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茎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初步研究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70475136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牡丹茎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初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牡丹茎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初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牡丹茎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初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牡丹茎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初步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牡丹茎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初步研究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世界著名观花灌木,中国传统名花的优秀代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富贵、友爱、繁荣之意,有花王之称。中国是牡丹起源和分布的中心,丰富的种质资源为牡丹育种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现有品种 800 多个,种植规模和数量居世界第一,传统的繁殖方法繁殖率低,还远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牡丹快繁, 实现牡丹扦插的大田育苗, 并进一步揭示其生根机理,对牡丹进行了扦插技术、生根生理以及组织解剖学、 生根抑制物质测定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扦插技术研究得出:品种间生根率差异大。不同插条类型的插穗扦插存

2、活期存在差异,一年生插条生根率较高, 二年生插条几乎不生根; 硬枝和嫩枝扦插生根差别不大。外源激素处理方面, 吲哚丁酸( IBA)处理效果好。在吲哚丁酸( IBA)不同浓度试验中, 1gL-1 浸泡生根率相对高。在沙质壤土和珍珠岩中的扦插生根率相对高,有的根系成团。温室扦插与露地覆膜扦插有差异。湿度条件对生根和存活率有影响,水分适可的湿度条件利于存活和根系生长。硬枝插条在 1015的培养箱中能够获得一定生根率。6-BA 能够促进隐芽萌发,但对促进生根意义不大。环剥能提高插条存活率, 而不能促进生根。 通过对生根生理的研究发现: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的单独含量与生根相关关系不大,各种内源激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不同生长时期和生根的不同阶段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营养物质之间的平衡关系 ( C N)与生根存在一定相关性。 通过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硬枝插条与嫩枝插条的生根部位均为皮部,没有潜生根原基存在,不定根从形成层开始发生。试验品种中除胡红外,几乎不形成愈伤组织。生根与愈伤组织形成关系不大。低温处理生成愈伤组织但不生根。 对牡丹茎插条内含有生根抑制物质含量测定表明不同枝条类型, 不同时期浸提液对绿豆、 白菜种子发芽生根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