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考查23篇)赏析与练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089955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中考考查23篇)赏析与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中考考查23篇)赏析与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中考考查23篇)赏析与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中考考查23篇)赏析与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中考考查23篇)赏析与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中考考查23篇)赏析与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中考考查23篇)赏析与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中考考查 23 篇)赏析与练习(加下划线的为重点赏析与默写的诗句)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赏析: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该诗亦如此。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练习: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曹操的认识。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2、归雁洛阳边。赏析:“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练习:、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本诗的颈联运

3、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此诗的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的?、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深韵,为后人所称道。、任选一联赏析。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赏析:妙处: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 “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练习:、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这是一首七

4、言律诗。它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风光的喜爱。、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 “啄”这两个动词,勾画和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诗中写了哪些画面() ()()() ()、诗人的行踪:、你知道的写景的名句还有哪些?写出五句。、绿杨茵里的白沙堤到底怎样可爱,诗人并没有明写,你认为这种写法如何?2、诗中的“钱塘湖”就是现在的( ) ,你知道的写此湖的

5、名句还有哪些,请写出两句。4、 秋 词 天净沙 秋思刘禹锡 马致远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赏析:“秋思” “秋天的愁思”之意。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练习:、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03 无锡市中考题)A 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 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C 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

6、秋天的萧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断肠人”并没有宿在“小桥流水人家”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C、 “夕阳” 、 “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 “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上面两首诗同写秋景,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表达的是(豪放热情,乐观向上的情怀) ,而马却抒发了(凄苦的思想之情) 。在表现手

7、法上, 秋词是(议论兼抒情) ,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默写表现思乡之情的名句三句。5、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比较“夫”字的含义“岱宗夫如何” (无义) “夫战,勇气也” (句首发语词)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颔联: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尾联:诗的字面意思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视群山,群山就显得渺小了。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

8、在,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 ,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练习:、诗中的“阴阳”分别指什么() () “岱宗”指( )、对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岱宗夫如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B、 “造化钟神秀”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的十分有情。C、 “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都能看到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海口代孕 海口代孕 vlx143uiip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体验。

9、D、 “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A )、 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6、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感时”和“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第一句,写国都沦陷,国家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但只要山河还在,就有希望!后四句,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也隐含一种厌倦战争,思念亲人之

10、情。练习:、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 ,实际是写(都成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 。、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抒发了感时忧国、思亲念家的情感)、任选一联赏析:7、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赏析:首尾两联叙事。颔联: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 “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庭的伤感和怨愤) 。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美景)颈联写景:大漠无边

11、,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练习:赏析诗中的名句(或描述诗中的名句)8、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赏析:首联:写诗人到山西村做客受到热情招待,描写了淳朴的风俗、善良的农民、美丽的风景。颔联:意境优美而含蓄。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

12、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 。尾联:中“若许”两字表达了矛盾的心情今后,如果允许的话自己将要在这里隐居悠游了;可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能允许吗?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赏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 23 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

13、) 。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 ”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有个成语叫“破釜沉舟”形容做事下定决心干到底宁死不退的意思。这里的“沉舟”和诗中的“沉舟”不同, “破釜沉舟”中指“凿沉船只” ,诗中指“沉没的船”练习: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 低沉悲愤 ) ,后四句( 高昂乐观 ) ,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4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存在,但万木依旧争春。含义: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 台湾回归的脚步不以份子的破坏而停止,这正如本诗

14、中的所写的: ( )、词中的乐天指的是( ) 10、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该诗是怀古咏史诗(以古人古事作题材,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抒发自己的感慨) 。该诗作者(见解)认为:曹操之败是因为受了火攻,周瑜之胜也是因为用了火攻;火攻的成功又是得力于及时风力相助。孙刘联军失败了。 (用假设的、委婉的、生动形象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表明。 )练习:、诗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赏析后两句。 11、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首联回顾自己大半生的经历,特别是四年抗元斗争经历。二、三联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邱峰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心情。尾联:表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练习:与别云间作比较阅读、选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韵;别云间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韵。B、 过零丁洋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