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051659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科学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科学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科学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科学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科学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曹南燕教授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导今天讲的是科学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和科学研究有关系,诸位都是博士生,以后可能具体的岗位不一样但是应该都从事一些科学研究。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和诸位应该是有直接的关系。首先有两种观点,大家看看你比较倾向哪一种。一种是认为科学在本质上是进步的,有益于全人类,科学是探索真理,科学家的责任是做好本职工作,科研成果越多科学家对社会的贡献越大,至于有人用这些科学成果来危害社会危害别人这个是和科学家本人没有关系的,科学家负不了这个责任。这是一种观点。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跟刚才的观点基本是完全对立的,认为科学知识可能是好的,给社会带来好处,也

2、可能带来潜在的危险,所以科学家在道义上是有责任去避免科学知识去危害社会。比如说历史上就有一些科学家,象达芬奇,他就很害怕把知识暴露出来,所以他写的笔记一般人都看不出来的,为什么呢?他觉得如果他的知识被坏人弄去了会破坏这个破坏那个,他有责任把这些知识保护起来不让别人看。这是两种不同的观点。上次我们做过一个小调查,从我收上来的答卷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科学知识、科学理论是中立的,当然也有人认为技术是的,也有人认为技术不是的。大家都认为科学家还是有责任的。当然这个答案是对还是不对,要看你站在那个角度去看。问题是怎么去分析。什么叫价值中立?更确切一点说就是科学理论有没有渗透人类的价值观念,科学的理论比如物

3、理学也好,化学也好,生物学也好是不是渗透着人类的价值观念在里面?因为涉及的伦理问题很多,我今天围绕三个问题来讲,一个是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一个是科技活动的一些基本伦理原则,第三讲一讲伦理约束机制,也就是在现代社会从事科学研究是不是仅仅靠自律就可以了?首先讲一下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当然所谓共同体也是一个社会学的行话,科学共同体可以说科学家作为生产知识的共同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他们是生产知识的,而且是确凿无误的、有独创性的知识才被成为科学知识。如果生产了其他的比如迷信的、不可信的就不算是科学知识。所以科学共同体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生产确凿无误的独创的知识。当然实际上人们对这个知识还是有一定

4、的限定,对社会是有用处的,如果把科学共同体看作一个系统的话,它是生产知识的而且它们的组织目标是生产对社会有益的知识。从科学社会学这个角度看科学家这个角色不是从古代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社会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社会价值认同了这种取向了以后才形成了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群体。实际上科学家这个词是 19 世纪才出现的。我要解释一下的是科学家在中国的用法比较狭义,好像有了一定成就的才叫科学家,比方说在学校里,有一定成就的才叫科学工作者,或者科学从业人员。其实在国外 Scietist 是指以科学为职业的人,不一定是特别大的成就的人。我后面讲科学家实际上是指科学工作者。这个职业的出现实际上是社会的

5、价值观念起了变化了,科学的两大核心,一个是要有逻辑,一个是要有经验,用逻辑和实验为手段的才称为科学,如果用其他方法比如用思辨、其他手段来探索知识的不能叫做科学,甚至有的属于宗教活动或其他活动。我们要讨论的是从事科学的这些人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美国有个非常有名的科学社会学家叫默顿,他是今年(2003 年)2 月份刚去世的,由他开始创立了科学社会学。他提出了科学家的行为规范或者说是科学的精神气质这个问题,简单的讲就是 4 条。为什么是 4 条呢?如果从科学的社会运行看,科学以什么样的规范运行才能够发挥科学的最大作用,科学家能够生产最可靠的知识。他认为就必须建立这么 4 条规范。一个是普遍主义

6、,有时候也叫普遍性。也就是相信科学真理在一定的领域是由普遍性的,科学真理是由普遍性的,而且评判一个论文有没有价值只是根据这个论文本2身,而不能根据出身怎么样,是哪个国家,哪个种族的人,政治信仰怎么样,他认为不能根据这些科学家的其他性质影响到科学的评判。这就是普遍性。另外他还提到公有主义,也就是科学发现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合作的产物,科学的成果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整个社会的。当然这么提的话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知识产权的问题,实际上关于默顿的这个提法也是有很多争论的。第 3 条是 Disinterests 一般翻译成无私利性,在默顿看来科学家从事科学工作就应该为科学而科学,不要去考虑别人的,甚至于到了现

