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题型三探究性实验类型四 定量探究(解析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0865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题型三探究性实验类型四 定量探究(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题型三探究性实验类型四 定量探究(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题型三探究性实验类型四 定量探究(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题型三探究性实验类型四 定量探究(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题型三探究性实验类型四 定量探究(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题型三探究性实验类型四 定量探究(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题型三探究性实验类型四 定量探究(解析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类型四定量探究1. 为了探究碳酸钠和石灰水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将其产物进行过滤,并对滤液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所得滤液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溶质是 a(2猜想:溶质是 a 2溶质是_。你做出猜想的理由是_。【实验过程】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猜想_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溶液_猜想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拓展反思】操作中通入气体物质_(写化学式)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定量研究】称取 20 g 烧碱固体样品(样品中的杂质是碳酸钠),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

2、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试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第 1 题图2. (2015 盐城)实验室中有一瓶长期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发现问题】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查阅资料】空气中不会转化成 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溶液呈中性,H) 2是可溶性强碱。在饱和的 提出猜想】猜想:想:猜想: 计实验】【收集证据】(1)若现象 A 是有气泡产生,则 X 溶液为_,则_(填“猜想” 、 “猜想”或“猜想”)不成立。(2)若 X 溶液为 象 A 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生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测定其 “”

3、、“【定量分析】(1)没有偏小会部分溶于水,使收集的气体体积减小(2)解:设样品中 x .6 gL 1 a 2= 2O106 44x g x100%g1 g【实验反思】析】 【收集证据】(1)因为产生气体,只能考虑有 以 X 是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就排除猜想。(2)若加入氯化钡溶液,就发生 = 2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因为溶液中有 液的 。 【定量分析】(1)容器中的气体不影响实验,因为反应后集气瓶里面的气体不变,外面的大气压一定。若改用水,会部分溶于水,使收集的气体减少。(2)先求出 .6 gL1 g,将它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出 g,质量分数就是 【实验反思】空气中不能生

4、成碳酸氢钠,但它有吸水性,可以变成溶液,有可能含有碳酸氢钠。3. (1)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2)偏大(3)5a 析】结合实验目的,根据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分析,可利用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 A、氧化碳的质量,然后利用反应中草酸晶体、水或草酸晶体、二氧化碳的质量比,计算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个数,从而计算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 分别为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如果 A 是氢氧化钠溶液,从 A 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从 A 中带出的水分导致测量数值不准确,可确定应先通过

5、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所以 A 中盛放浓硫酸、B 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B 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装置 C 既可测量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体积,同时还能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2)反应后装置 A 中残留的气体会使装置 B 增加的质量 b 偏少,即所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利用草酸晶体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 ,据此计算的 x 值会偏大,导致最终所测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偏大。(3)90 18 增加的质量为 a,说明质量为 m 的草酸晶体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 a,利用反应中草酸晶体与水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 ,解得 x ,则草酸晶体的化学式为:90 1818 a 草酸

6、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5a a100%,化简得: 。5a a1812 122 164 5a a18 5a 【实验讨论】2= H)2验设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反思】(1)不足控制变量法(2)3H) 2展延伸】(1)碳与氧气反应,氧气足量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合理即可)(2)(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 【实验讨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实验设计】C 中盛放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查阅资料】(3)可知,二氧化硫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当气体通入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证明生成实

7、验反思】(1)从实验中可知,向 2 0%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 5 0%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的是氢氧化铜,加 2 滴时,生成的是碱式硫酸铜,说明当氢氧化钠的量不足时,生成的是碱式硫酸铜;这个实验中,只有加入的氢氧化钠的量不同这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属于控制变量法。(2)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可以写成氢氧化铜分子带硫酸铜分子的形式,但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不变,故 H)6 个氢氧化铜分子带 1 个硫酸铜分子的形式,即 3H)2【拓展延伸】(1)举例要注意反应物的种类必须相同,反应条件相同,只是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的反应,如碳与氧气反应。(2)碱式硫酸铜在密闭的试管中加热,生成了 0.9 g 水,根据

8、质量守恒定律,水中的氢元素都来自碱式硫酸铜,则碱式硫酸铜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0.9 g 100%0.1 g;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218与物质的质量比为 0.1 g 8.9 g189,而 H)22581129,(356189;(454176,故该物质是 H)4. 【设计方案】 2= 2吸收水蒸气(或干燥氢气)【实验探究】(或 1180)18【分析交流】在 D 装置后,再连接一个盛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 装置【分析交流】不影响【提出猜想】O【拓展探究】反应后红色固体和玻璃管【定量分析】解:假设 3.6 g 红色固体 a 都是 生成铜的质量为 2= uH 26436 g x14464 3.6

9、 .6 .6 g2 g,因此红色固体 a 中含有 解析】 【实验探究】电解水实验之所以能说明水的组成,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得出的,同理,本题利用了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实验,也可以说明水的组成。化铜失去氧变成铜,所以固体减少 1.6 g,即氧元素质量为 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g,碱石灰吸收生成的水,其质量增加了 g,即表示生成的水质量为 g,则其中氢元素质量为 g1.6 gg,氢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 简得1180(或 ),根据水的化学式算出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 18。 【分析交流】实验过程中 D 装置与空气相通,所以它除了吸收生成的水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测的

10、质量不准确,为了排除空气的干扰,可以在 D 装置后再加一个相同装置。 【分析交流】无论红色固体中是否有 们测的质量减少的是被氢气还原生成的水中的氧,所以对结果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 混合物,也可能全部是 不可能全部是铜,如果全部是铜,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不会看到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拓展探究】丁同学已称得玻璃管的质量以及反应前红色固体 a 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他还需要称量反应后红色固体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前后质量的差值即为被夺走的氧元素的质量。6. (1)c(2)烧杯酒精灯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 D 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紫)红色O 2冷凝草

11、酸(或防止未反应的草酸进入= = = = = 装置 B 生成草酸钙沉淀,影响 收集 气体(或防止 染空气)(3)部分草酸升华(或部分草酸未分解)紫(红)法一:设参加反应的草酸质量为 5H 2450079 g x316450 100%g1269050 。解法二:设参加反应的草酸晶体质量为 H 2630079 g 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316630 2质量分数 100%g50 。【解析】(1)加热草酸晶体装置的选择,从反应原理来看,应选择固体加热型,根据已有的经验,很容易选 a,其实所给三套装置都是固体加热型装置,这时就需要仔细比较它们的异同。b 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了,故 b 错误;再仔细比较 a、c 的异同。结合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很容易熔化的性质,正确答案选 c。(2)证明存在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存在 现象是 D 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装置 A 的作用是冷凝草酸或防止未反应的草酸进入装置 B 生成草酸钙沉淀,影响 囊的作用是收集多余的 止污染空气。(3)关于草酸晶体质量分数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是求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而不是草酸的质量分数,它含有结晶水,其次要注意原来的样品 g 配成了 50 g 溶液,而实际反应的只有 10 g 溶液,即计算出的草酸晶体的质量应该再乘以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