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文——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论述汉代兴衰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139387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论文——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论述汉代兴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哲论文——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论述汉代兴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哲论文——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论述汉代兴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哲论文——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论述汉代兴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哲论文——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论述汉代兴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哲论文——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论述汉代兴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论文——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论述汉代兴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商品经济学角度论汉代兴衰姓名:杨欢 学号:20117009 班级:农资本硕 11-1摘要:汉文帝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劝农,农业逐渐发展,汉景帝即位后平定七国之乱,削弱诸侯势利,巩固中央政权,在经济上实行发展经济、重视农业的方针。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经济繁荣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封建社会主义下的商品经济大力发展,汉社会经济很快走上了复苏之路,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到汉武帝初期西汉的经济发展达到顶峰。关键词:汉末 商品 经济 上层建筑正文:汉朝是继短暂的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历史时期。大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寿命

2、最长的帝国,是中华民族创造活力最为活跃、人性也最为高扬的时期,和秦帝国一起开创发展了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没有哪个朝代能像汉一样至今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它的成就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是无法磨灭的:汉语和汉字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通用的语言和文字,汉民族经历无数残酷鏖战终于确立了日后华夏民族的轴心地位可以说,正是有了两汉 400余年的孕育和熔铸,才有了今日灿烂强盛的中华民族。秦平六国,统一天下,却在短短十五年间被推翻统治。从农民起义爆发到楚汉之争结束,又是七八年的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到西汉建立的时候,到处是一片荒凉残破的景象,人民在战乱中死的死,逃的逃,因而汉

3、初人口大量减少,许多农民为生活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在此种社会经济凋敝的情况下,统治阶级也无法搜刮,因而有这样的记载:“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为了汉王朝的生存,汉高祖刘邦一开始就颁发了一系列有关这方面的诏令,组织军人恢复为民并给予土地,免除他们的徭役,招抚流亡,释放奴婢,鼓励生育,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保证国土安稳等。同时,调整土地,发展农业经济,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秦的赋税制度基础上,刘邦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刘邦也比较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也对这些政策做了相应的调整。主要措施就是放宽对私人工商业的限制,结果不仅振兴了工商业,还促进了

4、农业生产。汉高祖刘邦逝世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由于惠帝天性懦弱,大权实际掌管在太后吕雉手中,惠帝死后,吕后称制,吕氏谋权,诸臣不满,灭吕拥刘,立刘恒为帝,史称汉文帝。汉文帝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劝农,农业逐渐发展,汉景帝即位后平定七国之乱,削弱诸侯势利,巩固中央政权,在经济上实行发展经济、重视农业的方针。文帝景帝执政期间,社会经济逐渐由凋敝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国家日趋繁荣,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同时也是三大盛世之一的“文景之治” 。这个盛世一直延续到汉武帝前期,时间长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时期,不仅社会安定,百姓大都能生活在温饱线上,而且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较前有了显著的发展,城

5、乡经济都呈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经济繁荣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手工业在当时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小规模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比重不大,但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冶金业、纺织业、漆器制造也等大力发展,而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繁荣则自然而然了。因此城市中兴起商业活动,人们积极进行商品交换。大商人在一些大都会不断涌现,商业种类之多几乎无所有不有,有“百贾”的说法, 汉书食货志记载的商品达数十种之多。粮食、肉食、水产、油盐酱醋茶、衣服布匹、车船。手工业的商品或原料等均有大量的买卖,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

6、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的谚语正反映了商业的发展。那么商业是如何形成的呢?商业是在一定生产阶段上的产物,繁荣的商业形成也绝非一时之功。在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物品交换行为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那是的交换是偶然、个别的。商业随着社会生产力而发展,产生了私有制之后出现的其萌芽形态是生产者之间的物物交换。后来,由于农业、牧畜业、手工业的分工,私有制被确立,交换进一步扩大。原先以物易物和生产者直接见面的交换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客观上要求社会上有一部分人游离出来专门从事买进卖出,组织商品交换,这就形成了商业。封建社会主义下的商品经济大力发展,汉社会经济很快走上了复苏之路,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到汉

7、武帝初期西汉的经济发展达到顶峰,此时人丁兴旺,经济繁荣, “京师之钱累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这六十年间,汉王朝在政治上继承秦制又力反其弊,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消灭异姓诸侯王,削弱同姓诸侯王的权利,加强中央权威,进一步完善汉朝的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社会在安定和有序中运行。在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问题上,汉王朝基本遵循了刘邦制定的以“和” 、“安”为内容的稳定边陲的原则,为恢复发展营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所有这一切政治、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安定与繁荣,都为导向汉武帝时期的极度辉煌创造了最重要的物质条件。而此时,汉武帝的雄心壮志再

