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3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0488299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3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象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难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设计与实验三、 教学方法:探究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实验法等。四、教学用具:

2、玻璃板、两个等大的物体、两根等大的蜡烛、直尺,白纸、笔、支架两个、镜子等。五、课时安排:1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水中倒影的图片,以及列举日常生活中我们照镜子打扮自己和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引入课题平面镜成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习目标展示。进行新课:(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平面镜里的像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并回答下列问题:(1)、平面镜里成的像跟你的脸一样大吗?(2)、当你的脸远离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变化?是远离还是靠近?(3)、眨一眨你的左眼睛,观察你的像眨的是哪只眼睛?(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

3、特点呢?我们主要考虑像与物之间的关系。2、猜想与假设:教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试着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可能有什么特点?(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本环节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节重点用实验验证学生提出的以下猜想:1、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3、你认为平面镜后面真有物体的像吗?4、你发现平面镜成像还有什么规律?自学指导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说说应该选用什么实验器材?怎样确定像的位置?()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把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外一个相同的物体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

4、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怎样判断后面的物体与像已经完全重合?在玻璃板的前面左右移动头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起来后面的物体和像完全重合为止。(3)教师做演示实验。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玻璃板后面的物体与像要完全重合;别忘了记录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实验数据以及用白纸在玻璃板后面接像;实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玻璃板后面的像与物体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4)实验时,为什么要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解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分别去确定平面镜和玻璃板中像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看不到平面镜后面的物体,无法知道它是否与像完全重合,所以不用平面镜

5、。而使用玻璃板成像时,可以看到后面的物体是否与像完全重合,所以使用玻璃板。(5)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要求一共做三次实验。为什么要重做几次实验呢?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6)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很容易发现平面镜成像的又一特点: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5、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a(二)平面镜成像原理我们能够看见发光的物体是由于有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现有一物体发出的光到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这些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s点发出的,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就看到了点s,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实际上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人眼的光也不是由像点s发出。像点s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像称为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