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4课 百丈山记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1558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4课 百丈山记 学案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4课 百丈山记 学案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4课 百丈山记 学案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4课 百丈山记 学案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4课 百丈山记 学案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4课 百丈山记 学案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4课 百丈山记 学案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4 百丈山记 心泉丁冬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只是因为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珮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 夜阑人静,天籁无声。每逢这个时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园的栅栏,真实地审视自己,在生命的深处,你终于倾听到一丝悠然的脆鸣。这是一首真善美的诗。像甘霖,像春风,柔慢而隽永。 月隐星现,露重风轻。每逢这个时候,你才能正视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篱,在灵魂的高处,你终于感念到一波必然的律动。这是一支真善美的歌啊!像皓月,像秋阳,淡泊而宁静。 逆风逆旅的你,每当回望身后的坎坷与泥泞,一道一道,一程又一程,你的

2、心泉便豁然翻涌终于了悟:生活不相信眼泪,失败也并不意味着扼杀成功!世上没什么永恒的侥幸让你永远沾沾自喜,世上又有什么永恒的不幸让你永久地痛不欲生? 用心泉熄灭如火的嫉妒,用心泉冲尽如尘的虚荣,生命才会获得无限的轻松。远离卑劣的倾轧,躲开世俗的纷争,走近丁冬的心泉,倾听心泉丁冬 倾听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纯净;倾听心泉,让生命愈加丰盈生动。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赏读: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羞耻就是勇的一种表现。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赏读: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瀚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最新海量高中

3、、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赏读: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积而薄发。苏轼赏读: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作者视窗一代大儒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仕途生涯多艰,做官清正有为。力主推行理学,竟遭落职罢祠。倡办文化教育,重建书院学规。阐义理之奥秘,集理学之大成。 一代大儒朱熹毫无疑问是中国的名人,世界的名人,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人们用这样的话来赞美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确

4、实是当之无愧的。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 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五里关。绍兴十八年 (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著作有四书集注 、 太极图说解 、 易学启蒙 、朱子大全 、 朱子语录等。 写作背景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作者与刘冲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同游百丈山, “既皆赋诗,以纪其胜” ,复又“叙次其详如此” ,诗文并作,记其游览之胜,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基础梳理1通假字

5、以纪其胜通_,_。答案“记”记载2一词多义(1)乃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2)其案(1)才就于是(2)小涧那句中语气词3词类活用(1)循磴而东:_(2)独其西阁为胜:_(3)于林薄间东南望:_(4)日光烛之:_(5)旦起下视:_答案(1)名词作动词,向东走。(2)形容词作名词,美丽的风景。(3)名词作状语。(4)名词作动词,照射。(5)名词作状语,向下。4文言句式(1)乃为前所谓小涧也:_(2)而作神祠于其东:_答案(1)判断句,也。(2)状语后置句,于其东作神祠。5文白对照 百 丈 山 三 里 许 , 右 俯 绝 壑 ,攀 登 百 丈 山 三 里 多 路 ,右 边 是 又 深

6、 又 险 的 山 谷 , 控 垂 崖 , 叠 石左 临 悬 崖 绝 壁 ,垒 叠 石 头 为 磴 ,作 为 阶 梯 ,控 : 临 。叠 石 为 磴 : 垒 叠 石头 作 为 阶 梯 。 磴 , 石 台 阶 。 十 余 级 乃 得 度 ,经 过 十 多 级 方 才 能 通 过 ,山 之 胜 盖 自 此 始 。山 上 美 景 也 从 此 处 开 始 。乃 : 方 ,才 ,副 词 。度 : 通 过 。胜 : 美 景 。盖 : 大 概 ,一 般 。 磴 而 东 , 即 得 小 涧 ,沿 着 石 阶 向 东 ,就 可 以 见 到 一 个 小 溪 涧 , 梁 跨 于 其 上 , 皆 苍 藤 古 木 , 虽

7、 盛 夏 亭 午一 道 石 梁 横 跨 溪 上 ,周 边 苍 藤 古 木 ,即 使 是 盛 夏 正 午无 暑 气 。时 分 也 无 暑 热 之 气 。石 梁 : 山 石 天 然 形 成 的 桥 。跨 : 越 过 。其 : 指 代小 溪 。虽 : 表 示 假 设 或 让 步 关 系 。亭 午 : 正 午 。 皆 清 澈 , 自 高 淙 下 , 其 声 溅 溅 然 。水 很 清 澈 ,从 高 处 淙 淙 流 下 ,发 出 清 脆 的 流 水 声 。 石 梁 , 循 两 崖 曲 折 而 上 , 得 山 门 。渡 过 石 梁 ,沿 着 两 崖 ,曲 折 向 上 攀 登 ,见 到 了 山 门 。 屋 三

8、 间 , 不 能 容 十 许 人 。有 三 间 小 屋 ,甚 至 不 能 容 下 十 来 个 人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 前 瞰 涧 水 , 后 临 石 池 , 风 来但 是 前 面 可 以 俯 瞰 涧 水 ,后 面 靠 近 水 池 ,山 峡两 峡 间 , 终 日 不 绝 。间 的 来 风 ,终 日 不 断 。然 : 连 词 ,表 转 折 ,可 是 ,但 ,却 。临 : 接 近 ,将 近 。终 : 尽 。门 内山 门 内跨 池 , 又 为 石 梁 , 度 而 北 , 蹑 石 梯 数 级 入横 跨 水 池 的 ,又 是 一 道 石 梁 ,渡 过 石 梁 向 北 走 ,踏 着

