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与孙双金老师引人深思的对话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051493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建刚与孙双金老师引人深思的对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建刚与孙双金老师引人深思的对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建刚与孙双金老师引人深思的对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建刚与孙双金老师引人深思的对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建刚与孙双金老师引人深思的对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建刚与孙双金老师引人深思的对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建刚与孙双金老师引人深思的对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建刚与孙双金老师引人深思的对话 最近,无意浏览到管建刚老师的博客,读到他的一篇随记。平淡的笔触,记述了他和孙双金老师一次相处中针对目前的语文教学展开的交流、对话。读之,发人深思。故将随记摘录,以求共思。 管建刚,男,1973 年生。经过商,没赚到什么钱。没读什么书,却成了语文老师。1998 年起用心当老师,“十年磨一剑”,2008 年成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 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2005 年出版魔法作文营2006 年出版不做教书匠,2007 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2009 年出版一线教师,2010 年 4 月出版“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

2、作文教学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学故事。孙双金,男,1962 年出生,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江苏省小学语文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事迹收入江苏教育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录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精品录。1988 年获江苏省首届青年教师赛课第一名,1989 年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200 多篇文章,出版了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和中华名师丛书美丽课堂等专著。他自己形成了“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的教学风格。他自成一派的“情智教学”在全国广有影响,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近 500 场

3、。孙老师,你真了不起管建刚可能是性格的缘故,我极少当面称赞某个人,更极少当面用过于激烈的话,称赞某个人。即使称赞,我也放在心里。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对孙双金老师说:“孙老师,你真了不起。”完全是真心话,一点也没有拍孙老师马屁的意思。对他来说,也不稀罕我这样一个小子的马屁;对我来说,我又求什么呢。回到家,我把这个故事讲给老婆大人听,老婆大人有没有听进去,我不管,我只想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我又打开笔记本,写下了题目“孙老师,你真了不起”。那天晚上,我没有随主办方出去吃饭,孙老师也没有。我发短信给孙老师:“你住哪个房间。”孙老师回:“我住 206。”我正忙着为完成的文字,想赶完了,再过去。过了一

4、会儿,孙老师来短信:“你住哪间?”我怕孙老师来找,忙回:“我马上过来。”碰到一起,当然是聊语文。我聊我的作文,他聊他的阅读。我知道孙老师曾带领语文老师去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那儿取经。我也一直想去看看,就问孙老师。孙老师说,他去韩兴娥老师那里,听了两节课,一节韩老师的大量积累课。一节课,二年级的孩子积累了 120 个成语。另一节是他制定的一节教材上的阅读课,韩老师用 15 分钟上完了,剩下的时候就大量积累。15 分钟上完一篇课文,还被孙老师津津乐道,我很惊讶,问孙老师,韩老师怎么上的。“一,通读课文;二,背好句子;三,问了两个问题。就两个问题。”“那么,当下非常流行的有感情朗读呢?”“没有,她不太

5、注重。”孙老师说:“小管,这么多年,我发现,我们在教什么上出问题了。小学阶段,花那么多的时间,教那么点薄薄的教材,怎么可能提高学生的素养啊?语文,要大量读,背,积累。小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期,我们却用来让学生理解,小学里 2 个小时也理解不了的东西,到中学,五分钟就能搞定。记忆曲线告诉我们,过了 13 岁,人的记忆力就下降了。而理解曲线告诉我们,理解力上去了。小学语文就是要读、背、积累,而不是理解,不是词语解释。”孙老师说,小学阶段的语文积累什么,要积累经典,大量地积累经典。孙老师说,暑假里,他组织语文老师,聘请高校专家,精选校本教材,“背下来的东西,才是文化。错过了这个时期,再背,那就难了。”

