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五校2010届高三二模语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085604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西安五校2010届高三二模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西西安五校2010届高三二模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陕西西安五校2010届高三二模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陕西西安五校2010届高三二模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陕西西安五校2010届高三二模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西安五校2010届高三二模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西安五校2010届高三二模语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 安 一 中高 新 一 中交 大 附 中师 大 附 中西 安 中 学高 2010 届第二次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

2、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罗马与汉长安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 亚洲东部,而古 罗马也在欧洲逐 渐走向繁荣。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 “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 十分清楚。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 753 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 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络刚 好与长安相反。因为城市

3、发展脉络的不同,他 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 长 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 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 发展而来, 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 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但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 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 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 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 进程,而且它 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

4、民族汉族正式形成。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 间,愿意探求和吸 纳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 举世闻名的“ 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汉武帝封张骞为 博望侯, “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 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 变罗马文化多元的特质。 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 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 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中众多的公共活 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

5、能有的。只是到公元 392 年,基督教才发展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但这时距罗马帝国的解体已只有几年时间了。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是按照儒家“ 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长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儒家的“仁爱”思想使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这种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史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罗马文化继承了古希腊开明而松散的多神信仰,充满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蛰伏数百年后又成为文艺复兴能在意大利发端的历史渊源。 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强

6、大,罗马甚至成为基督教教廷所在地,这 与宽容而多元的罗马文化背道而 驰。1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 )A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B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C长安文化具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它广泛地吸取了长安以外的异地及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D长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文化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而是呈现文

7、化多元的特质。B长安文化崛起时间短、速度快、内容少、空间大,所以才广泛吸取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C罗马文化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而来,而长安文化则没有,只是包容和吸纳其他思想流派及域外文化快速崛起。D汉帝国与古罗马都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兴起的,其文化有共同的特色,就是非宗教性并具有人文精神。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汉帝国中,没有一个城市在规模上与汉长安城同样大或者超过汉长安城。B在欧洲,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为国教,没有至尊一元的宗教统治欧洲,没有中世纪宗教神学时代,让罗马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一直发展下去,那么,就

8、可能不会产生文艺复兴运动。C罗马城的形成发展之所以漫长而缓慢,是因为罗马城的政治军事早于其经济文化的发展。D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包容其他思想流派乃至域外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 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

9、, 则非其职矣。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 举 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 得与 ?臣之所忧,不独 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 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 ”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 ”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 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

10、遇赦,得自便还里。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 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 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 愿得分 贤者罪。 ”遂坐瓘党停官。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 “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 宁饿死。 ”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 归而 谮之。上曰: “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注 辟雍:太学名。

11、 宦寺:宦官。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愿亟窜之远方 窜:放逐B留以旌直臣 旌:表彰C国之重事,黜幽陟明 陟:提升D安得此不详语 详:详细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 )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辞益坚,曰:“宁饿死。 ” 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 ,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B童贯

12、、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D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4 分)译文: (2)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 (6 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13、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方干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 羁。注:这 首 诗 ,是 诗 人 旅 居 洋 州 时 写 的 。洋 州 ,今 陕 西 洋 县 ,在 汉 水 北 岸 。泛 觞 :是 一 种 游 戏 。8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景物有什么技巧?(5 分)9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按前 3 题计分) (6 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桃

14、花源记 ) (2) ,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 。 (游山西村 )(3)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4)爱其子, ; ,则耻师焉。 (师说 )乙 选考题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分析题安勇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 ,不光 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 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 维,就把 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 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 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最先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 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