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合同的订立纠纷案例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70688190 上传时间:2021-03-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合同的订立纠纷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选]合同的订立纠纷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选]合同的订立纠纷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选]合同的订立纠纷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选]合同的订立纠纷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合同的订立纠纷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合同的订立纠纷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合同的订立纠纷案例 姓名:周维班级:计网0933 学号:0925053320日期:2011-6-26标准主题法律法规分析字数案例行业分析要求符合适用清晰足够完整合适正确比例1520201015515评分 劳动合同订立纠纷内容摘要 这是一起关于劳动合同纠纷的事件,原告:李某某于1979年在宜昌龙泉建材总公司(以下简称龙泉建材公司)参加工作,后来发生了事故,于1990年1月2日签订一份协议书,约定被告一次性给付原告伤残补助费、养老保险金、假肢费共计7000元等。协议订立后,双方均按协议履行了义务。嗣后至1995年6月,原告与被告无任何往来,2003年10月10日,原告向宜昌市夷陵区劳动仲裁委员会

2、申请仲裁,请求补发和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报销补交养老保险金,支付医疗保险费、假肢费,由于证据已定,被法院驳回了诉讼请求。案情 原告:李某某 被告:湖北宜昌龙泉建材总公司 原告李某某于1979年在宜昌龙泉建材总公司(以下简称龙泉建材公司)参加工作,为该公司砖厂成型车间操作工。1981年8月31日在工作中其右臂被制砖主机绞断,伤愈后被安排在单位从事收发工作。1989年11月5日,李某某向被告递交了一份申请书,要求被告给予一次性补偿伤残费用后与其脱离关系。被告经向原宜昌县龙泉镇经委请示同意后,召开会议同意了原告的申请,双方于1990年1月2日签订一份协议书,约定被告一次性给付原告伤残补助费、养老保险

3、金、假肢费共计7000元,并照顾其一台价值660元的黑白电视机后,原告交清所经管的物资、帐目,搬离砖瓦厂,“双方再不存在任何经济关系”,“再无任何遗留问题”。协议订立后,双方均按协议履行了义务。嗣后至1995年6月,原告与被告无任何往来。1995年7月1日,原告向被告提出申请对其工伤致残进行鉴定,被告如实对原告的工伤填写了企业职工因工负伤认定审批表、企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鉴定表,并由原宜昌县龙泉镇经委签署意见盖章后报送原宜昌县劳动局对其进行认定。同年10月20日,县劳动局以宜县劳199547号文件认定原告为五级伤残职工,其伤残待遇的发放,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县社会保险机构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

4、由职工所在企业支付,其待遇从1995年11月1日起执行。原告被认定为五级伤残后,其待遇未落实,也未向有关部门反映与申请仲裁。2002年9月,原告在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补办了养老保险手续,并于2003年7月1日两次缴纳了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的养老保险金13982.40元,劳动保障业务代理费1400元。2003年10月10日,原告向宜昌市夷陵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补发和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报销补交养老保险金,支付医疗保险费、假肢费。夷陵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经审理,于同年11月27日作出2003夷劳仲裁字第34号仲裁裁决书,认为双方于1990年1月2日订立的协议书系原告自愿辞职,已

5、明确约定双方不再存在劳动关系,驳回了李某某的仲裁请求。原告李某某对仲裁裁决不服,于2003年12月17日向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1990年,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协议,被告同意其退出工作岗位,原告是退职行为,因此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错误的。现要求判令被告按每月432元的标准发放伤残抚恤金,补发1990年至判决之日每月254元伤残补助费,报销原告已缴纳的养老保险金15382.40元及交纳以后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费5028元及假肢费。 被告龙泉建材公司辩称:(1)依照国务院1978年6月2日颁布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1981年颁布的关于严格执行工人退休、退职暂行

6、办法的通知,原告不具备退职条件不得退职,而原告要求辞职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1989年11月5日,原告向被告提出申请,要求一次性给付伤残补偿费,于1990年1月2日双方订立协议。被告一次性给付补偿后,“与厂方脱离关系”,“再无任何遗留”。从程序和内容看,双方从事实上已解除劳动关系。(2)双方订立协议解除劳动关系后,原告已将劳动关系档案转移至小溪塔劳动管理站,自行交纳了从1995年以来的养老保险,也说明双方已不存在劳动关系。(3)宜昌县劳动局关于企业因工致残职工的级别、护理程度及有关待遇的通知文件,不能成为确认双方具有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原告当时要求办理伤残证,是为从事个体经营可享受