7、在科学已经职业化了,在文化上对科学的探索主要也是对科学真理的探索,仅仅在次要意义上才是谋生的手段。应该说科学家以科学为职业,既然是职业嘛,就是吃饭的手段了,但是他认为还是应该为科学而科学。我觉得应该翻译成祛利性,无私利实际上是指的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或者说是游戏规则。科学家在从事科学工作的时候是追求利益的还是不追求私利的是有争论的,我认为还是追求私利的,科学家可以追求利益,而且在现代社会科学要应用于社会的话肯定是与利益相关的,科学家不能仅仅生产出知识就行了,还要考虑知识应用的后果,必然是要考虑利益的。关键是科学家不能因为利益而影响到认识的、科学的客观性。什么意思呢?人的所有活动都是追

8、求利益的,但是这个利益又会影响到人们认识的正确还是错误,甚至可以这么说利益常常导致人们认识的偏见或者盲目,后面会举一些这样的问题的例子。关键是在制度层面强调的是逻辑强调的是经验,也就是以实验证据和逻辑一致性为先决条件,来排除由于个人的利益而导致的偏见,使得知识从个人的,不可信的知识成为公共的值得信赖的知识。所以我说得祛利是这样一个意思,不是说,你干的时候的动机怎么样,而是要考虑制度层面的筛选,把利益因素带来的不利因素去掉。那有的人会问,利益有没有好处呀?也就是说科学家在工作的时候是不是一定不考虑利益呀?真的说一定不考虑利益?我觉得利益不一定肯定是坏的,如果肯定是坏的,咱们就不要给大家发工资了,

9、也不要任何奖金什么的,科学政策的根据就是科学还是可以让人很好的工作的,这才实行科技政策说要提高这个,提高那个。但是关键是不能盲目的去追求利益让知识是错的,不客观的,甚至是带有偏见的。这是第三。第四他还提出来有条理的怀疑,有条理的怀疑就是说决不是不加分析的,去盲目的不加批判的接受一切。换句话来说就是任何一个科学家在搞科学研究的时候有责任去评价别人的工作成果,也要允许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工作成果。也就是说每个人拿出来的东西都要经受实验的检验,经验的检验,还要经受逻辑的检验,所谓逻辑的检验就是要与其他的理论相容,当然它自身首先要自洽。如果坚持这 4 条,从制度层面就可以比较可靠的保证共同体生产出来的知识

10、是比较可靠的。后来就有人把这4 条规范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联起来叫做 CUDOS 或者 UCDOS。当然后来有人说这几条在大科学时代有些问题。比如科学是不是公有的,我们今天的知识产权,普遍性的问题,追不追求利益的问题都有很多争论。几天我们不可能去讨论这些很细的争论。但是我想接着往下讲有一个问题,这 4 条是 1942 年提出来的,后来到了 50 年代的时候,他在论文中又提出来需要有独创性,或者翻译成原创性也行。也就是说保证知识不是重复的,科学生产是有原创性的。后来呢,又有其他人又补充了一些,说应该坚持客观性,应该坚持诚信,科学坚持的是理性精神,没有偏见的,或者是应该尊重事实,不弄虚作假,还有谦虚,

11、要协作,团队精神等等,后来人们就补充了很多。这些应该说是科学共同体或者科学家应该遵守的,换句话说如果遵守了这样一些规范的话,科学生产就可以有效的有序的进行,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就要破坏这个知识生产系统。但是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刚才的这些规范是不是完备?应该说它能够保证科学系统内部正常的运行,或者说为了保证它实现的目标是扩充正确无误的不重复的知识,这个是能够保证的,但是是不是完备?是不是这些就够了?当然不断的有人在补充,补充来补充去,我觉得只是强调了生产知识,实际上就是还有很大的一块在这套系统里面没有讨论到,也就是把科学放在社会的大系统里面来讨论,可以规定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如果我们更扩3大一些看

