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B/Q8.2.2/S4.5.4/E4.5.5-02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QMS) 第 1 页共 4 页被审核部门:领导层 负责人:XXX、XXX 审核员:徐 XX 审核日期:XXXX.02.20标 准 条 款( 过 程 ) 审 核 要 点 审核状况及结论 观察项 不符合项1.本企业 QMS 覆盖范围及过程是否存在遗漏? 覆盖范围及过程无遗漏2.本企业 QMS 对标准条款有无删减? 删减 7.3 条款覆盖范围3.删减的理由是否确凿? 理由充分1.本企业 QMS 所需过程是否按标准要求被识别和管理?管理职责、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改进四大过程均已识别2.过程间顺序是否被确定和管理? 顺序已确定和管理3.是否制订了为确保上述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已制订了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确保过程有效运行4.本企业 QMS 过程所需的资源和信息是否充分,以支持过程的有效运行和对过程的监视、测量?资源配置充分,信息提供及时可靠,监视测量有效5.QMS 所需的过程测量和控制点是否确定并有效?已经明确规定6.对监视测量的结果是否进行分析并在持续改进的工作中加以体现?及时监测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7.本企业的外包过程是否已经明确识别? 已经识别4.1总要求8.对外包过程控制的要求是否已经落实并确保有效?进行了有效的控制1.领导是否建立了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宗旨的经营指导思想?是2.以何种方式向职工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提供依据?会议、宣传、谈话交流等3.是否及时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予以认真的贯彻执行?是4.是否组织制订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已经制订5.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各职能部门是否清楚并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执行?全员理解并得到贯彻6.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要求组织管理评审活动? 是5.1管理承诺7.是否确保为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各种资源(包括设备、场地、人员)配置较充分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观点是否在全体员工中得到确立?是2.顾客的要求是否在企业中得到真正的关注? 是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3.是否通过多种途径将顾客的要求加以确定,并转化为对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要求认真落实实施?以何种方式测量?通过顾客要求评审→产品实现→顾客满意来满足顾客要求,并通过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1.质量方针是否与本企业的宗旨相适应? 能适应2.是否体现了本企业的目标和特点? 是3.是否包含了满足顾客要求的承诺? 是,以顾客满意度体现4.是否包含了持续改进的承诺? 是,5.是否为质量目标的制订和评审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已作为制订质量目标的依据6.质量方针及其含义是否已经在企业各个层次、每个员工中得到充分的沟通,确保正确理解和协调一致?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次进行了沟通,5.3质量方针7 是否在各个层次中得到贯彻和坚持? 是8.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是否进行定期评审? 在管理评审中进行YY/B/Q8.2.2/S4.5.4/E4.5.5-02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QMS) 第 2 页共 4 页被审核部门:领导层 负责人:XXX、XXX 审核员:徐 XX 审核日期:XXXX.02.20标 准 条 款( 过 程 ) 审 核 要 点 审核状况及结论 观察项 不符合项1.是否建立了企业总的质量目标? 是,共包括了 3 个目标2.是否已经在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上进行了分解,建立了各部门的质量目标?已经在每个职能部门进行了分解3.总目标与部门目标之间是否协调一致? 做到以小保大,以部门保公司4.是否包含了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有反映产品质量的内容5.建立的质量目标是否可以进行测量? 具备可测量性6.是否为实现质量目标进行了策划? 进行了策划并制订了各种措施7.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是否进行定期考核? 按规定要求进行考核8.质量目标在目前的运行中是否能够达到? 能5.4.1质量目标9.是否规定了质量目标需要改动时的更改要求和步骤?是1.为实现质量目标及 4.1 的总要求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策划?在时间、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策划2.策划的输出是否确定了实现目标的过程、资源及持续改进的相应措施?是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3.对 QMS 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过程是否得到控制?是否保持了体系的完整性?有规定,未发生变更1.各个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及其相互关系是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手册 5 章节中对各个部门和人员予以了明确规定2.各部门、各类人员是否充分了解自己的职责、权限以及与其他部门或人员的关系?均能了解5.5.1职责和权限3.对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职责及权限是否能适时进行沟通和协调?是1.企业的最高领导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并对其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手册中已予以指定并规定了职责2.规定的职责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符合标准的要求5.5.2管理者代表3.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并在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运行中得到履行?管理者代表了解并在体系运行中履行了职责1.最高领导是否在内部沟通中起主导作用? 是2.是否能够确保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职能之间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按规定进行3.是否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沟通? 多种形式的宣传、会议、文件等5.5.3内部沟通4.内部人员是否了解 QMS 的运行情况? 是1.是否按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评审的策划?2.最高领导者是否亲自主持管理评审3.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或时机的选择)是否适宜?4.管理评审的输入、输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能否简述管理评审的输入和输出的主要内容?5.