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市场管理情况统计分析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0691095 上传时间:2021-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市场管理情况统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8年市场管理情况统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8年市场管理情况统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8年市场管理情况统计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8年市场管理情况统计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市场管理情况统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市场管理情况统计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市场管理情况统计分析 2008年,菏泽市工商局市场管理工作围绕国家工商总局、省局工作要求,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严管厚爱”理念和市局党组“六个五”工作思路,以加强市场监管能力和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心,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树立创新、求实的市场监管理念,积极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各项市场管理工作,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为我市经济发展营造了“诚信、健康、规范、安全”的市场环境。截止今年年底,我市共查处商品交易市场违法违章案件681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80件,比去年同期增加35.93%,罚没金额204.0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4.72%,其中简易程序案件293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6

2、1.73%。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商品交易市场违法违章案件查处数量增加,主要是全市系统2008年重点抓了如下工作: 一、突出抓重点亮点,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为提升我市市场监管水平,市局市场科在分管局长的领导下,调整工作思路,突出抓重点亮点。一是围绕“市场助农”,积极培育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引导或建议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全年升级改造市场5处。二是重点解决市场外溢、影响交通问题。3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在专项整治中,市局市场科及时制定整治实施方案并迅速下发,落实了到所、到组、到人的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并分别对沿国道、省道十几处市场进行了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和督促改进。全

3、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迁移影响交通市场2处。整治外溢市场23处。三是实施“一二一一”工程,即:每县(区)创建一处省级规范化文明市场,两处市级规范化文明市场,挂牌整治一处问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工商形象的“老大难”市场,创建一处农村样本市场;四是继续做好市场的暗访检查工作,要逐步完善市场管理奖惩办法,确保市场管理工作长抓不懈。五是加强对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规范化文明市场创建活动。六是结合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地开展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市场商品质量管理制度和信用分类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优化交易环境,强化监管力度,努力提升全省商品交

4、易市场监管效能,切实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深入开展 “红盾护农行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确保农资市场健康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树立工商形象和执法权威的重要举措,更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上半年,市局市场科围绕“一巩固、二深入、三创新”的工作思路,印发菏泽市“2008红盾护农”行动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明确辖区农资商品质量监管责任制,对监管不到位、查处不力,发生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造成影响的,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县(区)局分别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相关科室

5、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在市局市场科的指导下重点抓了六项工作。一是职能责任制。 由市场科牵头,企业注册局负责规范农资经营主体,其他相关科室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抓好指导、协调、督促、抽查和案件的查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二是属地监管责任制。把农资市场监管的具体责任落实到基层工商所,工商所再把目标责任分解到组、到队、到人,层层落实责任制,横到边,竖到底,不留死角。三是推行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动态监管制度。在建立农资经营者信用档案的基础上,成立由市场管理、企业注册、消保、公平交易、商广、消协等机构参加的评审小组,结合市场巡查和信用记录情况,将辖区农资经营者分为ABCD四个信用等级,每季度进行一

6、次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好的,减少巡查周期;对失信的,予以处罚,并纳入重点监管。四是推广农资产品抽检制度。我局建立定点检测与抽检结合、定期检测与跟踪检测结合的质量监测体系,对进货渠道不可靠、产品质量信誉不高、消费者举报较多和巡查中发现问题的农资产品进行重点抽查,并将抽检结果向社会公布。今年以来,我市抽检化肥681个,不合格114个,合格率83.26%;抽检种子362个,不合格14个,合格率96.13%;抽检农药638个,不合格49个,合格率92.18%;抽检农机配件16个,合格率100%。并通过“红盾护农”新闻发布会、红盾信息网、报纸、电视等媒体发布消费警示、公布农资抽检结果2次。五是积极扶持农

7、资名优品牌开展连锁经营,实现农资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从源头堵住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六是开展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行为。制定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严厉查处九种农资违法违章行为。并紧扣农时,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地区、以批发市场为重点市场,根据不同季节确定不同农资产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了“打假劣保春耕”、“打假劣保三夏”大规模的行动。 三、开展限制生产使用塑料购物袋整治活动。市局市场科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通知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限制生产使用塑料购物袋整治活动。6月1日以来,全市立案查处违规使用塑料购物袋3起,没收违规塑料购物袋300公斤。四、继续强

8、化重要商品市场监管,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完善成品油备案制、统一抽检和信用管理制度。6月16日以菏工商市字200882号文件印发了菏泽市工商局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整治超范围经营、无照经营活动,规范市场主体,重点整治非法炼制的、无合法进口来源的、明令淘汰或停止销售的油品。在经营行为方面,重点整治下列行为:缺斤少两、掺杂使假欺诈消费者;兑制油品或添加化工原料;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或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对油品质量作虚假表示引人误解;违背消费者意愿搭售商品;将成品油销售给非法加油站及其他成品油经营企业;使用无质量证明的计量衡具,或擅自改动

9、油品计量衡具等。从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入手,集中、统一、高效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并对全市成品油市场监管情况进行罚没一次调研,制定和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坚持规范经营,把住源头,跟踪流向,强化监管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据统计,全年共查处成品油案件184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8.71%,罚没金额84.37万元。二是继续抓好粮食、棉花、蚕茧等重要商品的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经营主体资格审查把关,加大对粮食、棉花、蚕茧等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实行网格化监管。上半年开展一次陈化粮专项检查。五、全力推进我市农产品市场检测和准入工作。市局市场科根据工作分工,认真开展市场农

10、产品、食品的检测工作。止12月底,我们按照省局统一部署和市局工作计划,共开展定期检测2次,不定期检测三次。市局市场科于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对确定的三处定点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分别进行了检测。肉制品、海产品共抽检了三个品种,36个样品,总合格率为100%,未检出有害有毒物质超标现象,情况较好;蔬菜类共抽检八个品种,128个样品,总合格率为93.8%,不合格品8例,主要是市场上销售的韭菜农残含量超标。对检测出有毒有咳物质或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 ,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了消费警示,并及时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报告。此外,积极督促指导各县区局认真开展市场农产品检测,部署全市开展统一检测2次,抽检蔬菜14个品种39

11、08个样品;指导城区七个设检测室的商场、超市和批发市场开展入市农产品、食品的自检工作,并认真作好检测结果的汇总、分析,及时掌握市场农产品、食品的质量状况。目前,市场、超市开办单位自检、工商部门抽检、质检部门补充检验的三级食品安全网络已初步建成。此外,市局市场科还积极完成国家工商总局部署的农产品价格采样汇总工作,每周上报一次,并认真撰写价格分析。六、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为了认真贯彻和落实好市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件精神,一是彻底治理了段海农贸市场、丹阳菜市场、和平菜市场等十处市场市场外溢及占道经营。二是对康庄路、中华西路等八处市场进行了规范管理并进行了划线。三是对南关菜市场、西关桥菜市场等五处市场进行了通报批评并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单。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悬挂宣传条幅96条、宣传材料3000份。五是对城区瓜果商贩进行了清理并结合执法局规划了瓜果销售经营摊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