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0490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目标】1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理解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意义及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2培养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能力。3.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重点难点】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意义及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 (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15 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 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

2、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温馨提示:关于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要注意从各自的含义、地位、影响几个方面把握。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想一想: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不是意味着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2传统文化的作用温馨提示:关于传统文化的作用注意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把握。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预习自测】1. 什么是传统文化?2.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3. 传统文化的作用、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4. 应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课

3、堂探究案】【自主探究】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自主思考完成)1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2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绊脚石。24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合作探究】 (自主思考,写出要点;合作讨论,完善要点;点评点拨,总结规律方法)活 动 一 农 历 新 年 春 节 , 是 中 国 人 古 老 而 隆 重 的 传 统 节 日 。 经 过 几 千 年 的 发 展 变 化 。 它 在 今 天 仍然 是 国 人 心 中 辞 旧 迎 新 的 期 盼 , 迎 禧 接 福 的 祝 愿 , 家 人 团 聚 的 温 馨 。 而 这 样 一 个 重 要

4、的 节 日 , 在 上 世 纪二 三 十 年 代 , 却 被 当 作 落 后 民 俗 险 遭 废 止 。 民 国 政 府 为 了“与 国 际 接 轨 ”, 先 是 采 用 西 历 , 后 又 强 令 废 除 农历 新 年 , 但 最 终 拗 不 过 民 情 。 没 能 “革 ”掉 春 节 的 “命 ”。依 据 材 料 , 运 用 文 化 生 活 知 识 , 谈 对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认 识 。活动二 周易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

5、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孟子中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 我国古代的“忠孝”思想在历史上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2)今天,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思想?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当堂检测】 (相信自己,力争全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限时 5 分钟完成。 )1. 传 统 戏 曲 在 写 意 的 , 程 式 化 的 表 演 变 迁 中 体 现 的 , 古 典 诗 词 在 格 律 、 句 式 的 变

6、 化 中 坚 持 了 押 韵 、 平 仄和 诗情 意 象 , 书 法 在 不 同 流 派 的 发 展 中 仍 折 射 出 基 本 笔 法 和 气 韵 。 因 此 , 文 化 的 精 神 传 承 比 技 艺 传 承 更重 要 , 这 一结 论 的 合 理 之 处 在 于 看 到 了 发 展 中 的 传 统 文 化 有 一 定 的 共 性 和 规 律 传 统 文 化 形 式 的 创 新 具 有 不 同 时 代 的 共 同 要 求 传 统 文 化 所 蕴 涵 的 精 神 具 有 内 在 稳 定 性 对 待 传 统 文 化 应 坚 持 批 判 继 承 , 古 为 今 用A. B. C. D. 2 “仁

7、者爱仁”出自于论语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社会发展 C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党的十七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能够

8、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A B C D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知识体系构建】 (具体要求:5 分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理解

9、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表 现 形 式传 统 文 化 的 继 承 特 点4作 用 及 态 度【课后拓展案】传统文化无处不在,我们都生活在传统文化之中。今日中国的发展,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回答 1。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具有_等特点。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不仅存在于历史,而且存在于现实之中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钳制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A. B. C. D.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共同的传统习俗海峡两岸同根同种,血脉相通海峡两

10、岸人民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同海峡两岸社会制度相同A B C D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 易传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 ”近年来, “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4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 学术思想 道德观念 文学艺术A B C D5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

11、会主义的新内涵。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 D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我的反思】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参考答案【自主探究】 1. 2. 3. 4. 【合作探究】活动一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通 过 春 节 等 多 种 形 式 呈 现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具 有 相 对 稳 定 性 。 春 节 文 化 传 承 不 断 , 体 现 中 华 文 化 源 远 流 长 , 有 强 大 的 生 命 力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具 有 鲜 明 的 民 族 性 。 中 国 人 对 春 节 有 强 烈

12、 的 认 同 感 和 归 属 感 。 春 节 的 生 命 力 表 明 , 对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不 能 简 单 否 定 ,“全 盘 西 化 ”行 不 通 。 活动二 (1)在历史上,我国古代的“忠孝”思想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家庭和谐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味强调“忠孝” ,使人们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形成了国家生活或家庭关系中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对待传统道德思想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道德思想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相反,则要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当堂检测】 后拓展案】 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