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4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0685848 上传时间:2021-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4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是搭石?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

2、石。过渡: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让我们睁大眼睛发现美、一起来欣赏美,感受美。下面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使我们感受到美的句子二、品读2-4自然段,想象画面体会美 1 、学生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 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美丽画面。 2、师: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3、生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从朗读中感悟美。(随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心灵美,过渡语略)(一)句子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

3、肯离去。(1)师:这句话描写了什么人来走搭石?生:上了点年岁的人。师:即生:老人。(2)师:当她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时,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生答(3)指名读同桌互读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吧!师:从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师总结为助人(板书:助人)这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师:调整搭石,让我们看到家乡老人的善良、纯朴、勤劳、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这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就像一排排搭石。过渡: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美?(二)句子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师

4、:指名朗读。刚才是上了点年岁的人来走搭石,现在是(一行人来走搭石)一行人走搭石有人抢路吗?(没有)动作是怎样的?(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2)理解“协调有序”。A、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生谈)B、师(引述):作者写得如此生动,使我们如同身临其境,现在让我们走到那一行人当中去吧。师: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我(生:抬起脚来),你呢(生:紧跟上去);你(生:抬起脚来),他(生:紧跟上去);我们(生:抬起脚来),你们(生:紧跟上去)这就是(生:协调有序)C、这一切没有人指挥,但分明有什么在指挥着他们,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体会得好。这协调有

5、序的动作美我们可以称为和谐美(板书:和谐)这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3)、这个画面,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美?生:我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师:“绰”是生字,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绰: 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师:不错。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生描述)感情读这两个词语。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

6、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4)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师:这样协调有序的画面,真是让我们久久沉醉,请大家闭上眼睛(播放音乐,范读),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那么两个人面对面走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用文中的句子来说。抽生读句子(三)句子3: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1)师: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有抢着过吗?(没有)那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生自由发言。这样的举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师概括为:谦让美(板

7、书:谦让美)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这平常的小事却感动了我们。你会怎么去读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这样让我们感动的事,在作者的家乡随处可见,看来在那里“谦让”已成为一种习惯,这看不见的美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过渡:那么如果老人和年轻人一起来过搭石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指名汇报(四)句子4: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本来就应该)换个词语说就是“应该、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读一读。想一想,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板书:敬老美过度:山里的人敬老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就像

8、一排排搭石。三、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从 “任人走,任人踏”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什么呢?(默默无闻、无私奉献)(2)这不仅是搭石所拥有的品质,还是乡亲们美好的品质。小结:其实乡亲们的美好情感还有很多(板书:)四、总结过渡:在农村山野溪流中,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块,一次次理所当然的搭石,是那么平常,但作者却不熟视无睹,而是用笔从心中流出这么一篇朴实无华的滋润心田的文章,不仅是因为作者仔细观察生活,而更主要是捕捉生活中平凡而精彩的美的事物。刘章说:生活是泥,我是树,生活是水,我是鱼。从平凡的搭石中发现了助人美、和谐美、谦让美和敬老美,罗丹说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我们生活

9、中也有很多这样平凡的事物,到处都存在着美,大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现了美,请大家记住美在身边,美在大家身上,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美的焦点。老师也找到了美,请看: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妈妈千万次的唠叨。美就在身边,美就是校园中伸手捡纸的弯腰。美就在身边你现在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请你带上一双慧眼去找一找,并用笔记录下来。板书设计: 搭 石 助人美 和谐美 谦让美 敬老美。, 家乡的一道风景反思:搭石这篇课文结构清晰,课文重点描写了家乡人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同时反映出家乡人的助人 、和谐 、 谦让、 敬老等美好品质。执教了这节课后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首先,我基本上能用准确、凝练、简洁

10、的语言,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好奇,从而也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学生对文本是怎么理解的,是他们自己体验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告诉和琐碎的追问。因此,我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简单,只是用引领的方式提出了一个整合性问题“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这和传统的做法不一样,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老师提出几个具体的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教师解读替代了学生的解读,学生是教师的附庸,那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学生也不可能真正的走进文本。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读出来。 其次,朱熹认为,读书须要“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在“一行人走搭石”的板块教学中,我紧扣文

11、本语言,引导反复诵读,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欣赏一行人走搭石的协调美。学生缺少走搭石的经历时,我采用引读、对读、表演读、变成诗歌的形式读读等多种方式的诵读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协调有序”,切身体会到“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的节奏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处理好 “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等重点词语,它们是文章的关键语句,这些词语也是最能体现人性美的点睛之笔, 必须要做到“咬文嚼字”,不仅要理解字面的含义,还要透过字面理解引申义,以及把这个词放在整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去体验,并且还要注意用好这个词。理解、积累、体验、运用是语文词语教学的基本要义。我在此环节的处理时没有停留在词语教学的表面,而是做到了通过抓住关键词,让学生体验到人性的真、善、美,把词语教学和生活感受密切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仿佛置身与诗情画意的美景中。第三、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本节课的末尾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美,感悟美。让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不过我在教学本课时,开课时的思路感觉教师牵引学生的过多,后半节较为清晰,这就说明我缺乏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灵活性。在以后的教育事业中还需多锤炼、多反思争取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