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荒野小说《切羽》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050052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上荒野小说《切羽》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井上荒野小说《切羽》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井上荒野小说《切羽》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井上荒野小说《切羽》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井上荒野小说《切羽》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上荒野小说《切羽》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个人的恋爱:井上荒野小说切羽解析徐 怡 秋(天津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191)摘 要:日本女作家井上荒野的长篇力作切羽,以独特的视角和温润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段隐忍未发的婚外恋情。主人公平淡的感情生活因一位外来者的 闯入而掀起涟漪。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的洞察力刻画出被压抑克制下喷薄欲出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现代社会中日益脆弱的婚姻关系进行反思。关键词:井上荒野;切羽;婚外恋;爱情;责任井上荒野,1961 年出生,是日本战后文学的代表作家井上光晴的长女,自幼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文学教养。1989 年以处女作我的努里耶夫步入文坛,一举获得第一届女性文学奖。但此后她放弃了小说创作,主要投身

2、于儿童绘本的翻译,直到 2001 年才重新执笔创作小说。2004 年她以润一获得第 11 届岛清恋爱文学奖,2008 年以切羽摘得第139 届直木文学奖,2011 年以不要去那边获得第 6 届中央公论文艺奖,是一位活跃在当今日本文坛的实力派女作家。井上荒野的小说切羽于 2008 年罕见地以全票荣获直木奖,评审之一的林真理子认为“这部作品是对文学的挑战。作为恋爱小说,完全无涉任何性爱场面,取而代之的是从指尖到脚跟的血液与神经的膨胀。无论是节奏还是心理描写都非常出色,获奖当之无愧。” 。 作为一部恋爱小说,切羽的确有些另类。作者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释现代社会中渐呈常态化趋势的禁忌情感婚外恋。通

3、过一段发生在一个偏远岛屿上的、却又“什么也没有发生”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情感世界中情欲与责任的较量。虽然作品中场景有限,人物有限,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激动人心的爱情宣言,但细腻的情感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波澜不惊的日常琐事显得张力十足,“就连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充满了性感”(直木奖评审五木宽之语)。文章整体沉浸在一股淡淡的感伤中,但在平静的叙述下暗流汹涌,让人不禁对现代社会中日益脆弱的婚姻生活所要面对的种种诱惑进行反思。2一、 危险的心动切羽的故事场景设定为一个“天边地角”的小岛,虽然书中并没有明示,但据作者自述,这个小岛的原型是作者的父亲井上光晴少年时生活过的长崎县崎户岛,那里曾是采矿

4、业发达的地区,但经历过产业的繁荣与衰败后,只留下满岛废墟,“每一处都缠绕着些鬼怪奇谈”。岛上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主人公阿清 31 岁,在岛上唯一的一所小学里任医务老师,与画家丈夫阳介已经步入婚姻的第四个年头,每天过着静谧安宁的生活。“黎明时,夫抱了我。大手滑进睡衣,悄悄覆上我的胸。”文章的开头令人印象深刻,此时,无论“我”还是夫都还沉浸在温馨的二人世界中,没有人会预料到将会发生什么。但就在这一天的毕业典礼上,学校里新来了一位教音乐的男老师石和,自此,平静如水的生活泛起了涟漪。 “岛人并不疏远或排斥外人。但此处的人对于自己是岛人这一点,在引以为荣的同时,又怀有一种类似疲倦的情感。”这既是对半封闭

5、的离岛居民心态的分析,也可以看做是婚姻生活中彼此的感受。安居在小岛上的人一方面眷恋固有的安稳生活,一方面又对外面的繁华世界充满幻想,而对于步入中年的夫妻来说,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大多已经烟消云散,虽然对伴侣没有什么不满,但总免不了厌倦之情。于是当既是对外来的漂泊者充满新鲜期待的离岛住客,又是容易感受到情感诱惑的中年人妻阿清遇见石和时,内心的澎湃可想而知。春假的最后一天,在他们正式见面对话前,作者用云淡风轻的描写为阿清微妙的心理变化做了铺陈。夫为了商谈画展的事去东京了。沿海的路上“空气温暖而湿润。潮水的芬芳中饱含春天的气息,海有股新鲜的香味”,“我”去探望岛上的孤寡老人静香婆后,两次被人调侃“老公

6、不在家”,让“我”感到了心中的悸动。 “自己仿佛像静香婆调侃的那样,身体每个角落都在咏叹这些日子没被夫碰触的事实。或者仿佛在走路时,我腹前抱着一尾活蹦乱跳的鱼,或抱着散发出阵阵香气的熟透了的水果。”就在这时,“我”遇见了石和,并和他寒暄了几句。而这短暂的交谈后,“我心里却很不安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断地感受到石和的存在,而每次遇见都令“我”心绪不宁,“我”焦灼、愤懑、羞愧,但内心仍忍不住盼望,不自觉地被他吸引,迫不及待地期盼着他的身影。在“我”心中,他就是“玺印”,“一不留神看到,便会永远出现在我面前”,是“我们在这座岛上正确生活着的神谕。” 二、一个人的恋爱3日本可谓是“婚外恋大国

