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711095 上传时间:2017-07-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奥 林 匹 克 森 林 公 园 整 体 规 划 方 案1 规划理念中华文明的诠释:人与自然的和谐 奥林匹克公园地处城市中轴线北端,总占地面积 1135 公顷,共分为三个区域,由南至北依次是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京的中轴线,从前门、天安门广场、紫禁城至景山,贯穿了北京城。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延续了北京中轴线,保持了北京作为历史皇城的特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设计主题,用磅礴大气的自然山水园消融北京城市的中轴线,和谐地衔接了现代都市和美丽的大自然。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为公园中的一山一水增添了气势。发达的科技以及时代感的融入更使公园熠熠生辉。

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采用了叠山理水的设计方法,这是中国传统园林典型的设计手法。在整个设计山水的过程中,胡洁带领团队和北京林业大学的孟兆桢院士等造园专家一起研究山水的做法。他们都是中国传统园林最权威的老专家,有了他们的参与,公园的设计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的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公园:北京的“绿肺” 遵循“绿色奥运”的理念,胡洁巧妙地将森林公园设计成北京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全园种植 450 公顷绿地,林木覆盖率达到 67%,超额完成北京申奥时的承诺(40%50%);近自然林系统成为植物种源库,全园树木 53 万余株,其中乔木 100 余种、灌木 80 余种、地被 102 种;全园林木年产氧 5208 吨,

3、年吸收二氧化碳 32 吨,年树木滞尘 4731 吨,是名副其实的“北京绿肺”。同时,在公园的细节设计上还体现了万物灵长对动物的关爱:公园里建有中国第一座城市内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和中国第一座雨燕塔。建成后,这座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将成为市民的森林和休憩天堂,也是奥运会为北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绿色财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是展示中国环保理念的平台。它采用了中水净化、近自然林系统、废物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建筑等多项生态技术。仅以水资源的利用为例,就有5 种环保技术:中水净化、雨水收集、污水利用、智能化灌溉和生态防渗。 从 2005 年至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共召开专项技术专家评审会 24 次,承担国家

4、及地方科技课题项目 12 项,得到来自国内外诸多专家的一致好评。其中,可持续发展世界组织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评价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环境的需要,向全世界传递着北京的绿色信息。” 2本着能省则省、能用则用的原则,全园实现了建筑节能 50%60%的目标。对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公园年产肥 5200 吨,价值 130 万元。公园设计理念解析 皇城记忆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中,处处呼应了北京的文脉,体现了北京的地域特点。其中森林公园的山水做法把这一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山式的造型大气、平缓;由北向西,由高到低,与整个西山的走势相呼应。不仅符合传统造山做水、山北水南、山水融为

5、一体的做法,更与颐和园、北海在风景与文韵上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型北京山水园林系统。 “通往自然的中轴线” “通往自然的轴线”既贯穿了整个北京城,也贯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设计师们将北京的中轴线延伸到奥林匹克公园之中,延伸到了自然之中,也延伸到了历史之中。其尽端的湖泊与轴线东侧的奥林匹克运河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与北京古城区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式布局,已延伸至 26 公里长的北京城市中轴线成了一个人文与山水相融的整体。一条由亚运会场馆、国家体育场、体育英雄公园组成的斜轴,与“千年步道”相交于一座巨型广场,并延伸至巍巍燕山之中。这是对中华文化独到的理解。山水园林中

6、国式园林和西方园林最大的区别在于把自然山水通过艺术、哲学和文化方面的深层提炼,浓缩后在城市中再现,将大自然引入城市。这与西方几何式的、将园林作为建筑空间外延的传统有很大不同。从这个理念上说,奥林匹克公园通过森林公园真正体现了中国数千年造园文化的传统理念。而将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场馆容纳其中,形成了一个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式园林,更加体现了中国文化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的魅力。生态重建设计营造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本规划追 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现代园林设计与营建优良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生态学原理被用来改进园林设计,例如,设计有利于吸引鸟类和蝴蝶的缓坡地形与林相结构;设计符合生态学和景

