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25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0849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25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25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25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25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25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25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25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 25 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江苏 20132015 年中考真题精选命题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015 年 2 次,2014 年 4 次,2013 年 4 次)1. (2013 淮安 6 题 2 分)尿素H 2)2是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工业上以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 = H 2O,其中 X 的化学式是()A. B. C. N 2D. (2014 徐州 17 题 2 分)纯净物 X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X2O 2= = = = =点 燃 H 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B. X 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

2、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 X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3. (2015 盐城 12 题 2 分)科学家最近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 3 题图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B. W 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C. 参加反应的 X、Y 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34D.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4. (2013 徐州 22 题 2 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X、Y、Z、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物质 X Y Z g) 20 2 1 37最新

3、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反应后质量(g) 未测 32 1 12A. 物质 Z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反应后物质 X 的质量为 15 反应中 Y、Q 的质量比为 65D. 物质 Y 一定是单质5. (2013 南京 15 题 1 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5 题图)A. 丙可能是单质B. 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6. (2015 南京 12 题 2 分)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

4、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第 6 题图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75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147. (2015 南通 20 题 2 分)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甲的质量/4 10 1 16t 时刻 32 54 b 0A. 乙和丙为生成物B. a 等于 32C. b 等于 37D. 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8. (2013 扬州 20 题 2

5、 分)将一定量 y(体加入到过量 液中,加热生成 g(假设生成的 过滤、洗涤、灼烧,得 g。则 x、 y 的关系正确的是()A. x y11 B. x y12C. x y14 D. x y219. (2014 镇江 15 题 2 分)已知:22= 2 2。在密闭容器中,将 6.6 g 体变为 3.8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8 g 气体全部是 3.8 g 气体通过足量 液后,气体减少 2.2 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D. 生成 5.9 (2014 淮安 13 题 4 分)如图是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示意图,产物 D 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第 10 题图(1)当 A 物质泄漏时,可闻到刺激

6、性气味,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2)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填微粒符号)。(3)C 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_色。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4)D 物质杀菌消毒的化学原理是_。江苏 20132015 年中考真题精选(答案)命题点1. B【解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知:原子种类 C O N 2 0 0生成物 1 2 2 6差值(2X) 0 0 2 6一个 X 的微粒中 0 0 1 3X 的化学式 的化学式为 选 B。2. 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由 X2O

7、 2H 2O 可知,X 中含有 1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是甲烷,化学= = = = =点 燃 式为 错误、B 正确;该反应的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都是氧化物,C 正确;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 正确。3. 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由图可知,W 物质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如图所示反应为 XYZW,配平后应为 3X4Y2Z3W,因此参1212 4加反应的 X、Y 的粒子个数比为 3:4,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4. D【解析】物质 Z 在反

8、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A 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设未测值为 a,则可列式:20 g2 g1 g37 ga g32 g1 g12 g,解得 a15,B 正确;反应中 Y、Q 的质量比为(322) g(3712) g65,C 正确;X、Q 质量减少,是反应物,Y 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因此物质 Y 一定不是单质,是化合物,D 错误。5. C【解析】分析题给图示,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丙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分数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减少的物质甲和乙是反应物,丁

9、在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不变,但并不能代表它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B 错误;分析该反应可知,反应物是甲和乙,生成物只有丙一种,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丙一定是化合物,推知 A 错误,C 正确;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总和不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D 错误。6. D【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分析题给图像信息可知,甲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 16 g8 g8 g,是反应物;丙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B 正确;丁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 24 g4 g20 g,是反应物,乙

10、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 32 g4 g28 g,是生成物。此反应的表达式为:甲丁 乙。由此推知此反应是化合反应,A 正确;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28 g20 g75,C 正确;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8 g28 g27,D 错误。7. D【解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差分别为甲(64 g)、乙(44 g)、丁(16 g),由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多,可知甲、丁为反应物,乙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丙为生成物,生成物丙的质量64 g16 g44 g36 g, b1 g36 g37g,A、C 正确;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乙的质量比为 64 g44 g1611, t 时刻参加反

11、应的甲的质量为 64 g32 g32 g,根据二者的质量比,计算得出生成的乙的质量为 22 g,则 t 时刻乙物质的总质量为 22 g10 g32 g,B 正确;设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 b,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x,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x,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 a2x 4 g16 g,计算得出a b21,D 错误。8. A【解析】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得:g 100%0.7 g,2.0 g e 元素的质量为 2.0 g 100%417 112160g,根据化学式计算该晶体中 素与 N 元素的质量比为 56x 28y1.4 g 0.7 g,解得 x y1 1。故选 A。9. B【解析】设

12、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过氧化钠的质量为 y,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 z,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m,则:2= 2 2 156 212 32 883256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x y z m 6.6 g3.8 g2.8 g 2.8 x4.4 g, y7.8 g, z10.6 g, m1.6 .8 g 气体中有 2.2 g 二氧化碳,1.6 g 氧气,A 错误;将该气体通过足量 液后,二氧化碳被吸收,气体减少 2.2 g,B 正确;反应中二氧化碳过量,即反应后的固体只有碳酸钠,C 错误;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 10.6 g,D 错误。10. (1)分子在不断运动(1 分)(2)HO1 分)(3)红(1 分)(4)2= 2 2(1 分)【解析】(1)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 A 物质(氯气)泄漏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2)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所以 H、O、化学变化中不变。(3)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4)D 物质是 以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 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