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堂演练 1.1.2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0762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堂演练 1.1.2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堂演练 1.1.2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堂演练 1.1.2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堂演练 1.1.2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堂演练 1.1.2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堂演练 1.1.2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堂演练 1.1.2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 2 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 2O 2 =2H 21 367.0 kJ1B =H 2O(l)H57.3 kJ1CS(s)O 2(g)=g)H269.8 kJ1D2NO(g) O 2(g)=2g)H116.2 项未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 项 反应为放热反应,H0,D 项中 H 的单位是 “ kJ ”而不是“答案:.5 H 4 完全燃烧生成 液态 ,放出 445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g)2O 2(g)=g)2H 2O(g)H890 kJ1B g

2、)2O 2(g)=g)2H 2O(l)H890 kJ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C(g)2O 2(g)=g)2H 2O(l)H890 kJ1D. g)O 2(g)= g)H 2O(l)12 12H890 kJ1解析:A 项,水的状态为液态,应标注“l”,错误;B 项,该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 ,错误;D 项,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错误。答案:你写出 298 K、101 ,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与 1 蒸气反应生成 1 O 和 1 2,吸热 131.5 _。(2)用 3 O(g)还原 1 s),放热 24.8 _。(3)1 gO(s)分解生成液态汞和氧气,

3、吸热 90.7 _。解析:1 与 1 2O(g)反应生成 吸收 131.5 量,则反应的 H131.5 kJ 。(2)用 CO(g)还原 1 s),放热 24.8 反应的 H 24.8 kJ 。(3)1 gO(s)分解生成液态汞和 热 90.7 反应的 H90.7 kJ 。答案:(1)C(s)H 2O(g)=CO(g)H 2(g)H 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kJ(2)3CO(g) s)=3g)2Fe(s)H 24.8 kJ(3)s)=Hg(l) O2(g) H90.7 kJ112(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 个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56 分。每

4、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热化学方程式 C(s)H 2O(g)=CO(g) H2(g)H131.3 kJ1 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 131.3 量B 1 和 1 反应生成 1 氧化碳和 1 气并吸收 131.3 量C1 态碳和 1 蒸气反应生成 1 氧化碳气体和 1 气,吸收热量 131.3 个固态碳原子和 1 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 131.3 据反应热的概念,反应热表示按照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物质的量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 ,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 态碳和 1 蒸气反应生成 1 氧化碳气体和 1 气,并吸收 131.3 热量。特别要指明水的状态。答案: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

5、头文库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2H2(g)O 2(g)=2l)571.6 kJ ,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2l)=2H2(g)O 2(g) 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的 于零C该反应的 571.6 kJD该反应的 表示 36 g 水分解时的热效应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H 2 与值相等,符号相反, 571.6 kJ 可表示 36 g 液态水分解时的热效应。答案:知 1 g 丙烷完全燃烧生成 体和液态水,放出 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 3H8(g)5O 2(g)=3g)4H 2O(l)HkJ1B g)5O 2(g)=3g)4H 2

6、O(l)H2 kJ1CC 3H8(g)5O 2(g)=3g)4H 2O(l)HkJ1DC 3H8(g)5O 2(g)=3g)4H 2O(l)H2 kJ1解析:1 烷完全燃烧生成 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 44 以热化学方程式应为:C 3H8(g)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5O 2(g)=3g)4H 2O(l)H2 kJ 。答案:据热化学方程式:S(s)O 2(g)=g) Ha kJ (a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s)在 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S(g)O 2(g)=g)Hb ,则 a 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 1 (s)与 1 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16

7、 g 固体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 148.6 量解析:从所给热化学方程式分析,H0,故反应放热,A 项正确;对比可知 B 项中硫为气态,由 S(s)S(g) 要吸热,故 S(g)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 ab,B 项错误;因为 S(s)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 1 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 1 (s)与 1 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C 项正确;16 48.6 项正确。答案:了测量某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酸的浓度和体积碱的浓度和体积比热容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反应前后温度变化A B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C D全部

8、解析:写出在测量并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时用到的公式为:Q解各符号表示的物理意义即可:m 表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c 表示比热容, t 表示反应前后温度变化,C 正确。答案:知:H 2(g)F 2(g)=2HF(g)H 270 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 L 氢气和 1 L 氟气吸收 270 量B 1 气与 1 气反应生成 2 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 相同条件下,1 气与 1 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 化氢气体的能量D1 个氢气分子与 1 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 量解析:由题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 气与 1 气反应生成 2 态氟化氢放出的

9、热量为 270 从气态的氟化氢转化为液态的氟化氢还要放出热量,所以热量应大于 270 错误;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在相同条件下,1 气与 1 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 化氢气体的能量,C 正确。答案:酸与强碱的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 H ( (=l)H57.3 kJ 。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 0.1 1 的 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 H 3离要吸热)。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 表示稀硝酸与 液的反应B B 表示稀醋酸与 液的反应Cb 表示浓硫酸与 液的反应解析:弱酸,电离会吸热,浓 解会放出大量的热,这些不属于中和热,所以稀醋酸、浓

10、硫酸、稀硝酸分别与 0.1 1 的 液恰好完全反应,实际放出的热量的大小顺序为浓硫酸(A)稀硝酸(B)稀醋酸( C),b 点表示生成 0.1 2O(l),所以 b 案:选择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44 分)8(22 分) 已知 H ( (=l)H 57.3 kJ ,回答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用 0.1 a( 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能放出_能量。(2)如图所示装置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 ,作用是_;仪器 B 的名称是_,作用是_;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3)通过实验测定的中和热的 H 常常大于57.3 kJ ,其原因可能是_。(4)用

11、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替 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_( 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1) 根据 H ( (=l)H 57.3 kJ含 0.1 a( 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 0.2 2O(l),故放出的能量为 2)由实验装置知,A 为环形玻璃搅拌棒,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B 为温度计,作用是测量溶液的温度;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在测量中和热的实验中,减少热量损失是实验的关键,即在实验中会不可避免有少量热量损失,导致结果常常大于正常值。(4)用氨水代替 液,会使测得的数值偏小,因为2O 是弱电解质,电离时需吸收热量。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