是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变更的需要?6.管理评审是否形成了记录?7.记录的内容是否对 QMS 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作出了评价?5.6管理评审8.记录是否确定了 QMS 及过程改进机会和措施?已经制订了管理评审的计划并予以下发,将按照计划的安排执行9.对管理评审的输出即改进要求是否建立了改进的措施并实施跟踪验证?YY/B/Q8.2.2/S4.5.4/E4.5.5-02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QMS) 第 3 页共 4 页被审核部门:领导层 负责人:XXX、XXX 审核员:徐 XX 审核日期:XXXX.02.20标 准 条 款( 过 程 ) 审 核 要 点 审核状况及结论 观察项 不符合项1.为实施、保持、改进 QMS 过程并达到顾客满意是否及时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是2.关键过程和关键岗位的资源是否充分适宜? 关键过程资源充分,3.对资源涵盖的主要内容即资源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否清楚?包括了设备、场地、办公通讯设施和运输设备4.对资源的提供和使用是否进行了管理? 按程序文件要求进行6.1资源的提供5.是否能消除不适当资源和不恰当使用? 未发现1.最高领导是否将持续改进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按职能分配确定为领导层的主要工作2.持续改进的机制是否已经形成? 是3.每个员工是否都有参与改进的意识和机会? 有4.企业是否通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等方面工作,致力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包含了上述六种手段5.持续改进的效果是否明显? 较明显8.5.1持续改进6.是否有可靠、充分的数据和事实对比予以证明? 有改进的事例1、在型式试验或技术监督部门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抽查或检查中,对产品质量现状的判定结果是否合格?所有项目均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验收3、有无重大的顾客投诉情况?对这类投诉的处理结果是否达到顾客满意?无顾客投诉4、企业产品如属于申领许可证产品,是否具备生产许可证?本次认证的覆盖范围即为企业资质证书的规定范围其 他5、是否有属于劳动或安检部门监管的设备?其检查结果是否符合使用标准?均按计划进行1.是否建立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已经建立2.程序内容是否与标准要求相符合? 符合标准要求3.是否对内部审核方案按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了策划? 是4.是否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要求编制了内部审核计划?时间间隔符合规定的要求,未超过 12 个月5.计划是否覆盖了所有的部门、过程和要素? 全部覆盖6.根据审核计划是否编制了审核检查表? 是7.审核检查表是否覆盖了标准所有的条款? 是8.是否覆盖了被审核对象的主要职责? 是9.是否反映了推进内部管理的需要? 是10.是否按策划的要求进行了实施? 按计划进行11.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是否确保了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策划时已予以充分考虑12.有没有审核员审核自己部门的工作? 无13.审核员是否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已培训并有内审员证书8.2.2内部审核14.现场审核记录是否反映了检查表内容已经全部检查完毕?所有的部门、职责和条款均已进行了检查15.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的事实描述是否清楚、可证实、可追溯? 描述详实,可追溯YY/B/Q8.2.2/S4.5.4/E4.5.5-02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QMS) 第 4 页共 4 页被审核部门:领导层 负责人:XXX、XXX 审核员:徐 XX 审核日期:XXXX.02.20标 准 条 款( 过 程 ) 审 核 要 点 审核状况及结论 观察项 不符合项16.对现场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开具了不符合报告并经被审核部门确认? 是17.是否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并保持验证结果的报告? 是18.审核用工作文件是否齐全、规范、正确? 齐全并符合要求8.2.2内部审核19.是否按规定保留了审核记录(审核计划、检查表、现场审核记录、不符合报告、审核报告、会议记录、签到表等)?内审文件保存齐全1.本企业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包含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有方针和质量目标2.是否按标准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 已按标准要求编制了管理手册3.是否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程序? 共建立程序文件4.企业是否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适合企业实际状况的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如管理制度、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等) ,以确保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有支持性文件;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文件均执行行业标准;5.本企业的 QMS 文件是否适宜并具备可操作性? 符合企业实际情况6.是否按标准要求建立了质量记录? 建立管理记录 4.2.1总 则7.本企业的质量记录有几种形式或类型? 一种,文本形式1.本企业编制的质量手册的内容是否覆盖并且符合标准的要求?覆盖了全部标准条款和产品范围,符合标准的要求2.体系覆盖的范围是什么? 电力系统保护产品3.如有删减其理由是否充分? 按顾客要求组织施工4.质量手册中对组织机构及职能分配是否确定并有效?机构及职责均已明确规定并按规定履行5.是否包括了文件程序或其他参考性文件? 规定了引用标准及程序文件6.质量手册中对 QMS 的所有过程是否都进行了描述? 是7.对所有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加以确定并且是有效的?过程间的关系及接口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4.2.2质量手册8.质量手册是否经过了批准?是否标明了版本和状态?总经理批准,版本和状态标识明确YY/B/Q8.2.2/S4.5.4/E4.5.5-02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EMS) 第 1 页共 7 页被审核部门:领导层 负责人:XXX、XXX 审核员:徐 XX 审核日期:XXXX.02.20标准条款(过程) 审核要点 审核结论 观察项不符合项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环境方针? 是环境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 是环境方针否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适合环境方针是否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作出承诺,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承诺是环境方针是否提供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