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70676892 上传时间:2021-03-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1.“国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进行封驳审议。”对于材料中所涉及制度的说法最为准确的是A. 秦朝开创B. 唐朝设置三省六部制C. 汉朝设置中朝D. 解决了经济的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进行封驳审议”,可知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开创的,排除A;唐朝沿用三省六部制,故选B;材料与中外朝制度无关,排除 C;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不可能解决经济的矛盾,排除D。2.西汉初年设置郡国并行制的目的是A. 巩固地方分权B. 巩固中央集权维护自身统治C. 继承秦朝制度D. 选拔

2、人才【答案】B【解析】【详解】地方分权不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排除A;西汉初年设置郡国并行制的目的是把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起来,巩固中央集权维护自身统治,故选B;郡国并行制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但不是目的所在,排除C;郡国并行制是地方管理制度,而非选官制度,排除D。3.“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可知是科举制的选官特征,科举制是指通过考试选拔官吏,D项正确。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

3、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与材料不符,排除A。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与材料不符,排除B。九品中正制强调家世门第,与材料不符,排除C。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B. 科举制C. 建立行省制D. 统一度量衡、货币【答案】A【解析】【详解】秦朝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初步奠定我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A;科举制始于隋唐,排除B;元朝建立行省制,排除C;统一度量衡、货币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与题意无关,排除D。5.伯利克

4、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中说:“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全体公民”是指哪些人A. 所有的成年公民B. 成年男性公民C. 外邦人D. 奴隶【答案】B【解析】【详解】“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说明的是公民享有政治权力,雅典享受公民的资格是本邦成年男性公民,故B项正确;并不是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有政治权力,外邦人、妇女和奴隶被排除在民主政治外,故A、C和D项错误。【点睛】古希腊公民: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

5、公民团体。6.罗马法的开端是A. 十二铜表法B. 罗马法C. 秦法D. 查士丁尼法典【答案】A【解析】【详解】十二铜表法成为罗马法的开端,是因为它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故选A;罗马法是古罗马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统称,排除B;秦法是我国秦朝的法律,排除C;公元526年2月13日,查士丁尼大帝颁布一项敕令,其汇编就是查士丁尼法典,排除D。7.“国王不能为非”是近代英国著名的宪法原则之一,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英国这一惯例确立的政体是A. 共和政体B. 民主共和制C. 君主立宪制D. 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详解

6、】表面上看,“国王不能为非”是为国王的行为解脱责任,实质上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选C;因为英国保留国王,所以不属于共和政体或民主共和制,排除AB;由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所以英国国王不能君主专制,排除D。8.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A. 司法主权B. 贸易主权C. 关税自主权D. 外交主权【答案】A【解析】“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指的是租界,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主要是指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9.马克思主

7、义诞生的标志是A. 共同纲领B. 权利法案C.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D. 共产党宣言【答案】D【解析】【详解】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其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选D;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排除A;权利法案奠定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排除B;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排除C。10.钱穆先生曾提出了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A. 定都天京B. 天朝田亩制度C. 发动金田起义D. 资政新篇【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

8、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故B正确;定都天京、发动金田起义没有涉及“均田制度”,排除AC;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法案,没有涉及均田制度,排除D。11.小说家包天笑在晚年追叙说:“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他叙述的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签订了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详解】“割去了台湾之后”说明该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台湾。结合所学,南京条约割让

9、香港岛与英国,排除A;北京条约割让新界与英国,排除B;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故选C;辛丑条约不涉及割地内容,排除D。12.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重大事件之一,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 空想社会主义B. 三民主义C. 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排除A;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故选B;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以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排除CD。13.1919年5月4日北京某机关接到法国巴黎和会上传来的消息:日本代表,观似拒绝就二十一条问题探讨,北京学生走上街头。该材料说明的是A. 五四运动B. 七七事变C. 淞

10、沪会战D. 九一八事变【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1919年5月4日”“法国巴黎和会上传来的消息北京学生走上街头”,可知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选A;七七事变和淞沪会战均发生在1937年,时间不符合,排除;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时间不符合,排除D。14.“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由此判断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A. 建立君主立宪制B. 推动了冷战的发生C.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答案】C【解析】【详解】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C;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政体,排除A;十月革命与冷战无关,排

11、除B;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所以十月革命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无关,排除D。15.“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个城市应该是A. 南昌B. 广州C. 上海D. 台湾【答案】A【解析】【详解】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故排除BCD,选A。16.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 B. C. D. 【答案

12、】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创作于1935年10月清平乐六盘山,指的是红军长征;是指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出自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指的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出自毛泽东的西江月,创作于1950年10月,反映新中国成立,出自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故正确的顺序是,故排除ABD,选C。17.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说法正确的是A. 周恩来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B. “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C. “两制”是指两种经济制度D. “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问题的解决【答案】B【解析】【详解】“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排除A;“一国两制”构想

13、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故选B;“两制”指的是社会制度,而不仅仅是经济制度,排除C;“一国两制”就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出来的,排除D。18.1997年,中国成功收回了香港的主权。对此,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日益强大的中国驱散了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道残阳。”你对这个评论的看法A. 香港回归标志着台湾的回归B. 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C.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D. 英国依然是世界上一流的殖民帝国和政治大国【答案】B【解析】【详解】香港问题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问题,两者不是一回事,不能说香港回归标志着台湾的回归,排除A;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

14、国力的提高,故选B;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而港澳台适用成立特别行政区,排除C;由材料“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道残阳”反映英国不再是世界上一流的殖民帝国和政治大国,排除D.19.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多少年?A. 40年B. 70年C. 50年D. 60年【答案】A【解析】【详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到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了40周年,故排除BCD,选A。20. 年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的一年,在联合国第26届联大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合法席位的议题。A. 1971B. 1970C.

15、 1919D. 1923【答案】A【解析】【详解】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是于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故排除BCD,选A。21.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A. 相同的心理素质B. 共同的文化传统C. 相同的经济基础D. 共同的故乡【答案】B【解析】【详解】两岸人民同是炎黄子孙,血脉相连,题目的四个选项是形成民族的四个主要共同点,根据题干中的描述,京剧是我国文化的一个方面,两人都唱了京剧,表明有相同的文化传统,故选B。材料无关共同的心理素质,排除A;材料无关共同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