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7090258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OURNALOFCHINESEURBANFORESTRY20075(2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了马鞍山市绿地系统现状及城市热岛效应,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指导,以自然山水人文资源为生态框架,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 马鞍山城市绿地概况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素有江南一枝花之誉.马鞍山市现辖三区一县,全市总面积 16857km,市区面积 301k,其中建成区面积6396km.马鞍山市依山傍水,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环境资源,市域境内,山峦起伏,湖河纵横,山,水交融,其西部紧邻长江,沿江一带有猫子山,人头矶,

2、翠螺山,宋山等山体形成自然的绿色屏幛,城市中心有着广阔水面雨山湖以及环湖的大片绿地,佳山,雨山位于湖面两侧,并有雨山河,碧溪河与之相连,城市周边群山耸立,素有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东边丘陵西边江,半城湖光半城山之誉.三条主要水系慈湖河,雨山河,采石河流经市区并与长江贯通,构成了马鞍山特有的城市山水自然格局.马鞍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人文景观丰富,名胜古迹很多.近年来先后发掘六朝墓葬三十余座,其中以东吴朱然墓最着名.市区西部的采石矶属长江三矶之首,是大诗人李白游踪和终老归宿之所.马鞍山市于 1994 年首次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 年开始新一轮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2 城市绿地系统

3、现状与热岛效应为使马鞍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更加科学增强规划的针对性与目标性,在编制绿地系统规划前,利用 QuickBird 卫星对马鞍山市区进行遥感探测.?2.1 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分析通过遥感对绿化信息的提取和统计,截止 2003 年 7 月,得出城市绿化三项基本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 42.71%;绿地率为 39.48%,人均公共绿地为 949m/人;公园,街头公共绿地数目多,绿地面积达3665hm,形成大片的面状绿地.马鞍山市山体林地面积较大,占建成区的 7%,构成了城市天然绿色屏障作为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国家园林城市,马鞍山市防护绿地及生产绿地相对缺乏.2.2 城市热岛的空间分

4、布从马鞍山市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来看,在宁芜路以西,长江以东的马鞍山市城区区域温度较高,其中在炼钢厂,炼铁厂及纺织厂等缺少绿地的工厂区域的上空分布有明显的高温区,城市山体,水面及绿地等上空的气温相对较低,几乎是全市同时期气温最低的区域.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3.1 规划期限,范围与规模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专项规划,必须贯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因此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以及规划范围与总体规划相一致,相协调.(1)规划期限: 近期为 20052007 年;远期为 20082020 年.(2)规划范围与规模:规划总面积 715k,包括周边主要风景区,景点及重要城镇交通干线.近期

5、人口规模为 68 万人.远期为 120 万人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7386km,人均为 1.吕 3,远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124.6km,人均为 1038m.3.2 规划目标近期主要调整绿地系统结构,扩大公园绿地面积,完善防护林系统.远期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指标领先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3.3 指导思想充分保护,合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将山,水,城综合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地方风貌的生态园林城市;大力发展防护林生态绿地,充分利用周边山地及楔形绿地,提高绿地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变环境方面的功能作用;大力提高公园绿地和街头绿地地景观效果及文化内涵;保护和增加物种多样性,植物材料以乡土植物为主,

6、增加保健树种和高大乔木树种.黛溺表 1 马鞍山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公园绿地 610823173010.212.114.440.341.246.0 数据为主,副城区合计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合计其他绿地6ll63l162811744182325783043约 25002505223230573240.340.340.341.241.241.246.046.046.0采石风景区及山场绿地3.4 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结构根据马鞍山市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绿地系统规划确定了马鞍山市二心,二轴,三圈层的绿地结构.二心分别为:主城区大型山水绿地核心雨山湖公园绿地副城区大型的山水绿地核心一一金山湖公园绿地.同

7、时与城市另两大节点型绿地(采石矶风景区,梅山公园)一起在空间上呈四点菱形布置. 二轴 即 ,南北主轴一中心大道景观带是雨山湖公园和金山湖公园核心绿地的空间视廊东西主轴采石河滨河生态绿地沟通了东西山水.两轴呈十字交叉状其交点为节庆广场(采石河广场).三圈层即,第一圈由南北部数公里田园绿带,东部数十公里的青山,濮塘景区及环城山体林地,农田和西部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城市环城生态绿圈第二圈由慈湖河绿带,采石河生态绿地及滨江山体林地,湿地形成的主城绿化,生态圈第三圈由马芜高速公路两侧 1OOm$1ZI 宁芜铁路两侧 30m 的防护绿地,采石河和姑溪河生态绿地形成的副城防护,生态圈.见表 1.3.5 规划布

8、局(1)主城区绿地布局为中心绿地和四绿廊.中心绿地(二山二湖)是:佳山公园,雨山公园,雨山湖公园,儿童公园,小南湖公园.四绿廊为以慈湖河为轴,两侧控制出 1003OOm 宽的城市绿化廊带:以雨山河,永丰河系为轴的绿化廊带以湖南路为轴将雨山湖,佳山公园,慈湖河中部大面积绿地联为一体 j 以印山路为轴两侧各控出 20m 绿化带,将两地和市政公园,霍里山公园联为一体.(2)副城区绿地布局是以襄城河与姑溪河为轴线两侧控制绿地构成当涂区大绿圈以环城河构成当涂小绿圈.大金山与金山湖开辟北部景点.3.6 规划特色(1)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绿地系统规划中确保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规划现有的山水资源

