮 仆 静 默 , 多 思 曩 昔 , 携僮 仆 都 已 休 息 ,常 常 回 忆 起 往 昔 (同 你 在 一 起 的 日 子 ),(我 们 )携手 赋 诗 , 步 仄 径 , 临 清 流 也 。手 赋 诗 ,在 小 径 间 漫 步 ,在 清 流 旁 伫 立 。曩 昔 : 往 昔 ,从 前 。仄 径 : 狭 窄 的 小 路 。当 待 春 中 , 草 木 蔓 发 , 春 山 可待 到 来 年 春 季 ,草 儿 转 青 ,树 木 萌 芽 ,可 以 看 到 山 色 一 片 新望 , 轻 鯈 出 水 , 白 鸥 矫 翼 , 露 湿 青 皋 , 麦 陇绿 ,小 鱼 浮 出 水 面

12、,白 鸥 展 翅 飞 翔 ,水 露 湿 润 了 河 岸 ,麦 田 里 雊 , 斯 之 不 远 , 倘 能 从 我 游 乎 ?野 鸡 鸣 叫 ,这 美 丽 的 景 色 已 经 不 远 了 ,你 能 与 我 一 起 来 游 赏 吗 ? 子 天 机 清 妙 者 , 岂 能 以如 不 是 你 这 样 天 性 高 洁 超 尘 的 人 ,我 哪 能 用 不 急 之 务 相 邀 ?这 不 打 紧 的 事 相 邀 呢 ? 是 中 有 深 趣 矣 !然 而 ,这 其 中 有 着 浓 郁 的 情 趣 啊 !无 忽 。千 万 不 要 忽 略 错 过 。是 中 : 这 中 间 ,其 中 ,指 上 文 所 写 的春 景

13、 。无 忽 : 不 要 忽 略 ,不 要 忘 记 。因 驮借 驮 檗 人 往 , 不 一 。 山 中 人 王 维 白 。黄 檗 的 人 顺 便 带 信 给 你 ,不 能 一 一 尽 言 。山 中 人 王 维 说 。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本助读这是一封约友人同游的短信,描绘了王维晚年所居“辋川别业”周围的山水景物,冬日的萧疏清静为实景,春天的烂漫多姿为虚景,语言质朴简约,文笔淡雅,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结构图示重点突破一、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提示本句语言精练、简短。句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并总括了山中的气候特点。引出了下文对景物的描写,对春

14、天美景的畅想,和对裴秀才的邀请。二、怎样理解“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的深刻含意?提示这是全文的关键性语句。诗人所说的“不急之务” ,恰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陶醉与留恋。 “是中” “深趣”就是陶渊明的“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深趣”一词寄寓他对纯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自然生活的喜爱。 “无忽” ,是诗人对朋友的交代,也是对自己的提醒。三、作为一封书信,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提示作者为何在这短短篇幅中,浓墨重彩地描写冬日景色,遥想描绘春天的美景?这与本文的写作意图有关。这封信既是用来叙述朋友情谊,同时也是与友人相约共赏,向友人发出邀请。作者把冬景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既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让美景真情与朋友分享;同时也暗含着对朋友的劝诱和邀请。要注意的是,本文的写景特别富有生活情趣,这也表现了作者期望在闲适山水之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这种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琢磨的。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四、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