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057146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4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设计课题 第一课草原 授课日期课型 自主探究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学习内容 生字、新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目标1、我会认“渲、勒” 等 4 个生字,会写“ 襟、貌、渲”等 14 个生字。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2 自然段。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课前准备 老师熟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学 习 过 程一、导入示标。1、谁见过草原?(板书课题草原)请谈谈你对草原的了解。2、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3、出示学习目标( 同

2、上 ) 。二、自主学习(根据导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 “勾勒” “渲染” “翠色欲流” “境界”等词语。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合作交流。(由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解决个人疑难。如:勾勒的意思。 )四、展示。1、生字可以采用口头展示或板书展示的方式;第四小题板书较好。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及时点拨。五、检测。- 2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无边的( ) 迂回的( ) 静寂的( ) ( )的空气 ( )绿毯

3、 ( )的歌声 2、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 美,赞美了草原人民 美。六、总结。通过对草原的初步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请谈一谈。板书设计1、草原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景美 人美教师自我评价- 3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设计课题 第一课草原 授课日期课型 自主探究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学习内容 表达方法,景美人更美,蒙汉情深。学习目标1、 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重点难点 1、感

4、受人美、景更美。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课前准备 学生充分熟读课文学 习 过 程一、导入示标。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适时板书: 景色优美 情谊深厚2、示标(内容同上)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读 1、2 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1、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空气( )、天空( )、草原( )。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默读 25 自然段: 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

5、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 、激情相见、 、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批注自己的感受)默读全文,升华情感。 1、 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2、 2、面对这景美、人更美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夕阳西下,就要分别。3、 如果此时你就是蒙古族同胞,你想说:“ 。 4、- 4 -5、6、 如果你是汉族兄弟,你想说:“ 。三、组内合作交流。(组内解决疑难)四、展示。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展示,还可根据情况加入动作。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点拨讲解。五、检测。1、选择你读得最棒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句子展示给大家听。2、试着背诵第 1、2 自然段。3

6、、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列个简要提纲。 六、总结。我的收获是: 。板书设计1、草原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师自我评价- 5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设计课题 第二课丝绸之路 授课日期课型 自主学习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学习内容 第 2 课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会认识 9 个生字,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3、会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 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中国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课前

7、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学 习 过 程一、导入示标。1、交流课前收集的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 (板书课题)2、读读课题,你还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3、示标。 (同上)二、自主学习。1、理解下列词语: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2、熟读课文,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3、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句话的含义是(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伟大的路?4、丝绸之路因何而得名?三、合作展示。学生展示、点评,老师适时点拨。四、检测。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崇( )( )岭 ( )(

8、 )如生 五彩( )( )不计( )( ) 丰富( )( ) 美轮( )( )- 6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1)巨型石雕矗立在 ,这里是汉代古都 ,也是丝绸之路 的起点。(2)用“ ”画出句子中有关联想的内容。(3)这句话与课文的尾句“ ”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五、总结。我的收获是: 。板书设计2、丝绸之路交流之路 商贸之路 友谊之路 教师自我评价- 7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设计课题 第三课白杨 授课日期课型 自主探究学习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学习内容 第 3 课白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9、学会本课 6 个生字,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白杨和有关西部边疆的资料,预习课文。学 习 过 程一、导入示标。1、在祖国在祖国 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茫茫的戈壁滩,看看戈壁滩上生长着的白杨。 (板书课题)2、示标。 (同上)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把生字新词标出。2、找出课文中 的三个问句, 读一读,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3、课后思考题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题。三、合作交流。主要是由组长组织组内学生交流:导学提纲中的第

10、三题。四、展示。1、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回答并适时做好点评。2、老师:点拨白杨三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五、检测。试着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句话。- 8 -六、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白杨有了哪些认识呢?请谈一谈。板书设计3、白杨高大挺秀 繁茂 生命力强教师自我评价- 9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设计课题 第三课白杨 授课日期课型 探究学习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学习内容 第三课白杨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2、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3、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

11、点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前准备 老师熟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学 习 过 程一、导入示标。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白杨树。2、今天继续学习白杨 。 (板书课题)3、示标。 (同上)二、导纲自学。1、反复阅读爸爸说的话,讨论爸爸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2、爸爸在孩子们面前借白杨树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有何目的?3、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请你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三、组内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各抒己见,探讨疑难。四、展示。学生畅所欲言,展示自己从文中体会到的内容,老师抓住时机进行点拨。

12、五、达标检测。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课后小练笔)- 10 -六、总结收获。学生激情谈论本节课的收获,老师可以适时升华课文中心,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板书设计3、白杨借物喻人边疆建设者教师自我评价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坚强不屈 无私奉献- 11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设计课题 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授课日期课型 自学课文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学习内容 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凿” “巍”等 14 个生字。2、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

13、怎样克服的。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重点难点 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的满腔热情;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收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学 习 过 程一、导入示标。1、认识本课“凿” “巍”等 14 个生字。2、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样克服的。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二、独立学习。1、会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妖娆 狰狞逞凶 巍峨 始料不及 杯水车薪2、本文记叙了在( ),( ), ( ),( )的情况下, 西部建设者们以( )和( )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 ,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 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 )贯通的经过。3、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4、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困难有三点:一是( ),二是( ),三是( )从中可以看出建设者具有怎样的精神?三、展示探究。在展示独立学习成果之时,要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学会点评;老师把握时机,给学生打气,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自己的能力;使问题在争论中得到理解、消化。- 12 -四、检测。1、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