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711036 上传时间:2017-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秦界至曹妃甸新城段改建工程(20 米预制箱梁)负弯矩张拉应力计算书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1 年 11 月 9 日20 米预制箱梁负弯矩张拉应力计算书一、编制依据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T F50-20112、 二阶段施工设计图3、委托试验检测报告二、预应力张拉依据图纸要求:接头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90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 14d 时,张拉负弯矩钢束,压注水泥浆并及时清理箱梁底板通气孔,在箱梁钢束张拉完毕,孔道压浆强度达40MPa 以上才允许移梁或吊装,吊装过程中要保持主梁轴线垂直,防止倾斜,注意横向稳定。箱梁腹板张拉时钢束采用双向对称均匀张拉的方式,在张拉过程中应保证左右腹

2、板钢束对称均匀张拉,张拉顺序为:20 米梁 N1N1N2N2N3N3。三、实际伸长量的量取最终伸长量的计算:由 15%至 30%的伸长量(L2-L1)加上由 30%至 100%的伸长量(L3-L1) ,即:L=(L2-L1)+(L3-L1) 。注意:在量取伸长值的过程中,前后应以同一个位置为基点进行量取,并且使用钢板尺进行量测。四、张拉控制方法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的双控方式,以伸长量作为校核,同时伸长量应控制在理论伸长量6%的范围内,并控制张拉值。若需要超张拉时,可比设计要求增高 3%,但不得超过0.8fpk。五、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依据公式参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L= PpLEpA

3、p kxeP1L:理论伸长量(m)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其数值为:股数 n0.721860139;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影响系数,按图纸取 0.0015;:摩擦系数,按规范取 0.225;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取 139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根据设计图纸取 1.95Gpa。六、压浆1、孔道的准备,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对抽芯成型的混凝土空心孔道采用皂液进行冲洗,并使孔壁完全湿润,金属波纹管必要时也应冲洗,以清除有害

4、材料;对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冲洗后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2、压浆所用的配合比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证合格后方可适用;3、压浆使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前现将灰浆泵试开一次,运转正常并能达到所需压力时,才能正式压浆。压浆时压力宜控制在 0.50.7MPa ;压浆时将另一头的通气口打开,使孔道内排气畅通,使出浆端排出空气水稀浆,直到排出的水泥浆与规定稠度相同时,关住阀门;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 0.5 MPa 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保持时间宜为 3-5min;4、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

5、程中应进行连续搅拌,对于延迟时间所致的流动性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来增加其流动性和再行使用。水泥浆自拌制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应视气温而定,一般不应超过 40min。5、压降后应立即检查压浆的情况,如不密实,应及时处理。6、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 48h 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 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气温高于 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压浆时,每工作班留不少于 3 组试件,做为评定依据。7、压浆途中发生故障、不能连续一次压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使孔道畅通,待故障处理后再重新进行压浆。施工工艺流程表附件:1、理论伸长量计算表2、张拉油表度数表量取千斤顶伸长值 L1量取千斤顶伸长值 L2量取千斤顶伸长值 L3张拉至 15%张拉至 30%张拉至 100%持荷 5 分钟千斤顶标定锚固钢绞线下料编束穿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