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部过关检测及答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1269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之部过关检测及答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诗歌之部过关检测及答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诗歌之部过关检测及答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诗歌之部过关检测及答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诗歌之部过关检测及答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之部过关检测及答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之部过关检测及答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诗歌之部过关检测(时间:90 分钟满分:120 分)一、名句默写(6 分)1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诗句。(1)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2)女娲炼石补天处,_。(李贺李凭箜篌引)(3)熊咆龙吟殷岩泉,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_,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5)宫女如花满春殿,_。(李白越中览古)(6)_,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答案:(1) 天生我材必有用(2) 石破天惊逗秋雨(3) 栗深林兮惊层巅(4) 星垂平野阔 (5) 只今惟有鹧鸪飞 (6) 此情无计可消除二、古诗鉴赏(35 分)2(2013 课标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2、,完成(1)(2) 题。(11 分)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全诗并没有直接写“梅”,而是采用了烘托、渲染的手法来进行表现,如“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就用大雪来对梅进行烘托。回答此题应该先答出所用手法,再具体分析这种手法使如何运用的,并指出这样写的作用。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

3、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手法,能做简要分析的。意思答对即可。)(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 分)答:_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本题考查的落点是思想感情。回答此题,要从“梅”的这个意象切入,思考“梅”在抒发情感上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诗句“惆怅江头数枝梅”“相思应恨劫成灰”进行理解。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思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后才离开。(答出作者心情,能做简要分析。意思答对即可。)3(2013

4、 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 分)九日和韩魏公 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 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 分)答:_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首联的“晚岁 ”指晚年,老年;“不才”是自谦的说法,“华发”“萧萧”与“金罍”相映照,不平之气暗

5、含其中。颔联用“延东阁”的典故,写自己官卑职微,难以有所作为。于是只好借酒浇愁,但却深感“寒无意”,道尽了壮志未酬的幽愤之情。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 分)(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 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题目已经明确的 “表达技巧 ”为“对比”,降低了试题难度。只需要指出有哪些对比,再分析其表达效果(情感、主题) 即可。颈联有三组

6、对比:“佳”与“愁”,“久”与“偶”,“壮心”与“醉中”。其中,第三组对比稍难。回答时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对比的作用,再举例分析,最后总括。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 分)诗歌赏析:乙巳是 1065 年(宋英宗治平二年)。这年重阳节,苏洵参加了韩琦家宴,席间韩琦赋诗,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时苏洵已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故首联说“晚岁登门”。诗人自称“不才”,且

7、冠以“最”字,并以自己的那“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 酒器) 相映衬,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颔联又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汉武帝时公孙弘自举贤良,数年而至宰相,“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诗人即以公孙弘喻韩琦好贤而言自己不配这种礼遇。下句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重用。颈联“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尾联使苏洵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穷窘;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

8、苏洵壮志难酬的深沉哀怨。这就是他越读韩琦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 分)点绛唇越山见梅吴文英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 空山暮。注 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横笛:笛曲中有梅花落,此处暗指梅花凋落。(1)这首词借梅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 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题时,关键是要

9、找出词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或句子。如“愁”字,体现了作者的愁苦之情;“难时风前语”,可见作者的孤寂之情。然后结合词中的意象“瘦梅”“寒天”“素春”“横笛声”“空山”“暮色”等,可体味出作者凄凉的心境。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答案:这首词通过描写在凄寒的暮色中的一株瘦削的素梅,表达了词人内心愁苦、凄凉、孤寂的情感。(2)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出了吴词“清疏空灵”的特色,请联系词结尾“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所表现的意境来谈一谈。(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理解题干中“清疏空灵”一词的含义。“清疏”是说词人大多选取一些清寒素淡的意象,以构成其

10、特有的抒情色调,表现其个性化的情感体验;“空灵”是说空静脱俗的境界。然后,重点分析结尾三句,这三句用“凋谢了的梅花”“悠扬的笛声”“空山”“暮色”等清寒素淡的意象,营造出了凄清悠远的意境,体现了词人作品“清疏空灵”的特色。答案:尾句写行人离去,梅花凋落,悠扬的笛声在山中回荡。营造了凄清、悠远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表现出“清疏空灵”的特点。5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菩萨蛮纳兰性德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 枕畔红冰 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注 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11、。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1)词的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以寄托词人的思亲之情的?请具体说明。(4 分 )答:_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词的前两句写寒冷的北风、深夜的大雪,这是环境描写,实写眼前景色;然后回忆了“桃花月”,即与妻子快乐生活的时光,又写了好梦等,是想象的内容,是虚写。答案:上片既写边塞夜半三更,北风猛烈、大雪纷飞的苦寒荒凉的实景,又写与妻子在一起的温馨快乐的梦境,两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两句。(4 分)答:_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

12、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所谓“景与情”,即描写的景物以及借此抒发的情感等。词的末两句拓开情境,让读者领受到一股悲怆无依的愁绪、一种苍茫阔大的意境。考生只要结合上下片内容,对末两句从内容、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答案: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的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响。这两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塞外冬夜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以健笔写柔情,烘托出了词人梦醒后内心的悲凉寂寥。三、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从整个的中国文学史看来,唐代诗歌无疑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不但它声韵的铿锵和格调的度化集诗歌的大成,为后来的学诗者所效法,而那个时代唐代的诗坛有一种特别的趋势,就是描写民族战争文学的发达,在别的时代可说决没有这样多的。如西汉中世,富贵化的古典词赋甚发达,北宋二百年只有描写儿女柔情的小词盛达。在唐代却不然了,初唐诗人的壮志,都具有并吞四海之志,投笔从戎,立功塞外,他们都在做着这样的悲壮之梦,他们的意志是坚决的,他们的思想是爱国主义的,这样的诗人才可称为“真正的民众喇叭手”!中唐诗人的慷慨激烈,亦大有拔剑起舞之概!他们都祈祷祝颂战争的胜利,虽也有几个非战诗人哀吟痛悼,诅咒战争的残忍;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