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补充复习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153597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补充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岳阳楼记补充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补充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补充复习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和景明 景: 而或长烟一空 或: 把酒临风 把: 薄暮冥冥 薄: 去国怀乡 去: 长烟一空 一: (1)谪守: (2)属予作文以记之:(3)胜状: 2 、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2 分)答:“进”是指 居庙堂之高,通俗一点就是说在朝廷上做官。 “退”是指处江湖之远,通俗一点即是说不在朝廷上做官,隐退江湖。3 、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3 分)答:“忧谗畏讥”和“宠辱偕忘” 二者之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或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2、”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 两段对第 段的作用。 (3 分)答: 段紧扣上文的“异”字细致地描绘了“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这阴晴两 2 3种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忧、喜两种览物之情。这两段描写为第 段的议论奠定 4基础。5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 ,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2分)答: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1 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用湖的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景物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1 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6.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3、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观点是怎么看的?答: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 21 世纪的青少年应该以天下为己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7.“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 分)答: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 。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8.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2 分)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答: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9.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

4、你的看法答: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 (1)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2)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 (3 分,要求从“旷达胸怀”和“崇高抱负”两方面回答,只写一方面得 2 分)10.文中“庙堂”、 “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 (4 分)答:“庙堂”指朝廷(或:在朝、为官) , “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 。值得肯定:不管是为官为民,都应关心

5、国事,心系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扬忠君的思想和态度有历史局限。11.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2 分)答:个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触发(以物喜)12.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的伟大抱负,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

6、在前,享乐在后,它激励着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孟子:强调君王应该重视百姓,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以百姓为先为本,和百姓同甘共苦,即民本思想。范仲淹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思想。13.岳阳楼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之一,请根据文章内容为岳阳楼写一则简介。 (3 分)答: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登楼远眺,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气象万千,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此楼,抒怀留作,不乏千古名篇。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千古绝唱岳阳楼记传世后,岳阳楼因此名闻天下。14.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 “ 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2 分)答: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1 分;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