12、,在社会里的科学家应该怎么样呢?恐怕就是除了本身的价值以外呢,还要看它实现的社会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增长知识只是科学系统本身的一个目标,从社会这个角度来看应该是为全人类服务,在现代社会里面,每个科学家有他的国家,为国家利益服务,实际上是从科学的社会功能这个角度来看。所以作为一个科学家就不应该为科学而科学,科学的应用应该说是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做任何的科研活动恐怕有这样一些问题。这个是有所区别的,是为科学而科学还是为国家利益而科学。比如咱们现在从小就说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学习,这实际上是后面的问题,而不是纯粹的为科学而科学,而是考虑到一个社会功能的问题。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在二战以后

13、人们讨论的越来越多,在二战以前人们比较强调的是为科学而科学,象默顿呀,韦伯呀这些人他们都是强调科学的价值中立,强调科学家不考虑社会的后果。这个问题上次邱老师(邱仁宗) 也谈过,比如说二战以后原子弹的爆炸,纽伦堡审判。二战中有一些人体实验,还有生态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以后科学家越来越多的讨论社会责任的问题。比如我这里有一个关于日本 731 部队的去年披露出来的一些新的资料。731 部队作人体的冻伤实验。当时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是因为在 1939 年的时候日本打到齐齐哈尔的时候 2000 多人都冻伤了,后来日本就组织了一批人来专门做那个冻伤实验。怎么做的呢?就是利用抓的一些中国的平民百姓,完

14、了就关到集中营里去做。非常残忍的实验。这些资料现在发现了,一批一批的都找出来了。这个邱老师也谈到过。这个实验涉及到的就是人体实验怎么做的问题。所以后面有一个纽伦堡法典。另外我还举一个例子,可能大家也都听说过。德国有一个犹太科学家,叫哈伯。现在我们知道农业里面现在需要合成氨,他就发明了氨的合成方法,后来又发明了氨的合成催化剂。对于后来工业化生产氮肥,基础就是靠他的工作。后来他的工作在 1918 年的时候得了诺贝尔奖。这个人是极端的爱国主义者,虽然他是个犹太人但是他非常的爱国。二战前,他一个是在大学里面教化学,后来又到化学研究所当所长,柏林大学的教授。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因为非常爱国嘛

15、,他承担了国家的研制任务。因为是学化学嘛,他就研制毒气。当时他觉得毒气进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可以很快的结束战争,缩短战争的时间,非常有效。所以他是主要负责人,研制毒气的主要负责人。后来根据哈伯的建议在 1915 年的时候德国就把氯气钢瓶放在了战场上,完了呢,象借东风一样,顺着风就吹。第一次实验非常的成功。4 月 22 号,德国发动进攻的时候 5 分钟放了180 吨的氯气,整个黄绿色的毒气顺着风就向英法阵地吹过去,英法军队就一片一片的倒下了,就跑了。最后很快就结束战争了。但是估计英法军队那次有 10000 多人中毒。这是军事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毒气,也可以说是现代化学战争的开始,实际上当时的

16、德国当局没想到这么有用,应该说他那个效率非常的高。但是使用毒气呢,欧洲人是一致反对。后来 1918 年他的化学诺贝尔奖的时候科学家都不干,就是抗议。他家里的妻子不让他干,他妻子就自杀了。科学家就觉得这种行为很不人道。实际上他自己是犹太人,整个欧洲抗议,他自己又怕被当作战犯,他就躲起来了。后来到了 1919 年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了,失败以后他还很爱国,还在研究,研究怎么从海水里面提取黄金,想为他的国家赔款弄点钱来赔款。一直到 1933 年希特勒上台,反犹太,把犹太人都抓起来了,他就不得不逃跑了。后来跑到英国去了,人家英国还不错,剑桥大学还让他到剑桥大学去教书了,在1934 年的时候一次车祸去世的。是这么个情况。咱们怎么来思考这个问题,做科学研究,应该思考一些其他的东西。在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联合起来,逐渐认识到科学家对自身研究者的职责是不是可以无限的去追求真理的权力去进行怀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是追求真理就可以做任何事情。换句话说,现在掌握科学的人在解决 日益重大的问题上所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多,因为你搞出来的成果可能说影响很大,在这个时候更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