8、也无需掩藏,他开始雄心勃勃进攻匈奴,连接不断对其用兵,获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帝国北部边疆的威胁,保卫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 。战争必然需要国家大量的财富支撑,此时商品经济带来的益处就放大到最大程度,由于国家财富的支撑,汉军队所向披靡,迅速占领了大量领土,把大汉帝国的军旗插上了帕米尔高原的雪峰。然而汉武帝并不满足,他好大喜功,屡兴兵役,战争的消耗巨大,国家积累的财富逐渐减少,人民生活负担加重,再者,汉武帝喜好声色犬马,极尽奢靡之能事,而这些方面的经济消耗全部来自百姓。统治阶级大肆向人民搜刮,造成社会经济的危机。武帝末年,统治阶级由于不满商人“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

9、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因而实行重农抑商,汉武帝为了从财政上支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对私营工商业尤其是富商大贾采取了限制、打击的政策。汉武帝这种强化官营,打击、限制私营工商业的政策,使西汉前期腾跃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受到很大障碍。很多有关国计民生的商业收归官营,由政府控制生产和销售,私营工商业的经济根基被挖掉,这必然限制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故一度富商大贾明显衰落,私营商品经济落入到一个间歇期。由于官营工商业在当时占主导地位,官府垄断了全国最重要的商业活动,给社会生活、生产带来许多弊端。商品经济的发

10、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抑制与打压,经济很快衰落下去。所谓“经济决定上层建筑” ,汉末经济从各个方面衰落,也就决定了整个王朝的覆灭。在汉代,农业经济中医交换为目的的各种经营专业户,有进一步的发展。战国时期,园圃、林、牧、渔业中专业性生产者多,但规模较小,而林、渔业更多的依靠自然品。到了汉代,尽管经营林、牧、渔业的小生产者仍然占主体地位,但是各种经营专业大户纷纷涌现。因此,商品生产存在着一个普遍性。但是,商品生产的长足发展,并不能改变其传统农业的基本性质。就经营专业户而言,他们生产的东西是商品生产性质,但是整个农业生产中的比例确是很小的,不过是沧海一粟。至于个体小农的商品生产,其狭小性更是不言而喻。他们

11、生产中所带的商品生产成分,始终作为自给性生产的必要补充而存在。并没有形成经济发展的规模体系。总之,不论是出售商品或购进商品,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种不得已的交换,并不是为了牟利目的而采取的经常的交换。晁错说,农民为了应付水旱之灾和封建赋敛,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他们投入市场出售的农副产品,实际上绝大部分是必要产品而不是剩余产品。也就是说,他们和市场的联系实际上是一种使用价值的交换,而不是价值的交换。价值规律对农民投入市场的产品虽然也要起一定的作用(如“谷贱伤农”),但农民的生产品种和耕种面积并不会因此而有所变动。小农经济的资源配置不受价值规律支配,说明农民和市场

12、的联系并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的自然经济属性。再加上汉朝末年,战争不断,自然灾害严重,人口数量减少,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国侵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更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在汉代末年,商业以纺织、冶铁、盐、漆器为主。在这个时候官府的垄断经济对手工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归纳起来又这样几点:第一,产品不合民用,且质量低劣;第二,服务态度差;第三,官营产品价格昂贵,百姓无力购买;第四,官营作坊管理混乱。官营盐铁业虽然也是一种商品生产,但它从生产到流通,都明显违背商品经济的规律而带有自然经济的烙印。“卒徒工匠”是官营盐铁业的主要劳动者,他们大多是官府征发来的农民,其生产劳动带有封建劳役制的性质。由于产

13、品的质量不好,价格昂贵,不受人民欢迎。“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即由官府把卖不出去的产品强行向人民配卖。盐铁是手工业生产中与编户齐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部门,上述这些情况,说明在秦汉时代,无论是民间手工业或官府手工业,对于它们商品生产的发展水平都不能估计过高。汉末,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政府都不重视农业、商业的发展,穷兵黩武,苛捐杂税,土地兼并,弄得民不聊生,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动摇了以自然经济为主题的封建帝国的经济基础。同时,抑商的政策也不利于商业的发展。经济基础都不复存在了,那王朝的政权上层建筑就会在此起彼伏的农民反抗运动中被推翻。 历史就是这样曲折地发展着,随着政治上的腐朽加剧,社会危

14、机日益加深,起义爆发,新朝代取代旧王朝,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时间再长一些,统治阶级的贪婪腐化又使得政治腐朽,一而再,再而三,无限循环直至今日。参考书:于海娣 细说大汉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张志英解译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1江月 汉朝其实很有趣儿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1孟祥才 汉朝开国六十年 济南:齐鲁书社 2009孙自铎 中国历史上的商品经济发展与思考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熊铁基 秦汉文化史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7邓琼芳 汉宫秘史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9黄今言 秦汉商品经济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林文勋 黄纯艳等 中国古代专卖制度与商品经济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冷鹏飞 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