9、石 梯 进 入 庵 。一 个 小 庵 。跨 : 横 跨 。北 : 名 词 作 动词 ,向 北 走 。蹑 ( 踏 。庵 才 老 屋 数 间 , 卑 庳庵 也 只 有 几 间 老 屋 ,低 矮 隘 , 无 足 观 , 独 其 西 阁 为 胜 。局 促 ,没 什 么 好 看 的 ,只 有 它 的 西 阁 还 有 点 景 致 。 自 西 谷 中 循 石 罅西 谷 中 的 水 沿 着 石 缝 奔 射 出 阁 下 , 南 与 东 谷 水 并 注 池 中 。奔 射 出 阁 下 ,在 南 边 与 东 谷 中 的 水 一 起 注 入 池 中 。罅 ( 裂 缝 ,缝 隙 。并 : 一 起 。 池 而 出 , 乃

10、为 前 所 谓 小 涧 者 。又 从 池 中 流 出 ,就 是 前 面 提 到 的 那 条 小 溪 涧 了 。 据 其 上 流 , 当 水 石 , 峻 激阁 子 建 在 水 上 ,正 对 着 水 石 相 激 处 ,石 峻 水 激 ,相 搏 处 , 最 为 可 玩 , 乃 壁 其 后 无 所 睹 。互 不 相 让 ,势 如 搏 斗 ,很 值 得 玩 味 ,却 又 筑 壁 在 阁 后 面 ,就 看 不 到 什 么 了 。据 : 居 ,处 。其 : 指 代 水 。当 : 面 对 ,向 。处 : 时 刻 。为 : 表 判 断 。乃 : 表 转 折 ,却 。壁 : 筑 壁 。睹 : 看 见 。独 夜 卧

11、 其 上 ,夜 里 独 卧 阁 上 ,则 枕 席 之 下 终 夕 潺 潺 , 久 而 益 悲 , 为枕 席 之 下 通 宵 潺 潺 之 声 不 绝 ,听 久 了 不 禁 悲 从 心 起 ,这 是 一 种 可 爱 耳 。可 爱 的 境 界 。 则 : 表 示 范 围 ,相 当 于 仅 ,只 。终 : 整 个 ,尽 。夕 : 夜 ,晚 上 。而 : 连 词 。益 : 更 加 。耳 : 语 气 词 。出 山 门 而 东 十 许 步 , 得 石 台 , 下 临 峭 岸 ,出 山 门 向 东 ,十 多 步 ,是 一 个 石 的 平 台 ,下 临 陡 峭 的 岩 岸 ,深 昧 险 绝 。幽 暗 深 险 。

12、 昧 ( 昏 暗 。绝 : 僻 远 ,极 远 的 。于 林 薄 间 东 南 望 ,于 密 林 中 向 东 南 望 去 ,见 瀑 布 自 前 岩 穴 瀵 涌 而 出 , 投 空 下 数 十 尺 ,见 到 前 面 岩 穴 形 成 的 瀑 布 喷 涌 而 出 ,从 空 中 抛 下 有 数 十 尺 高 。 于 : 去 。林 薄 : 密 林 。瀵 ( : 水 同 源 而 分 流 。投 : 掷 ,扔 。 其 沫 乃 如 散 珠 喷 雾 ,它 的 水 花 就 如 同 散 珠 喷 露 , 光 烛 之 , 璀 璨 夺 目 , 不 可 正 视 。阳 光 一 照 ,璀 璨 夺 目 ,不 可 正 眼 观 看 。 当

13、山 西 南 缺 , 前 揖 芦 山 ,平 台 正 对 着 山 的 西 南 缺 口 处 ,前 面 正 对 着 芦 山 ,一 峰 独 秀 出 ,一 峰 独 秀 ,当 : 面 对 ,向 。揖 : 正 对 着 。而 数 百 里 间 , 峰 峦 高 下 ,而 数 百 里 范 围 内 ,也 是 峰 峦 起 伏 ,亦 皆 历 历 在 眼 。历 历 在 目 。 而 : 表 转 折 。间 : 中间 。亦 : 也 。皆 : 都 。日 薄 西 山 , 余 光 横太 阳 迫 近 西 山 ,余 光 横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照 , 紫 翠 重 叠 , 不 可 殚 数 。照 山 上 ,紫 翠 重 叠 ,不

14、 可 胜 数 。薄 : 迫 近 。殚 : 尽 。旦 起 下 视 ,早 上 起 来 往 山 下 一 看 ,白 云 满 川 , 如 海 波 起 伏 , 而 远 近 诸 山 出 其 中 者 , 皆 若 飞 浮白 云 满 川 ,如 海 浪 起 伏 ,而 远 近 各 座 山 峰 出 没 云 中 ,若 飞 若 浮 ,飘 来 飘 去 , 往 , 或 涌 或 没 , 顷 刻 万 变 。又 或 如 波 涛 涌 出 或 如 波 涛 伏 下 ,顷 刻 万 变 。 东 径 断 , 乡 人 凿 石 容 磴 以 度 , 而 作平 台 的 东 面 没 有 路 了 , 当 地 人 凿 石 为 路 以 便 通 行 , 又 造 了 祠 于 其 东 , 水 旱 祷 焉 。神 祠 在 东 边 ,旱 涝 时 节 便 来 祈 祷 。 险 者 或 不 敢 度 。 然 山 之 可 观 者 至 是畏 险 的 人 就 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