7、观设计原理湖面的形态,其不规则的边界加强了湖水与陆地的互动;水岸的设计兼顾了人与动物的需要;为各类动物规划了不受游人活动干扰的各种形式的栖息地。 保护现有与历史资源为保留有价值的历史与现代资源提供理想场所。地貌重整旨在保留现存宝贵的绿地与水面。现有绿地与水面将被穿插于设计中,与规划水面有机融合。而保留下来的原有纪念 林与历史遗迹为公园增加了文化内涵。 3服务于市民为城市居民提供内容丰富的休闲的活动场所。作为自然生态型公园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多样的休闲娱乐场所和用途。2 竖向规划从主轴画面上看。北侧是高耸的主山。得高远之“势(南侧是开阔的主湖水面,得深远之,意(圆形平台四周波光潋滟,人声悠远,空

8、气中弥漫着温和的水汽,游人站在平台上犹如置身在一幅山水画卷中心。根据森林公园具体建设条件,规划将主要的山形水系压缩到北五环路南部在辛店村路和北五环路之间近 1000m 的南北距离范围内挖湖堆山,形成主湖在前主山在后山水相依的格局。其中,主山恰好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的尽端,呈镇山模式且与城市西北方向的西山遥相呼应,主山最高峰约 48m。相对于湖区常水位,海拔 86.5m 为弥补主峰南北进深的不足.同时丰富山体效果,在主峰西南规划一座次峰约,28m,海拔 60.2m。根据场地现状及公园所在城市区域水利的整体要求$规划湿地区水位为 41.5m 主湖水位为 38.5m 洼里公园湖区水位为 37.35

9、m 清河导流渠主山北侧段水位 37.35m 清河导流渠在主山北侧渠段根据主山形态局部做了调整$水位为 37.25m 导流渠采用复式梯形断面渠道结合漫水湿地的形式$向南通过暗沟与北小河水系相联系。2.1 主山海拔 86.5m 相对高度 48m,主山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最高峰,有良好的景观视线,可以鸟瞰主湖和中心区景观,为保持湖面和山顶间视线的穿透,开阔的草坪从湖滨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草坪周围环绕以混交风景林。2.2 天境作为中轴线山体顶部最重要的景观节点,肃穆庄严而圣洁$设计的过程中对北京中轴序列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明确了设计的原则(形式的简练纯净和中轴节点所应有的均衡与秩序感)为满足功能

10、需要.山顶还有供游客观览,停留的场地.2.3 天元沿主轴线的另外一个重要节点是湖心岛上的滨水平台,它伸入水中.是中轴线在进入主山高潮前的一个前奏,也是主湖与主山在景观序列上的一个过渡区域.同时为游人提供活动观景的场所.2.4 林泉高致该景区位于五环路以南,主山体东南部,环境相对封闭,处于山体的环抱中。山体自然形成的谷地设计为两条小溪,从西向东汇入人工湖中。构成森林公园北部山水4相依的空间格局,围绕小溪设计一系列自然景观。林荫小径在溪流上穿行形成空间趣味点,从生态上考虑,山体雨水自然汇成小溪,最后蓄积在湖中,经过闸门,汇入仰山大沟。2.5 湿地花台鉴于湿地对滞水时间的需求,湿地的水系设计主要通过

11、延长水线和增加跌落的途径。利用公园西南地势与主湖常水位之间的高差,依山就势营造山环水绕的复合山水形。3 交通规划3.1 对外交通公园外边界由白庙村路(西)、安立路(东)、清河北街(北)、洼里三街(东北)、辛店村路(南)5 条城市主次干道围合而成。其中,白庙村路、安立路、辛店村路为城市主干道,清河北街、洼里三街为城;4.2 内部交通;4.2.1 园路设计;(1)园路分级(图 1);森林公园内部道路与城市道路实行交通分离,自成体系;(2)生态透水路面;道路材料全部选用自然透水材料生态做法,延迟地表径;(3)特色园路交通;以电瓶车为主的绿色公交路线(图 2);为满足游客方便快捷地到达公园各景区或景点

