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铜、钴)—有机纳米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催化和传感性质研究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71540482 上传时间:2021-03-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渡金属(铜、钴)—有机纳米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催化和传感性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过渡金属(铜、钴)—有机纳米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催化和传感性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渡金属(铜、钴)—有机纳米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催化和传感性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渡金属(铜、钴)—有机纳米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催化和传感性质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渡金属 (铜、钴)有机纳米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催化和传感性质研究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离子簇与多齿有机配体, 通过配位键驱动力自组装的金属- 有机配位聚合物(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s,MOCPs) , 由于其重要分支金属有机框架物(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的巨大发展 , 赋予了 MOCPs在气体吸附与储存、 催化、质子导电、传感及识别等多技术领域不可替代的应用潜力。这一方面受益于构筑 MOCPs金属物种和有机前驱体的多样化 , 另外与其拓扑结构丰富、比表面积高、结构可设计性强、孔道易调控、易功能化等特性直接相关。本文致

2、力于过渡金属(铜、钴)有机纳米配位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催化还原、 电化学传感和电催化水分解性质的研究。 主要内容如下 : 以溶胶 - 凝胶工艺 , 室温方便快速的制备了一种微孔 - 介孔 - 大孔多级孔共存的金属有机纳米晶 Cu L(L=2,4,6- 三( 3,5- 二羧基苯氨基) -1,3,5- 三嗪) ; 采用 N2吸附、压汞法以及红外光谱( FTIR)、扫描电镜( SEM)和 X-射线衍射( XRD)等技术手段 , 对该多级孔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 ; 研究了多工艺因子对该材料形貌的影响规律 ; 既未活化也未负载纳米贵金属的该多级孔材料 , 水溶液中表现出高效催化还原 4-

3、硝基苯酚、甲基橙、溴酚蓝、溴甲酚绿的活性。合成了一种空间群为P1 的新型手性无客体金属有机框架物( Cu4L4) n(H2L=N- (2- 羟基苯基) -L-亮氨酸 , 开发了( Cu4L4)n 纳米晶室温快速合成法。采用 X- 单晶衍射、圆二色谱、 FTIR、SEM和 XRD等技术手段对该 MOF的结构、手性、形貌和晶相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 Cu4L4)n 纳米晶作为手性传感器 , 直接用于电化学检测 R(+)- - 甲基苄胺和 S(+)- - 甲基苄胺对映体 , 不仅表现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 , 并且可迅速定量确定其 ee 值。利用无表面活性剂室温水溶剂制备技术 , 基于过渡元素 Cu(

4、) - 氨基酸 MOF纳米线 , 合成了系列具有高长径比的 Co() Cu() - 氨基酸 MOF纳米纤维杂化体 , 经空气热解后处理 , 获得了系列复合碳基材均匀负载纳米尺寸氧化铜和氧化钴的一维纳米纤维和二维纳米片 , 对该系列产品的形貌、晶相和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 , 研究了其不同组成和形貌的纳米材料与电催化析氧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基于高活性异氰酸酯与多元胺室温快速反应的特性, 本研究选择芳香族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对苯二胺在水和丙酮中逐步沉淀聚合, 无需任何稳定剂、 致孔剂以及表面改性 , 一步法制备了富含胺基、脲基的多孔三维聚苯脲(PU)高分子纳米材料 , 将其与过渡金属 Co2+浸渍反应 , 制得了以配位键驱动力构建的过渡金属Co() - 聚苯脲配位聚合物 , 将其热解后处理 , 获得了新型多级孔碳基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采用 FTIR、SEM、 XRD等多技术手段 , 对合成的系列多形貌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分析, 研究其不同组成和形貌的纳米材料与电催化析氧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及规律。具有单层空心笼状复合材料表现出显著增强电催化析氧反应的活性, 这归因于其多孔结构和复合碳晶及Co3O4纳米晶的协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