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练”人教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资料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1135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练”人教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练”人教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练”人教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练”人教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练”人教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练”人教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练”人教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练】人教必修 4 第 8 课拿来主义教学资料课内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孱头(国粹( 残羹冷炙( 冠冕堂皇(脑髓( 给与( 暴殄天物( 暴戾恣睢 (自诩( 玄虚( 面面相觑( 揠苗助长(吝啬( 蹩进( 高屋建瓴( 分道扬镳(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古懂陷阱拭目以待 积毁销骨B摩登譬如磕头贺喜 人才备出C时髦包涵亟待解决 祖上荫功D炫耀鱼鳍勃然大怒 走投无路3依次填入下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示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只是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

2、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_炮枪和烟灯,_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_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_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A因为虽然但是所以B只有虽然倘使但C虽然但是只要但D只有因为所以因此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来源:学科网B你对我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我对你怎样友好,这怎么可能呢?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人之常情。C我们以前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

3、保证复习质量的。D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 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总之,我们要拿来。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A BC D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黛玉午休时,宝玉过来探望。宝玉闻到黛玉袖中发出的幽香,便要瞧她袖中笼着何物。黛玉则扯出湘诌云的“冷香”来奚落宝玉。宝玉怕黛玉睡出病来,便随口胡诌了一个“女孩在雪地里抽柴草”的故事。笑闹之时,湘云来了,

4、取笑宝玉作诗忘典之事。(红楼梦)B连长太太入住高家的时候,觉新、觉慧因阻止不力挨众人责骂,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则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克明心怀鬼胎,心术不正;克安正统刚直,仍有士大夫的不屈;克定明哲保身 ,毫无气节。( 家)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C双桥镇 农民暴动时,吴荪甫、孙吉人和王和甫等人正在上海筹建“益中信托公司”,企图吞并中小企业。而后,吴荪甫抽回双桥镇资金的计划落空,赵伯韬又堵住吴荪甫的去路。慑于压力,杜竹斋退出“益中”并站在赵伯韬的一边,“益中”便成了赵伯韬的囊中之物。(子夜)D葛朗台的弟弟在破产后把儿子托给葛朗台监护,但葛朗台不愿意,后来却又想要清理弟弟在巴黎

5、的债务,只是这事要做得自己不花钱,还能博得“有义气的哥哥”的好名声。他需要克罗旭叔侄做他的帮手,于是,便有了葛朗台成家以来的第三次请客。(欧也妮 葛朗台)E弗比斯和爱斯梅拉达幽会之时,克洛德躲在阁楼里偷看,妒火中烧,趁他们不备,拔出藏在身上的尖刀,往弗比斯后背刺去。弗比斯说了句“真倒霉”就倒下了,爱斯梅拉达也吓得昏了过去。(巴黎圣母院)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710 题。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6、”,是为“拿来主义”。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 ,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

7、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

8、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7“我在这时也并不想,是为拿来主义”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8第 4 段中“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有什么主要区别?9第 8 段、第 9 段使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写出下列喻体的本体。(1)大宅子_(2)孱头_ _(3)鱼翅_(4)鸦片_来源:0对待包括外国文化在内的古代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是“占有,挑选”,文中“挑选”是如何体现的?课外提升(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4 题。文化遗产问题张中行前面介绍文言部分曾说,我国的文化遗产,绝大部分是用文言记录下来的,文言有功,有许多优点值得保留,享用。可是继承,享用,先要学会它。不管资治通

9、鉴全唐诗价值多高,你不会文言,就只好“望书兴叹”。可是,如上一节所说,学的人和会的人越来越少,这就出现无法调和的冲突,葡萄好吃,可是架太高,够不着。已经有不少人设想,应该培养少数专业(比如称为古典专业) 人员,由他们负责,用翻译、介绍的办法,把应该继承、享用的传递给不会文言的大众。这可以慰情聊胜无,但困难不少。首先是培养哪些人。这像是容易决定,培养适于学古典的。可是,怎么能知道哪些青少年适于学古典呢?这就不能不先考虑自愿的原则,可是这样一来,就不得不让更多的人先尝尝古典,也就是学文言。这在现在是正在实行(学生的语文课里有文言 ),将来行得通吗?其次,把责任交给少数学古典的传递,自然就遇到传递什