12、,沿公园;大型车行驶路线;为方路、辛店村路为城市主干道,清河北街、洼里三街为城市次干道;北五环路(城市快速路)东西横贯,将公园用地分为南北两区;北辰西路、北辰东路两条城市次干道构成公园内部南北向通行的重要路线。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交叉口均通过立交系统解决。此外,沿中轴线设置的奥运支线地铁在森林公园南端入口处设置站点。另在公园南区白庙村路入口及辛店村路东南入口分别规划设置一处公交车首末站。3.2 内部交通园路设计(1)园路分级森林公园内部道路与城市道路实行交通分离,自成体系。根据公园内山形水势、功能分区以及游人的游览路线将园路分为三级。一级园路,路宽 8m,是公园内最基本的道路骨架,连接公

13、园内各主要景区;二级园路,路宽 4.56m,以步行交通为主,允许管理性的机动车交通介入,成为连接各主次景区及内部各景点的重要路线;三级园路,路宽 1.53m,是公园内分布最广的游览路线,仅允许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各级园路均采用透水型路面设计。(2)生态透水路面道路材料全部选用自然透水材料生态做法,延迟地表径流排放时间,保证入湖水质。北区道路全部采用级配砂石路,最大限度地做到生态透水;南区道路根据分级,5采用自然透水材料,透水混凝土占南区总道路面积的 39%,透水砖占 40%,砂石路面占21%。(3)特色园路交通以电瓶车为主的绿色公交路线为满足游客方便快捷地到达公园各景区或景点,沿公园主干道布

14、置无污染的电瓶车游览路线,其服务范围覆盖公园主要景区。各门区或门区附近设置起止站。在各景点或靠近景点的一、二级路边设置站点;一、二级路的主要路口设置站点。为方便电瓶车夜间停放及检修,南北两区各觅一平坦空旷地,设置一处大的停靠站及检修中心,其中,南区检修中心布置在地铁奥体森林公园站内部,北区检修中心布置在北五环北侧机动车停车场北部。大型车行驶路线为方便绿化施工用车、消防用车、检修用车等大型专用车辆驶入公园,在公园南北两区分别规划了大型车辆行驶路线。其中,在北区的北辰东路西侧区域设置两个大型车辆出入口,白庙村路一处,北五环路一处,北辰东路与安立路之间区域可以通过安立路的两个出入口进出;南区,在安立

15、路南侧设置一个主要出入口,大型车辆可以通过白庙村路上的出入口进出北辰西路西侧区域。大型车行驶路线与北辰西路、北辰东路共有 3 个相交路口,均采用立交形式,分上行和下穿两种,上行路口(北区北辰西路与公园一级园路立交的两个路口)设计要充分考虑桥梁承重,下穿路口(南区北辰东路与公园主路交口)设计要保证桥梁净高满足大型车通过的基本要求。无障碍设计公园一级园路和二级园路及主要建筑前均考虑无障碍设计,路面坡度控制在 1/12以内。此外,因主山山势较为险峻,为方便老人、儿童及残障人员登临主山赏景,在洼里湖西边、主山东侧,平行等高线规划一条 1.5m 宽的无障碍登山路,该路曲折迤逦,直至天境景点。(4)桥梁人

16、行桥 40 座,北区 15 座,南区 25 座,主要设在三级路上;车行桥 29 座,其中跨城市道路 3 座,北区 11 座,南区 18 座,主要设在一、二级路上;连接南北横跨五环的生态廊道桥,维护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格局的连续性,为动植物迁移和传播提供有效的通道,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开辟立体的绿色空间,美化城市景观,保证了生态森林的延续。4 主要景点规划4.1 仰山森林公园的主山取名“仰山” ,不仅使得“仰山”这一当地传统地名得以保留,更6与“景山”名称呼应,暗合了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并联合构成“景仰”一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称、平衡、和谐的意蕴。明清的皇城以景山为屏障,而 21 世纪的新北京的轴线则以森林公园仰山为新的屏障。主山景区力求创造出极富自然情趣的生态山水环境, 为中心区营造出优美如画的背景, 使北京中轴线渐渐消融在自然山水之中。龙湖与中心区曲线形的水系与几何直线的城市格局对比映衬, 在自然的形态中, 完形了“ 奥运中国龙”的存在,“ 曲水架构主轴, 游龙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