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153539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1环境温度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温度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影响最大,在电极/电解液界面上的电化学反应与环境温度有关,电极/电解液界面被视为电池的心脏。如果温度下降,电极的反应率也下降,假设电池电压保持恒定,放电电流降低,电池的功率输出也会下降。如果温度上升则相反,即电池输出功率会上升,温度也影响电解液的传送速度温度上升则加快,传送温度下降,传送减慢,电池充放电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但温度太高,超过 45,会破坏电池内的化学平衡,导致副反应。镍镉镍氢电池的放电效率在低温会有显著的降低(如低于-15) ,而在-20 时,碱液达到起凝固点,电池充电速度也将大大降低。在低

2、温充电低于 0 会增大电池内压并可能时安全阀开启。为了有效充电,环境温度范围应在 5-30 之间,一般充电效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温度升到 45 以上,高温下充电电池材料的性能会退化,电池的循环寿命也将大大缩短。2.充电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为了防止电池过充,需要对充电终点进行控制,当电池充满时,会有一些特别的信息可利用来判断充电是否达到终点。一般有以下六种方法来防止电池被过充:1. 峰值电压控制:通过检测电池的峰值电压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2. dT/dt 控制:通过检测电池峰值温度变化率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3. T 控制:电池充满电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会达到最大; 4. -V 控制 :当

3、电池充满电达到一峰值电压后,电压会下降一定的值 5. 计时控制:通过设置一定的充电时间来控制充电终点,一般设定要充进 130%标称容量所需的时间来控制;6. TCO 控制:考虑电池的安全和特性应当避免高温( 高温电池除外)充电,因此当电池温度升高60 时应当停止充电。3什么是过充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过充电是指电池经一定充电过程充满电后,再继续充电的行为,对 Ni-Cd 电池,过充电产生如下反应:正极:4OH- - 4e 2H2O + O2 负极:2Cd + O2 2CdO 由于在设计时,负极容量比正极容量要高,因此,正极产生的氧气透过隔膜纸与负极产生的镉复合。故一般情况下,电池的内压不会

4、有明显升高,但如果充电电流过大,或充电时间过长,产生的氧气来不及被消耗,就可能造成内压升高,电池变形,漏液,等不良现象。同时,其电性能也会显著降低。4.什么是过放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电池放完内部储存的电量,电压达到一定值后,继续放电就会造成过放电,通常根据放电电流来确定放电截止电压。0.2C-2C 放电一般设定 1.0V/支,3C 以上如 5C 或 10C 放电设定为0.8V/支,电池过放可能会给电池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大电流过放,或反复过放对电池影响更大。一般而言,过放电会使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可逆性受到破坏,即使充电也只能部分恢复,容量也会有明显衰减。 5.电池电池组放电

5、时间短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 电池未被充满电,如充电时间不够,充电效率较低等 2. 放电电流过大,致使放电效率降低从而使放电时间缩短 3.电池放电时环境温度过低,放电效率下降 6.电池使用寿命短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 充电器或充电电路与电池类型不匹配 2. 过充,过放 3. 电池类型与用电器要求不一致 7.不同容量的电池组合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什么问题? 如果将不同容量或新旧电池混在一起使用,有可能出现漏液,零电压等现象。这是由于充电过程中,容量差异导致充电时有些电池被过充,有些电池未充满电,放电时有容量高的电池未放完电,而容量低的则被过放。如此恶性循环,电池受到损害而漏液或低(零)电压。 8

6、.电池使用完后或长期不使用是否可以保存在用电器内? 如果用电器较长时期内不再使用,最好将电池取出并放于低温,干燥的地方,如果不这样,即使用电器被关掉,系统仍会使电池有一个低电流输出,这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9.每次使用完后,无绳电话都应放回机座吗? 按照惯例及无绳电话的设计,每次使用后都应放回机座上。这样可以激活电池,补充放掉的容量及有于自放电的容量损失。不过我们建议间或将电池完全放电,以便恢复电池的初始容量及放电性能。当然如果长期不使用电话,最好还是要将无绳电话取下来,避免电池长期被过充电。另外,由于无绳电话即使在关机后,系统仍有一小电流在放电,因此,长期不用时应拆下电池,使其置于开路,使用