10、么和怎样传递的问题。比如说,资治通鉴值得传递,还勉强能够传递(也难免隔靴搔痒),全唐诗就太难了。继承、享用,将来占主要地位的恐怕是文学作品的欣赏,而这偏偏像看电影一样,只看情节说明不成,要亲眼看银幕。其三是遗产种多量大,传递,不是少数人所能胜任。考虑到这些情况,在不很久的将来,妥善的办法恐怕仍是脚踩两只船,一只船是让有条件学并喜欢学的人有学会的机会,一只船是培养不太少的专业人员,整理介绍。两只船,由理想方面说,最好是以自学为主力,专业为辅助;如果事实上做不到,那就只好倒过来,以专业为主力,以自学为辅助。这都是说不很久的将来;至于很久的将来,那会牵涉到汉字存废的问题,古典文献重要性变化的问题,只

11、能由那时候的人去考虑去处理了。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现代语从文言里吸收营养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过去这样做过,而且量相当大,如成语是显而易见的,“作者”“作风”之类不显而易见,其实也是。还有不少先例。就文体说,最突出的是戏曲的曲词,几乎把文言的所有花样都拿来应用了。就人说,单提一位近代的,如鲁迅,如果他不熟悉古典,杂文就不会写成这种韵味。这不是说他就写不好,而是说不是这种韵味,这韵味,有一部分是从古典来的。不过鲁迅的文笔也给我们一种启示,是学通了才能够吸收,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是必须兼通今古,才能把文言的优点“化”入现代语;不然,如现在报刊上有时会出现的擦脂抹粉的文章,从文言里搜

12、寻一些熟套硬往现代语里塞,成为非驴非马,那就想求好而适得其反了。通,先要学。可是现在的趋势是学的人越来越少,将来是一般人与文言成为路人,认识尚且谈不到,更不用说取其所长了。因此,至少我这样看,今后的现代语,想再从文言那里吸收什么营养,是几乎不可能了。比文言年轻得多的是唐宋以来的白话,其中有不少,如水浒传红楼梦等等,我们 还在看,能不能从那里学点什么?很难说,因为这不像科技,引进新的,看得见,摸得着,立竿见影。据我所知,近年来有些写小说的人曾从那里寻得一些乖巧,有少数甚至心摹手追。可是写小说的终归是少数,比如写论文,写记事文,写抒情文,也能从其中吸取点什么吗?理论上当然可以,或说应该,因为那时期

13、的白话,至少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或深思的,就是追随口语,求通俗流畅。我们现在的不少文章不是这样,能够对比,想想,也许会有些好处。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我国的文化遗产是用文言记录下来的,文言有功,它有好多优点值得我们保留、享用,可是要继承享用它,得先要学会它。B因为学文言的人和会文言的越来越少,所以有不少人设想,应该培养少数古典专业的人员,由他们负责,用翻译、介绍的办法,把应继承、享用的传递给不会文言的多数人。C考虑到少数古典专业人员来传递古典的种种困难,在将来,最妥善的办法必须是脚踏两只船,一只船是让有条件学并喜欢学的人有机会学,一只船是培养一大批专业人员,整理介绍。D到了很久的将来,汉字的存废、古典文献重要性的变化等问题都会关系到古典的传递,这个问题,只能由那时候的人去考虑、去处理。E现代语从文言里吸收营养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过去一直在这样做,而且吸收量相当大,比如好多成语和像“作者”“作风”一类词,都源自文言。12这篇文章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请说明下面 3 个比喻所表达的作者的意思。(每项均不超过 20 个字)“葡萄好吃,可是架太高,够不着”这个比喻说明:_ _。“也难免隔靴搔痒”这个比喻说明:_。“像看电影一样,只看情节说明不成,要亲眼看银幕”这个比喻说明: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