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认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050636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认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认识崔俊萍 广电 10 2010504088【摘要】 1947 年晋绥日报自发掀起了反“客里空”运动。反客里空运动是在“对土地改革进行宣传报道,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对新闻失实现象进行检查和纠正,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反“客里空”运动体现的是新闻的真实性,那么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认识,体会它的意义以及历史借鉴价值。【关键字】 反客里空 新闻真实性 土地改革一、反“客里空”运动产生的根源及过程首先,对客里空的认识。客里空是 1944 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萧之翻译的一部原苏联作家柯涅楚克在卫国战争期间创作的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

2、风捉影,弄虚作假,他不调查了解,坐在指挥部拟稿,杜撰虚假,给革命事业带来了危害,因此成为抨击的对象。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人们在写文章时把这些歪曲事实的报道消息称为“客里空” 。其次,反“客里空”运动产生的根源。1940 年晋绥日报创刊,是中央晋绥机关报。土地改革时期,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有宣传土地改革的任务,但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大都来自地主家庭,思想偏右。土改宣传报道犯了不少右倾错误,对土改运动这场阶级斗争的激烈性,严重性视而不见,出现一派“和平”土改的虚幻景象,导致人民放松对地主的警惕,使人民对他们不信任不满。1947年中央采用批评和自我批评和群众写信或揭发虚假新闻,纠正

3、这次活动的倾向。再次,反“客里空”运动的过程第一阶段:晋绥日报首先认识到错误,检查了新闻报道中的右倾错误以及新闻失实问题,采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发起了新闻战线上的反“客里空”运动。1947 年 6 月 15 日刊登了前线相关情节,6 月 25 日至27 日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为题连续曝光失实报道。第二阶段:运动得到中共中央肯定,在新华社的号召下,解放区新闻界 9 月开始普遍开展反“客里空”运动。 “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这样的需求引发了党报的自我反思。 “新闻失实,无论是从新闻

4、提供者,新闻写作者与新闻控制者考虑都同党风和社会风气不端正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都可以从政治上找到失实的症结。 ”所以这一运动在党的推动号召而迅速扩散。二、反“客里空”运动的影响首先,反“客里空”运动,是党的新闻事业史上首次反对虚假报道。从新闻事业角度看,重申严肃贯彻新闻真实性原则。反“客里空”运动是由党报发起的反对弄虚作假的作风,坚持新闻真实性的运动,查究了新闻失实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做到了思想和行动的端正和调整,是维护新闻真实性的一次胜利。其次,形成了监督的风气。党报“加强与读者的互动,积极开展批评,它要办给人民群众看,表达他们的呼声和意愿,成为交换意见,展开批评,监督社会的平台。 ”在这

5、场运动中,党报十分重视群众作用,从根据群众不满反省自身工作。 “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和群众密切联系,而且不断地巩固扩大这种联系。 ”再次,是“编者按语”的运用。为了有效地防止新闻报道的失实和偏差, “针对稿件中的某一观点或疑难不清的问题,或者阐释交代政策,或者表达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或者提出问题,加以说明或补充,表达编者的意见。 ”这一编辑手段对今后的出版书报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最后,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的政治素质,在责任感问题,职业道德上很有价值。 “由于记者为了追求多见报,提高采用率而造成新闻失实。这种为了个人出名而不顾客观事实,把个人稿件采用看得比对人民利益负

6、责还重要的思想作风,是极端的个人主义的表现。 ”因此通过反“客里空”运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得以改造。 “我们所有的编辑记者,在人民大革命的浪潮中都经历了严重的考验,又受到了一次党的路线政策的深刻教育。 ”三、从当今新闻界的现状来看,急需再反“客里空”当今社会假新闻不断泛滥蔓延,久禁不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之“魂” 。虚假报道现象时有发生,且每年都有十大假新闻的排名,可想而知恪守新闻真实性急需一次反“客里空”运动。首先,新闻炒作盛行,一些商业机构或个人为了自我宣传或其他目的, “制造”新闻事件并提供给新闻媒体。医药保健品行业用的最多的方式是在人民大会堂开新闻发布会,邀请著名主