6、我说:“要是小学里重要的是大量的读、背、积累,那我们当前的流行的阅读教学,不是走错方向了吗?”小学语文只要求读、背、积累,教学就变得简单了,孩子学得也简单了,却打下了一辈子的基础,那还需要这么多的层出不穷的公开课呢?孙老师说:“我是从公开课走过来的。我看,那条路怕是走不通的。”“孙老师,你真了不起!”我情不自禁地说。我一次又一次地和朋友们私下里说,如果有一天,我的作文革命做完了,我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离开教师队伍,二是搞“阅读革命”。我朴素地认为,读一本薄薄的语文书,是永远不可能教好语文的。一本课本的背后,应该是 100 本、1000 本书的阅读。“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语文教学就该狠

7、狠地抓住那七分,我的“作文革命”是,“阅读革命”也该是。当前的教学研究,轰轰烈烈的公开课,都是研究怎样教“好”一篇篇的课文。我一直对韩兴娥、陈琴、常丽华老师们的做法很感兴趣,但是我又知道,韩老师们充其量,也只是目前的语文教学的“另类”,“正统”的语文教学就是谁能将一篇篇课文上好,谁就是高手!孙老师说:“我在反思自己走过的路,我越来越觉得,读、背、写,这才是小学语文。”我知道,孙老师是从公开课一路杀过来的。一个在公开教学上风光过来的人,居然能有如此大胆地切向自己,对自己曾经的辉煌,义无反顾地批判,我不能不钦佩,不能不由衷地说:孙老师,你真了不起!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

8、学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崔峦这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是第七次,是在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召开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九年,需要认真反思,要坚持对的,改正错的,追求更理想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进入学习、实施阶段。“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 20 字方针,如何贯彻?特别是“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大重点,如何落实?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研究,并在今年 10 月举办的教学观摩活动中,用课例表明我们的态度,展示初步的研究心得。毫无疑问,“改革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竭的动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

9、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这是落实“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成每位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学做到适合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

10、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这是相当长时间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本次研讨会和 10 月的教学观摩活动,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若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

11、语文的“豆腐渣”工程。“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鼓励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感悟、真体验;再次,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

12、及持续地“乐学”。以上四点,是我们这次研讨的重点,是 10 月的观摩课要努力体现的,也是评课的标准。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上课老师在一两点上有改进,有创新,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最关键的是,今年的教学观摩活动,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此外,无论是 10 月的观摩课还是老师们平时上课,都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

13、。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2.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的功。3.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叶圣陶语);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不同

14、年段、不同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 今后的阅读教学怎么办?对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讲话的浅思考暑假期间,人教网发布了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的讲话,题为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在文章中,崔峦老师提出要“堵死内容分析的路” “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了在阅读教学中搞“内容分析”,现在崔老师要“堵死”

15、这条路,要我们跟自己的习惯说“再见”,今后的阅读教学该怎么办?把这个问题放一放,我们先来看一看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王荣生老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鉴别出语文教材选文的四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所谓“定篇”,就是课程标准指定要学的篇目(原汁原味的经典,比如鲁迅的作品)。“定篇”的功能是“彻底、明晰、明确地领会”作品。学习这些定篇,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内容是什么甚至教学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是什么,课程都作了规定。定篇的教学是有标准答案的(尽管往往不存在唯一的答案,这里所说的标准答案就是学术界所推崇、所认可的,应该都教给学生),教师不能随意拿捏。所谓“例文”,就是说明“共通的法则”和“

16、共同的样式”的“例子”(例文)这是取用夏丏尊的说法。例文,是教材中“选文”的基本定位。学习例文,并不在于学习例文本身,而是在于学习那些“共通的法则”和“共同的样式”。某一篇例文到底“例”的是什么“共通的法则”“共同的样式”,是课程规定好了的。教师教这篇“例文”,只是教课程内容规定的这一个侧面,其他的方面则不必兼顾。“例文”教学,近似于“一课一得”。(“例文”中的“文”,不等于“篇”。它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个片段。)所谓“样本”,是让学生去尝试着理解的文章(凭借从“定篇”和“例文”中得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这是叶圣陶的主张。这种文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是事先规定的,而是在教学现场生成的。“样本”的教学目标、内容,因为现场学生的不同而不同。这种教学,近似“非指示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凭借已经习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去尝试、去实践,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所谓“用件”,是给学生提供信息的文章。学这种类型,我们只关心它的“内容”,也就是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