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要条件》教学设计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1335586 上传时间:2021-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要条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充要条件教学设计(教案)基本信息学 科数学年 级 二年级教学形式新授课教 师席修成单 位谷城一中课题名称充要条件学情分析1. 本节是选修2-1第一章的内容,重点:1、正确区分充要条件;2、正确运用“条件”的定义解题难点:正确区分充要条件及运用。2.认知学生发展分析:对学生而言,有关内容比较抽象,理解有一些难,对学生认知发展(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有一点障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了解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的定义()正确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对条件的判定

2、应该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观察和思考中,在解题和证明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严密性品质,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案(面对困难别退缩,相信自己一定行!)一知识网络 1.四种命题及相互之间的关系:2充分与必要条件若 p q, 但 q p, 则 p 是 q 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若 pq ,则 p是q 的充分条件)若 q p, 但 p q, 则 p 是 q 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若 qp 则 p是q 的必要条件)若 p q, 且 q p, 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若 p q, 且 q p, 则 p 是

3、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充分必要条件与四种命题的关系:如果 p 是 q 的 , 则原命题“若 p 则 q”以及逆否命题“若 q 则 p”都是真命题. 如果 p 是 q 的 , 则逆命题“若 q 则 p”以及否命题“若 p 则 q”为真命题. 如果 p 是 q 的 , 则四种命题均为真命题。4.集合观点理解充分、必要条件设 P=x | p(x)成立, Q=x | q(x)成立, 若 P Q, 则 p 是 q 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若 Q P, 则 p 是 q 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若 P Q, 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q 也是 p 的充要条件);若 PQ 且 QP, 则 p 是 q 的

4、 .二课堂探究 (沉默是金难买课堂一分,跃跃欲试不如亲身尝试!)【探究一】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例1.指出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作答)(1) p: x5, q: x5; (2)已知a,b是实数,p: a0且b0” q:ab0且ab0; (3) p: =4F, q: 圆 与 x 轴相切; (4) p: 1+sinq =a, q: sin +cos =a;【探究二】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探究三】充要条件的证明例3.求证:关于x的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的充要条件是abc0.板书设计一知识网络

5、 二课堂探究三作业或预习四知识小结作业或预习【整合提升】 面对困难别退缩,相信自己一定行!1若非空集合A、B、C满足ABC,且B不是A的子集,则()A“xC”是“xA”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xC”是“xA”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xC”是“xA”的充要条件D“xC”既不是“xA”的充分条件也不是“xA”的必要条件2对任意的a、b、cR,给出下列命题:“ab”是“acbc”的充要条件;“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ab”是“a2b2”的充分条件;“a5”是“a3”的必要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_3不等式(ax)(1x)0成立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2x1,则a的取值范围

6、是_自我评价-【知识小结】【知识小结】我学到了什么?1充分,必要条件判断时注意:(1) 先确定 。(2) 再从 。(3) 等价于 。2.学习心得,感悟:(以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应注意什么)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有关概念讲很透彻,对学生启发很到位, 学生思维品质有一个提高,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理解和掌握。 评议一单位:谷城一中 姓名: 日期:2013.03.10【设计教案的思路】 本节课是在学习新课充分,必要条件有关概念后,为加深对概念理解和运用,通过几个例题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对有关概念有所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解决有关问题。1.认清条件和结论2.先化简命题,否定一个命题只需要一个反例。3.利用等价命题先进行命题的等价转化,搞清晰命题中条件与结论的关系,4 找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进而使问题解决。通过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思维品质有一个提高,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一个理解和掌握。1. 在解题和证明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严密性品质2. 在观察和思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