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康杰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1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1241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运城康杰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1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西运城康杰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1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西运城康杰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1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运城康杰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1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运城康杰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1 Word版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寡人之于国也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粟( 弃甲曳( 数(B铠( 供(老人 洿(C鸡豚( 狗彘( 庠(饿莩(孝悌( 牲畜(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谨庠序之教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填充(l)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 。 孟子是记载 时期思想家 言行的书,共 篇,每篇分上下,由 编成,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2)孟子设喻,指出梁惠王的移民移粟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孟子的这段话中含有的两个成语是 和 。前者的含义是 ,后者的含义是 。4名句填空(l) ,社稷次之,君为轻。

2、(2)乐民之乐者, ;忧民之忧者, 。5对“其”和“岁”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非我也,岁也 王无罪岁A两个“其”指代的内容相同,两个“岁”含义相同。B两个“其”指代的内容相同,两个“岁”含义不同。C两个“其”指代的内容不同,两个“岁”含义相同。D两个“其”指代的内容不同,两个“岁”含义不同。6 “请”字后面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是请你做某事,另一种是请你允许我做某事。下列例句属于第一种情况的是A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B可以一战,战则请从。C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D王好战,请以战喻。7加点的词古今词义不一的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兵刃既

3、接,弃甲曳兵而走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C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二、语段精读“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4、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正者,来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9在提出“王道之始”的措施后,孟子又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他提出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是(用课文原话回答) 。答: 10对课文的最后一段所作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说明梁惠王对于国家的治理根本没有尽心。B “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C孟子指出老百姓生活不好并非年成不好,而是统治者的虐政。D孟子批评了统治者的虐政,从正面证

5、明了自己主张的正确。11本文谈论的是一个什么话题?孟子阐述的道理是什么?答: 三、拓展延伸12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 ”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篑,立则丈插,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愤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

6、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 ”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 ”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选自资治通鉴田单攻狄 )答: , , , , , 。1A(B 供 C 彘 D 畜 B(A“无”通“毋” , C“颁”通“斑” , D“涂”通“途” , “莩”通“殍” )3 (l) 孟子梁惠王上 战国 孟柯 七 孟柯及其弟子 儒(2)弃甲曳兵 五十步笑百步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泛用以比喻缺点和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4 (1)民为贵 (2)民亦乐其乐 民亦忧其优5C 6C 7 8(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鸡

7、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0D(孟子从反面证明了自己主张的正确)11 (1)老百姓怎样才能增多(2)只有实行“仁政” ,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12 根据上下文的语义, “复”是使动用法,使恢复;根据上文的对话,可以看出田单非常生气,不可能是“感谢、道歉” ,而只能是“告辞” 。根据“说”是“闻”的宾 语的语法位置, “说”不是动词而是名词,应理解为“说法” 。“气”与“心”相对,应理解为“打算” 。从语法位置看, “志”是动词,再联系上文的语义, “志”不能讲成“作标记” 、 “记住” 、 “记述” ,而应理解为“知道” (通“识” ) 。从语法位置看, “循”是动词,但按照“循”的本字本义讲成“顺着” 、 “遵循”都讲不通,而应变换角度思考到是与“巡”同音假借,即“巡视”的意思;再从上下文的语义看,田单是从外攻打狄城,所以“循城”不是“巡视城中” ,而是“沿城墙巡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