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获奖论文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085417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获奖论文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美术获奖论文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获奖论文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获奖论文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获奖论文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美不胜收”摘要:从上世纪时,信息化浪潮逐渐席卷全球,学校教育也出现了以信息技术支持为特征的信息化趋势,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外, “班班通”工程的实施,还将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革命性”转变。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是时代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丰富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交流作品。 ”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不但能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体现出美术在生产

2、生活中的魅力与价值。关键词:信息技术 美术课堂 视觉美 听觉美 意境美 情感美 表现美一、再现形象,带来视觉美视觉,是人类接收信息的主要感觉器官。美术恰恰是视觉的艺术,离开了视觉,就谈不上对艺术形象、形式的造型创造与完美欣赏了,美术教学也将无法进行。在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泛泛而讲,学生缺少了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难以理解,课堂教学有如嚼蜡。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位的刺激,使原本单调的课堂会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易学。比如讲到法国印象派莫奈的油画作品日出印象时,运用课件对比荷兰雷斯达尔的油画麦田 ,学生很容易看出

3、两者的不同之处;计算机还可以放大局部,通过对比,让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印象主义的独特手法,了解当时日出印象展出时在观众和批评家中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 二、音画结合,感受听觉美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配上音乐和解说词,不仅能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而且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就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作品是一幅深受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

4、精神。我再把通过网络找到 1949 年(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 动静创意,领略意境美传统美术教学对一些难点问题,往往是通过教师描述出示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只能得到满脑子的疑惑:真的是这样吗?理解起来难度依然不减,所得的知识也是机械的和抽象的。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演示和图像编辑、处理功能,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生动而富有变化。如在讲解静物画构图这一内容时,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我选择大量的静物画范例,引导学生欣赏画面的构图美感,分析画面的构图特点,使学生充分感受静物画的均衡、疏密、聚散等构图语言,理解景物画的构图法则。为了

5、让学生对各种构图有更直观的对比和感受,我设计了一个可以自由移动各种器物进行组合的构图练习,通过鼠标可以把物体移动到画面上进行各种构图组合,物体的位置、大小、数量可以通过鼠标操作任意改变,教师可以演示出各种构图,引导学生分析画面的构图效果,发表看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要如何改变?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自己动手改变构图,提高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美术教学由于节奏慢,课堂容量小,难于让学生充分感知、欣赏国内外众多的优秀美术作品以增加感性认识,学生经自己观察、思考、抽象后形成的知识少,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教师可以编辑大量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意地打开任何一幅作品来欣赏,还可以用“放大镜”将作品放大,仔细地欣赏作品的局部和笔触。同时还可以编入作品情况、画家生平介绍等文字资料,配上人声解说和音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如向学生介绍荷兰画家凡高,他的作品向日葵色彩饱和,用笔奔放,我把向日葵的花瓣部分提取出来放大,让学生感受那粗犷豪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表达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