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71133173 上传时间:2021-03-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阳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阳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阳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阳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泉市2020 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历史(必修3)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庄子说:“且夫得者,时(时运)也;失者,顺(顺应)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体现出庄子 A. 豁达超脱的人生观 B. 对人主观力量的肯定 C. 用辩证法看待自然 D. 对现实政治的不满2. 汉代是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当时的儒家思想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 “阳尊阴卑”的阴阳家思想,也出现了儒家的道德准则不断制度化、法律化的趋势。以上观点说明了当时 A. 道家“无为”思想占据主流地位 B. 西汉初期变更秦

2、代治国理念 C. 西汉时期学术思想的多元化 D. 儒学在汉代“霸王道杂之”3. 两宋时期,大学被奉为理学首席经典,其首章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涵养实践序列, 成为知识分子深信不疑的信条。 北宋理学家张载亦在西铭中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主张。这说明宋代理学 A. 突破了先秦儒学传统的束缚 B. 将天理与人欲联系起来 C. 凸显了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D. 从根本上脱离社会实际4.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田赋要任土(即以当地所产物品充缴赋税)为赋,而征银纳赋则逼民太甚,说“夫田野之氓,不为商贾,不为官,不为盗贼,银奚自而来哉!

3、”。这表明顾炎武 A.倡导国家赋税制度改革 B. 提倡利国应该重民 C.主张“经世致用” D. 揭示尖锐的社会矛盾5. 罗素曾经说过,在雅典除了有时候有迫害外,公民在最好的时代里享有过不受国家限制的极大的自由。这种政治环境 A. 推动了雅典民主向近代转型 B. 保护了公民权利不受任何侵犯 C. 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 使雅典贵族始终无法干预政治6.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这表明宗教改革有助于 A. 加强教皇的宗教统治 B. 弱化民众的宗教信仰 C. 打破天主教会的权威 D. 扩大天主教会的影响7. 孟德斯鸠在其著作波斯人信札中通过两个波斯人

4、漫游法国的故事,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他在书中认为法国比东方更专制。孟德斯鸠出版此书意在 A. 倡导资产阶级暴力革命 B. 抨击法国封建君主专制 C. 呼应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D. 在法国建立民主共和国8. 古代天文学中记录时节转换,提出“盖二十八宿周天之度,十二辰日月之会,廿四节气之推移, 七十二候之迁变, 如环之循,如轮之转, 农桑之节以此占之。”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天文学研究 A. 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 B. 长期落后于西方世界 C. 承载着政治、文化功能 D. 重视理论的概括和抽象9. 明代作家冯梦龙认为,小说可使“怯者

5、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可见,在冯梦龙看来 A. 文学创作需要真情实感 B. 小说具有重要教化功能 C. 文学家应加强自身修养 D. 社会礼制规范有待重建10. “有言马远、夏圭(南宋画家)者,辄斥曰:是残山剩水,宋偏安之物也。”据此可知,材料认为对马远、夏圭绘画风格的形成有明显影响的因素是A. 山水美景 B. 文人修养 C. 宫廷需要 D. 政治局势11. 1939年,有物理学家证明,假如星体质量聚集到一个足够小的球状区域里,引力的强烈挤压会使那个天体的密度无限增大,然后产生灾难性坍塌,使那里的时空变得无限弯曲,在这样的时空中,连光都不能逃

6、逸!这就是黑洞。这一证明有助于我们理解 A.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12. 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蒸汽动力棉纺纱厂在英国曼彻斯特建立。1789年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装备纺织厂,到1821年时,棉纺织厂已经不少于66家,曼彻斯特成为当之无愧的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成为大型工业城市。据此可知,曼彻斯特成为近代工业城市的关键因素是 A. 第一台水力织布机的发明 B. 工业化时期动力机器的运用 C.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影响 D. 棉纺织业取代传统制呢行业13. 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

7、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之后洋务运动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但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这种“中体西用”尝试的失败。这说明 A.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效果显著 B.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 中国近代化须要突破体制束缚 D. 清朝后期统治集团腐败无能14. 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共有100多种科技期刊问世 、创刊,期中大多是自然科学期刊。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传统文化的精华再次复兴 B. 当时“人”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 后西方科技传入 D. 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的推动15. 1912年,孙中山发表题为社会革命说的报告,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富革命。拥

8、护国利民富者,实社会主义,故欲巩固国利民富,不可不注重社会问题”。据此可知, 该报告的主旨是 A. 重视发展实业 B. 主张财富绝对平均 C. 强调民生主义 D. 追求社会主义制度16. 1928年7月4日毛泽东写报告给湖南省委,指出“此种主张绝非保守观念。过去全国暴动,各地曾蓬勃一时,一旦敌人反攻,则如水洗河,一败涂地。此皆不求基础巩固,只求声势浩大之故。”材料中提到的“此种主张”应指 A. 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B. 继续城市武装暴动 C.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 纠正“左倾”错误思想17. 毛泽东说:“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

9、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十大关系18. 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中国共产党人认到改革的必要性。之后,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A. 支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 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 1989年6月,邓小平指出:“农业问题也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湖南的水稻原来增长15%20%,最近有个新发现,又可以

10、增长20%,证明潜力还是大的。”材料表明 A. 当时中国的水稻研究很落后 B. 湖南水稻研发潜力十分巨大 C. 邓小平“民以食为天”的思想D. 科学对农业进步有助力作用20. 1957 年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报告中提出:“我国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报告内容 A. 确立了我国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B. 为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 C. 指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D. 开始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21. 1957年,中国许多早已搁笔的跨时代作家如周作人、沈从文、穆旦等又相继发表文章或

11、作品;新办的文艺刊物有近二十种之多,包括在全国有影响的诗刊收获剧本文学研究等。此现象的出现 A. 说明文艺界出现了“大跃进”现象 B. 得益于“双百”方针的贯彻 C. 说明文艺界“左”倾思想盛行 D. 反映了当时大众文学的兴起22.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时遭到了当时大多数学者的反对。当时达尔文的好友兼同事大解剖学家欧文爵士认为,进化通过细胞内部的动力而发生,对于进化论,他表示坚决反对。由此可知,当时 A. 传统物理学研究面临着挑战 B. 进化论冲击了宗教神学理论 C. 科学研究的重心是人类起源 D. 自然选择的理论受到了质疑23. 著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贝克特在其作品无法命名者里:“

12、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该作品反映出来的文学风格 A.是人们精神迷惘的反映 B. 体现出了创作的不成熟 C. 表达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 是工业革命催生的文学24. 音乐王国是人们在理性王国幻灭之后为自己找到的一个心灵避难所。他们对音乐美的感受的形容,其所揭示出的对于这些东西的追求,恰好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他们的“音乐”在风格上应属于 A. 古典主义音乐 B. 浪漫主义音乐 C. 现实主义音乐 D. 现代主义音乐25. 1915年3月,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纽约上映。纽约时报在盛赞影片后总结道:“它所采用的夜景拍摄、全景长镜头拍摄、蒙太奇剪辑和平行剪辑技术,开创了影片制作上一个伟大的新纪元,格里菲斯的名字与声誉因之而伟大,电影也因之而伟大。”在纽约时报看来,该影片的成功得益于 A. 制作技术的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