7、持人、老专家、退休的干部对产品进行评价。然后直接拍摄成产品的专题片,在二三线市场播放,效果很好,老百姓不相信产品,但相信人民大会堂、相信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诸如此类的假新闻漏洞百出,但新闻媒体为了在受众中引起轰动,不辨真伪虚实甘被诱导上当,最终当事人自我炒作,传媒制造卖点的目的都达到了,真可谓是双赢。但其合作的结果是愚弄群众以及舆论,破坏新闻真实性,谋杀传媒的公信力。其次,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新闻媒体对新闻的实效性、可读性的考虑往往超过对新闻真实性的重视。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商业利益的追求成为了基础。记者或编辑多发稿就能多赚钱,媒体多为重用这样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人才” 。因此,当记者们忙着重视

8、数量而不是重视稿件质量的常态时,虚假新闻,失实报道自然在所难免。有不少假新闻,其实只要记者或编辑再多花点时间认真核实一下,很容易发现漏洞,但是出于追求轰动效应或者其他目的,有些媒体宁愿先登出来再去追踪求证,由于虚假新闻往往更能吸引眼球,更具有卖点,所以商家,编辑总是不惜代价的制造假新闻,达到自己的个人利益。虽然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达到了,但违背了真实性这个最基本的新闻选择原则。假新闻的出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假新闻的存在,都知道被骗了,但是仿佛假新闻愈演愈烈,没有考证追究,任其发展,成为了常态。是不是也应该有一家报纸开始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接受大众的监督呢!最

9、后,新闻工作者缺乏职业道德。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一些记者违心编造假新闻。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传媒中,个别青年记者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出于名利思想,不惜编造假新闻。例如,北京电视台的一名记者编造的“纸箱馅包子”事件,几乎成了另一个“客里空”的代名词。除了一些很明显的造假外,近两年还出现了没有明确的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读者即便有所怀疑也无从证伪。往往是甲地发生的新闻被改头换面移植到乙地的报纸,新闻事件中的地点、人物大而化之,让人无从查证。还有些记者,把网络上的笑话改编一下,竟然就当成新闻发表出来。当然,更多的是真假相间、实里掺假的失实新闻,利益电脑技术可以编制一只“华南虎”出来轰动一时。世界上

10、没有假的新闻,只有作假的记者或媒体如果再来一次反“客里空”运动,重申新闻真实的权威,那么记者视真实为新闻的生命,媒体视真实为媒体生存的基础,假新闻可以愈来愈少。新闻界的现状需要检查,需要纠正,需要调整。不管是体制上,还是经营方式上,还是个人素质上,都是需要反“客里空”的精神,在群众的监督下,批评与自我批评,大胆揭露弊病,这样才会有进步,才会让群众看到想看到的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而不是空穴来风的假新闻。反“客里空”运动,是解放时期对新闻事业做出重大调整的一次有历史意义的运动,在当时以及今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一次对反“客里空”认识,明确其历程,更是深刻的明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这也是当时反“客里

11、空”运动所达到的目的之一。新闻的真实性不愧是新闻业的魂,在解放时期真实性受到破坏,一次自我批评与监督的反“客里空”运动,新闻业和新闻人都经受一次真实性的洗礼,而今,新闻界的现状不得不再次呐喊一次反“客里空”运动,重申新闻的真实性。【注释】 11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R】 ,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们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321 页 童兵:童兵自选集 【C】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 月第一版,第 126 页 王晓梅:1956 年改版的酝酿 【J】 , 新闻大学2006 年第 3 期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18-319 页 马明:我所亲历的反“客里空”运动 ,载党史文汇 ,2005 年第 4 期 常芝青:办好报纸方针载学习的楷模怀念常芝青同志 ,经济日报出版社,1987 年,第 151,152 页【参考文献】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 【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12 月 马明我所亲历的反“客里空”运动 【J】党汇文史,2005 年 4 月 田中阳,刘丹对“客里空”的历史辨析 【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王彦堂反“客里空”运动及其当代启示 【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