9、结合郊区的农业,林业和水体构成城市大环境绿化网络,从而构筑城市外围大环境生态保护圈.由采石风景区,青山风景区,濮塘风景区,小黄山,小黄洲湿地形成城市的大生态环;由采石矶,人头矶,马鞍山,葛羊山,霍里山,采石河形成城市的小生态环.营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具体措施是第一,城郊大绿化.营建和保护好东郊森林公园沿江丘陵等绿色空间,让城郊绿野楔入城区,城乡绿化一体化.第二,城市整体绿化.公园在市区均衡布局主城与各区之间,区与区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绿色廊道同时在旧城改造中,突出以环境为重点的生态廊道建设让绿色贯通整个市区城市融入大自然中.第三城区局部绿化.街区,生活居住区和工业区设置小花园和小游园江河路旁设置绿带

10、和绿岛,形成点,线,面互为一体的绿化系统.(2)楔形绿地的规划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规划主要以自然山体,农田,水利等自然植被为主导保持用地性质,利用自然植被在马鞍山市城市东南面布置数块楔形生态绿地.首先楔形绿地处在城市夏季盛行风向的上风口对减少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十分有利;其次有足够山场,水体,马鞍山绿地系统规划结构12345农田在放射形出城道路之间楔入城区,从而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3)将人文历史融入到绿地系统中,赋予山水生态园林城市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记忆,是城市内涵的重要方面,马鞍山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现有古迹遗址达 123 处之多,留下了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

11、,主要人文景观有采石青莲祠,李白衣冠墓,三国名将朱然墓,当涂青山李白墓等历史遗存,近代的林散之纪念馆,濮塘烈士陵园等,其中以李白为代表的太白文化是马鞍山最独特的象征.在严格保护文物古迹的前提下,对文物古迹做园林景点保护利用规划,将马鞍山规划为绿色诗城,使这片秀丽山水焕发出永世不衰的灵气.(4)以山,水,城 ,林为城市景观主要元素,突出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的滨江特色.东边丘陵西边江, 这种独特的城市景观, 要求我们在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时,要充分开拓山,水的自然景观,开辟沿江,通山道路,为市民营造观赏大自然美色的视线走廊和公共开放空间.从而突出滨江城市特色.(5)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的主要特色景观主要通过十

12、一个景观点,四个景观线,六个景观面等景观要素构成的景观序列来体现.十一个景观点: 花雨广场景观点,市政公园景观点,采石河广场景观点大金山广场点,小黄山景观点,护城河与姑溪河,沿江景观点,采石矶景观点,九华山景观点,马鞍山景观点,沿高速公路景观点,东环路北入口景观点,东环路南入口景观点.四个景观线: 滨江景观线 ;滨河景观线(慈湖河景观线,永丰河雨山河景观线,采石河景观线,襄城河景观线,姑溪河景观线)道路景观线J9 炉 OFCH!NERB 州 FORESTRY2007(中心大道景观线,解放路一湖东路景观线,湖西路景观线,江东大道景观线,雨山路景观线,九华路景观线,太白路景观线);环湖景观线(环雨

13、山湖景观线,环金山湖景观线).六个景观面: 自然景观风貌区(包括横江景区,青山景区,濮塘景区.它们分别处在城市中部沿江处,城市的东部及城市的东南部,现已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新中心商贸风貌区:工业风貌区科教文化景观区_二山二湖景观区(位于城市主城中心位置,由雨山,佳山,雨山湖 ,小南湖四处城市大型公共绿地组成,也是城市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湖光山色之中也流露现代化城市的气息,配套设施齐全,便利的交通,现代化的购物娱乐场所,优雅舒适的四星级宾馆等都在区内),二山一湖景观区(位于城市副城的中心位置,由金山,横山,金湖三处公共绿地组成,二山一湖是二山二湖的延续.是中心大道景观轴的端景,是副城山

14、水园林景观的整体体现).其中自然景观风貌区,二山二湖景区,二山一湖景区是主要景观面.Integrationofcitywithnature-PlanningofUrbanGreen-landsysteminMaanshanCiXuKefu(MaanshanMunicipalGardeningandAfforestationAdministration,Maanshan243011)Abstract:Byanalyzingthepresentsituationofgreen-landsystemandtheeffectsofheatislandinMaanshancity,followingth

15、eprinciplesoflandscapeecology,adevelopmentplanforurbangreen-landsystemwasdevelopedundertheecologicalframeworkofintegratednaturalenvironmentwithhumanandculturalresourcesinordertorealiz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city.Keywords:Urbangreen-landsystem;mountainsandrivers;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logy;planning参考文献l 肖胜,叶功富,倪志荣.应用 3S 技术研究厦门市森林生态网络布局J】.中国城市林业,2003,l(3):10l32 谢左章,刘燕堂,粟娟.林带 +林区+园林 广州城市森林的总体布局与构建J.中国城市林业,2004,2(3):l2-163 孙冰,尹光天,廖少波.深圳市生态风景林体系总体规划与布局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4,2(4):8 ll雨山湖景区鸟瞰图(王永武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