7、国家有关优惠政策,企业和主管部门才同意填报审批表和盖章。被告始终未收到该文件,且原告1995年收到该文件后,也未向被告要求给付有关费用,直到8年后方要求给付,提出仲裁和起诉,远已超过仲裁和诉讼时效,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判 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经审理确认上述事实,并对双方提交的证据无争议的依法予以采信。对有争议的证据,该院认为:1、原告对被告提交的申请书提出不是本人所写的问题。该院认为,原告为解决其离厂后的伤残补助等问题,向其递交了一份申请书的客观事实存在,双方所签订的协议书的内容记载与申请书的意思表达一致,可以佐证,该申请书的内容是原告当时真实意思的表示。2、被告提出的付义华证

8、言的真实性问题。经庭审调查质证,一是付义华在李某某离厂时即为管理人员,1990年至1999年任厂长,其间原告向其主张权利,付义华有权力和能力解决而未解决;二是付义华对原告的主张应向厂方其他管理人员通报或提出讨论研究;三是付义华在任时未予通报研究,在离任时应作遗留问题移交下任管理人员,现无任何证据证实付义华接受过原告的主张或向其他管理人员通报、移交,系一孤证,且付义华双未出庭作证质证,故对被告提出的异议本院予以采信。 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根据上述事实和证据认为:原、被告双方争议的焦点为:1、双方1990年1月2日订立的协议书是退职还是辞职,双方是否还具有劳动关系;2、原告向被告主张上述权利,是否

9、超过诉讼时效。该院对上述争议焦点评判如下:焦点1:原告向被告递交申请书,要求一次性解决伤残补助费,被告经请示同意后,双方协商一致订立协议书。从订立协议书后原告申请工伤认定的行为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看,其原告申请与订立协议的主观心态为辞职行为,双方通过协商一致,解除了劳动关系。故原告要求被告履行交纳解除劳动关系后的养老保险费的义务,无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焦点2:原、被告在1990年1月2日就解除劳动关系后的经济补偿、伤残补助等已达成一致意见,并已履行完毕。而且即使原告主张1995年7月要求认定工伤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工伤待遇的理由成立,但其在收到该认定并办理了伤残证后,未找有关部门申请解决或申请仲裁

10、,依照劳动法规定发生争议60日内应申请仲裁,其现在主张已超过仲裁时效,本院也难以支持。本院认为被告的辩解理由成立。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之规定,于2004年3月2日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李某某的诉讼请求。 评析 从本案来看,当事人之间争议的焦点主要是1990年1月2日双方订立的协议书是退职还是辞职,双方是否解除了劳动合同,是否还具有劳动关系;原告向被告主张上述权利,是否超过诉讼时效,这都是解决本案纠纷的关键。 1、关于双方是否还具有劳动关系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理解退职与辞职的概念。所谓退职,是指本人自愿,或因丧失工作

11、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而办理离职手续享受相应待遇的人员。所谓辞职,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愿要求免去现任职务的行为。本案中,原告李某某为解决其离厂后的伤残补助等问题,向被告龙泉建材公司递交了一份申请书,要求一次性解决伤残补助费,被告经请示同意后,双方所签订的协议书的内容记载与申请书的意思表达一致,该申请书的内容是原告当时真实意思的表示。从订立协议书后原告申请工伤认定的行为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看,其原告申请与订立协议的主观心态为辞职行为, 其次,要准确把握解除劳动合同的特征。依照我国劳动法以及相关法规的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从立法来看,并未规定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12、应具备何种条件,只要双方当事人依法达成协议,便可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从实践来看,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具有以下特点:()双方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解除合同请求权。()必须经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而达成协议,才可解除合同,任何一方不能强加自己的意志于对方当事人。()协议解除不受约定终止合同条件的约束。()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年发给相当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个月,工作时间不满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属于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

13、位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即迟延给付的?除发给经济补偿外,还须按经济补偿金数额的支付额外经济补偿。 1990年1月2日,原、被告双方根据相关规定签订一份协议书,约定被告一次性给付原告伤残补助费、养老保险金、假肢费共计7000元,并照顾其一台价值660元的黑白电视机后,原告交清所经管的物资、帐目,搬离砖瓦厂,“双方再不存在任何经济关系”,“再无任何遗留问题”。协议订立后,双方劳动关系解除符合协议解除合同的特征。本案中,原告李某某与被告龙泉建材公司双方签订了协议书,系双方真实意思之表示,且协议之内容不违反劳动法之规定,应当认定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依该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龙泉建材公司并

14、非单方解除与李某某的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不应支付双重经济补偿。 再次,要正确理解经济补偿金适用范围。按照劳动法及相关规定,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三种,即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即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给劳动者经济上的补助费用。按照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号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所作解释:“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合同解除时,企业按照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号)规定,支付给职工一定数额的补偿金。根据上述规定,经济补偿金主要运用于下列范围:非过失性辞退的经济补偿;经济性裁员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 与此同时,我国劳动法第二十八条对应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也作了较明确界定:一是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二是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包括三种情况:()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三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如果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