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词赏析练习集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089943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诗词赏析练习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赏析练习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赏析练习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赏析练习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赏析练习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诗词赏析练习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诗词赏析练习集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诗词赏析练习集锦班级 姓名 七年级 (一)观沧海 曹操主旨: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 “观沧海” 为全诗的诗眼, “观” 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C

2、.“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2、本诗中哪些诗句是虚写的?有什么作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虚写,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3、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二) 次北固山下 王湾主旨:淡淡的乡愁。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

3、洛阳边。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次北固山下”的“次” 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 ,回到故乡洛阳。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 “青山”“绿水” 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

4、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思念故乡 的思想感情。4、 “潮平两岸阔” , “阔” ,是表现“潮平”的结果。请对“阔”发挥一下想象。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5、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这两句给人以怎样的感受?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2“春意” ,闯入旧年

5、,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主旨:通过描绘了西湖的秀美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愉悦的心情。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句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你描绘一下句中图景,说说这两词好在何处?运用拟人手法用了“争”和“啄”两个富表现力的动词,勾画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使画面充满了生机。2.请你体会“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两个划线词的意思,说说

6、两词带给你的丰富想象。“渐欲” 是“还未”的意思, “ 才能”是 “刚”的意思。各种花朵还将开未开,含苞欲放,浅浅的嫩草,刚把马蹄埋没,但不久的将来就会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写出了春的发展变化,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四)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 烘托人物心情 的作用。2. 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五)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主旨:通过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 小令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 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 的情绪。凄清衰颓的氛围,悲戚的情绪。3 “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八年级 (六)相见欢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8、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是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1 亡国哀思 凄婉 2 以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七)望岳 杜甫主旨: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什么特点?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大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

9、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高峻奇险的形象。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3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3.诗中的“阴”“阳”分别指 、 。山北 山南4.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B.“造化钟神秀” 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 “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 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C.“齐鲁青未了” 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D.“

10、会当凌绝顶”中, “会当” 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5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钟”,聚集或集中之意。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这句诗体现出杜甫造语炼字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特点。 (八)春望 杜甫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的沉痛和忧伤。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 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通过写怎样的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作者通过长安城内的破败之景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心境。抒发了对山河依

11、旧,世事全非的沉痛心情。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从结构和对比手法两方面谈谈你的感受。结构:对仗工整对比手法:“国破”的衰败与“城春”的生机作对比,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3、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答:意思是感伤时势,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流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感时表现了诗人忧国的情感,恨别表现了诗人思家的情感,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九)石壕吏 杜甫主旨:表现了劳动人民痛苦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揭示了唐王朝官吏的横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

12、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知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文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诗中能概括全诗事件的一句诗是:_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有吏夜捉人2、翻译句子: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隐约听到(有人)低声地哭。3、 “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老妇被抓走了,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诗句可以为证。(十)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然,东风无力百

13、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 “思” ,属双关语,暗指 对情人的思念。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 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4贴切感人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用以歌颂奉献精神(十一)使至塞上 王 维主旨:通过描写奇特壮丽的边塞风景,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情感。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

14、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吗?“直”和“圆”两字用得逼真、传神。准确地描写了沙漠广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感受。大漠无边,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出挺拔雄伟视野所及, ,黄河杳无尽头,“长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 “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2. 简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写作手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自己比作“征蓬” “归雁” ,说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

15、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十二)渡荆门送别 李白主旨:表达思念家乡的深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中的“随”和“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变化?“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平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写“离情别绪”的?赏析并对比“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看有什么不同。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 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 ,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而马致远却直抒胸臆,用“断肠人”陈述离乡之情,显得直白。(十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1.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 “之任”的地方“ 蜀州”联系起来了。.“ 与君离别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