7、时再充电。10.电池储存在什么样的条件较好? 根据 IEC 标准规定,电池应在温度为 20+-5,湿度为(65-+20)%的条件下储存。一般而言,电池储存温度越高,容量的剩余率越低。反之,也是一样。冰箱温度在 0-10 时储存电池的最好地方。尤其时对一次电池,而二次电池即使储存后损失了容量,但只要重新充放电几次既可恢复。11.电池能储存多久? 就理论上讲,电池储存时总有能量损失。电池本身固有的电化学结构决定了电池容量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主要是由于自放电造成的。通常自放电大小与正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性和它受热后的不稳定性(易自我分解)有关。可充电电池的自放电远比一次电池高。而且电池类型不同,电池

8、每月的自放电率也不一样。一般在 10-35%变动。一次电池的自放电明显要低得多,在室温下每年不超过 2%,储存过程中与自放电伴随的是电池内阻上升,这会造成电池负荷力的降低,而在放电电流较大的情况下,能量的损失变化非常明显下表列出了正常储存条件下自放电的近似值: 类型自放电碱锰 MnO2/Zn 圆形电池 2% 锌碳 MnO2/Zn 圆形电池4% 锂离子锂 MnO2 圆形电池和纽扣电池约 1% 镍镉/ 镍氢电池35% 12.什么是短路,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电池外两端连接在任何导体上都会造成外部短路,电池类型不同,短路有可能带来不同严重程度的后果。如:电解液温度升,内部气压升高,等气压值如果超过电

9、池盖帽耐压值,电池将漏液。这种情况严重损坏电池。如果安全阀失效,甚至会引起爆炸。因此切勿将电池外部短路。 13.什么是记忆效应?怎样消除记忆效应? 记忆效应是针对镍镉电池而言的,由于传统工艺中负极为烧结式,镉晶粒较粗,如果镍镉电池在它们被完全放电之前就重新充电,镉晶粒容易聚集成块而使电池放电时形成次级放电平台。电池会储存这一放电平台并在下次循环中将其作为放电的终点,尽管电池本身的容量可以使电池放电到更低的平台上。在以后的放电过程中电池将只记得这一低容量。同样在每一次使用中,任何一次不完全的放电都将加深这一效应,使电池的容量变得更低。要消除这种效应,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小电流深度放电(如用 0.

10、1C 放至 0V)一是采用大电流充放电(如 1C)几次。对镍镉电池来说,由于负极的工艺全部为拉浆式,镉晶粒不会聚集,不存在记忆效应的问题。14.电池出现 0V 或低电压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 电池遭受外部短路或过充,反充(强制过放) 2. 电池受高倍率大电流连续过充,导致电池极芯膨胀,正极直接接触短路。 3. 电池内部短路,或微短路,如:正负极片有毛刺穿透隔膜纸接触短路,正负极片放置不当,造成极片接触短路,或正极片接触钢壳短路,负极掉料进隔膜纸,隔膜纸本身有缺陷,正极极耳接触负极片短路。15.电池组零电压、低电压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 是否单支电池零电压 2. 插头短路,断路,与插头连接不

11、好 3. 引线与电池脱焊,虚焊 4. 电池内部连接错误,连接片与电池之间漏焊,虚焊,脱焊等 5. 电池内部电子组件连接不正确,损坏 16.电池、电池组充不进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 电池零电压或电池组中有零电压电池 2. 电池组连接错误,内部电子组件,保护电路出现异常 3. 充电设备故障,无输出电流; 4. 外部因素导致充电效率太低(如极低或极高温度) 17.电池、电池组无法放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 电池经储存,使用后,寿命衰减; 2. 充电不足或未充电; 3. 环境温度过低; 4. 放电效率较低,如大电流放电时普通电池由于内部物质扩散速度跟不上反应速度,造成电压急剧下降而无法放出电。1

12、8.电池充满电时,温度为什么会急升,电压为什么会突降? 当电池充满电后再继续充电属于过充,由于正极 Ni(OH)2 已基本全部转化为 NiOOH,电池电位在此一温度达到平衡值(最大值) ,此时外部的恒定电流过充使 OH-氧化而产生氧气。 化学反应:4OH- - e O2 + 2H2O + 热量 生产的氧气透过隔膜纸与负极产生的镉复合: 2Cd + O2 2CdO + 热量 ,该化合反应产生的热量很多,只是电池整个体系温度升高。故此时温度存在急剧上升的现象。而由于温度越高,电池平衡电位越低,故温升必然导致电池平衡电位下降,故此时电池电压存在突降现象。20.电池鼓底、凸肚、甚至漏液的可能原因时什么? 1. 电池被过充,特别是高倍率大电流连续过充; 2. 电池被强制过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