7、”,婚外恋题材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佳作,如失乐园、东京塔等等,渡边淳一甚至说,移情别恋其实并无对错,这只是人的一种本性,而一成不变的爱也并非就是好事。然而切羽中的情感纠葛与传统的婚外恋小说截然不同,阿清的恋情发于无形,亦止于无形。她的心动从来不曾向石和表露。在漫长的叙事过程当中,两人不但没有类似题材作品中大为渲染的肌肤之亲,甚至就连倾心交谈的场面都极为有限,在大部分时间里,阿清一直处在一个“凝视”的位置,这只是一场阿清一个人的恋爱,远远的,淡淡的,只是站在一旁观望着。初相遇时, “阳光中,那人的身影像是一条在白纸上轻轻划过的飘忽无着的线。我和他盯着对方,或许应该说凝视对方。” 分手时,

8、“我们凝视着对方。四周一片昏暗,已经看不清表情,但我甚至觉得这时才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石和真正的面孔是这样的。石和将两根手指贴上自己的唇,然后把手指向我伸来。他动作迅速,甚至粗鲁,但手指却在我唇前遽然停住。再见。”而在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呆呆地望着朝这边走过来的他”、“我下了决心,朝窗外望去”、“我在卫生室的檐下偷偷地看”、“当我在人群中发现像是他的背影时,便立刻移开视线,一瞬之后再偷偷看去。”虽然强烈地感受到来自石和的吸引,但阿清始终把这份隐秘的感情埋藏在心底,没有纵容它恣意发展,甚至没有一次任性的表白。石和显然感受到了阿清刻意回避却又无处不在的目光,但一直漂泊无着的他并没有积极回应阿清的情

9、感,甚至从一开始就隐约地表达出内心的抗拒。于是,在作者唯美而又平淡的笔下,这段感情犹如花儿一般,慢慢地盛开,慢慢地枯萎。没有过多浓烈的表达和冲突,一切尽在不言中。阿清就这样一直凝望着,这种观望的视角使得这场一个人的恋爱变得更加丰富、立体,在一股淡淡地感伤中直指人心。正如宫城谷昌光的评价切羽展示了“人喜欢人”的全新形态。三、切羽:爱情与责任“挖坑道的时候,最前方就是切羽。如果坑道连接起来,就没有切羽了,可是在持续挖的期间,最前方永远是切羽。”所谓切羽,本义是“隧道或矿山坑道等的最前端”,即无法再向前行进的地方,其实婚姻生活中的切羽就是指最后的那一道防线。虽然最终都选择了回归自己的家庭,但不同4于

10、廊桥遗梦中女主人公弗兰西斯卡曾经恣意奔放地投入新恋情,阿清始终将一份隐秘的情愫深埋心底,从没有跨越雷池半步。在切羽中,另一位女性形象月江与阿清的性格、生活轨迹截然相反,二人的对比十分鲜明。月江也是小学教师,性格开朗奔放,她与一位住在东京的有妇之夫有染,二人在岛上行为极为大胆,当对方的妻子找到岛上大闹一场之后,月江又迅速地勾搭上石和,并引发了另一场两个男人之间的争斗。如果说阿清的爱恋是一场静默的独角戏,那么月江的情感故事则是一场豪华大片。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性爱观念的逐步开放,婚姻越来越容易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一味追求自由的爱情而忽视婚姻的责任。月江的经历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这

11、也是近年来婚外恋现象以及婚外恋题材的文学作品均持续升温的原因所在。阿清的母亲曾经在一个废弃坑道的尽头捡到一个十字架,这个十字架一直陪伴在阿清身边,当石和离开小岛之后,阿清在他从前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件小东西,“那是用与书架同色的木条搭起来的,食指大小的十字架”。这两个十字架象征了两个人的道德准绳。阿清的爱只是停留在远远的凝视,而石和能够与月江打得火热,却克制住自己不去回应阿清的感情。小小的十字架,阻断了情感泛滥所带来的危险与幻灭,让人重拾对婚姻的信心。在切羽中,夫的态度也很令人玩味。他似乎对阿清的心理变化了如指掌,但始终不发一言,只是默默地等待着,当石和离开后,微笑着对妻子送上一句“哦,回来了” 。作者虽然藉此委婉地表达了对这种禁忌情愫的包容,但更多的还是让人明白了婚姻中理解与互信的重要。四、结语作品切羽结构精巧,文体整齐,语言优美。尤其是其对婚外恋的主题采取了全新的切入点,让人在领略爱情唯美的同时,意识到婚姻中家庭责任的重大。作者在叙述过程中,以一年四季的时间为轴,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尤其是对离岛居民淳朴生活细致入微的刻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文章节奏平稳舒缓,静谧中蕴藏着澎湃的激情,精准细腻的心理描写令人充分感受到爱情不可思议的力量以及人性的脆弱,“是一首近乎完美的文学之伊吕波歌”。参考文献:1井上荒野著,赵玉皎译.切羽M.南海出版公司,2011 年.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