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学 时 数: 36 学 分 数:2开课学期:春季 大纲执笔人:王金波 大纲审核人:范业刚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小四号黑体)课程性质: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选修课程教学目标: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通过研究是国贸专业学生了解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
产业经济是居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连接宏微观经济的纽带二、课程教学内容(小四号黑体)第一章导论(2学时)(小四号宋体加粗)1、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任务与方法最后,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了解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应用属性;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科学体系;西方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⑵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3、基本要求了解:了解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应用属性;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科学体系理解:西方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掌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表述应达到的要求) 第二章:现代企业理论(2学时)(小四号宋体加粗)1、课程内容掌握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科斯定理,委托代理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不完全合同与现代产权的企业理论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科斯定理,委托代理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不完全合同与现代产权的企业理论⑵教学难点: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科斯定理,委托代理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不完全合同与现代产权的企业理论3、基本要求掌握: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科斯定理,委托代理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不完全合同与现代产权的企业理论第三章:产业结构理论(2学时)1、课程内容掌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内容,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的协调,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主导产业选择应掌握的原则,产业结构优化包括哪些内容⑵教学难点: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主导产业选择应掌握的原则 3、基本要求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理解: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掌握: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主导产业选择应掌握的原则第四章:产业关联理论(2学时)1、课程内容掌握产业关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投入产出法的应用分析、产业的空间关联与产业的时间关联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产业的空间关联与产业的时间关联⑵教学难点:产业的空间关联与产业的时间关联3、基本要求了解:掌握产业关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投入产出法的应用分析理解:产业的空间关联与产业的时间关联掌握:产业的空间关联与产业的时间关联第五章:新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2学时)1、课程内容理解和掌握新经济的含义与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概念特征、过程,高新技术产业换的经济环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证分析传统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途径、政策措施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新经济的含义与特征,传统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途径、政策措施。
⑵教学难点:新经济的含义与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概念特征、过程,高新技术产业换的经济环境 3、基本要求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证分析理解:新经济的含义与特征掌握:新经济的含义与特征,传统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途径、政策措施第六章:产业布局(2学时)1、课程内容理解和掌握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理论有哪些?产业布局的政策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产业布局理论、产业布局政策⑵教学难点:产业布局理论 3、基本要求了解:我国产业布局的演变历程理解:产业布局理论掌握:产业布局理论 第七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2学时)1、课程内容理解和掌握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体系,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体系⑵教学难点:SCP范式与芝加哥学派观点的异同 3、基本要求理解与掌握: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体系,SCP范式与芝加哥学派观点的异同第八章:市场结构(2学时)1、课程内容市场结构概念与类型,集中度的概念、产品产异化、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市场结构的计量四种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的性质、产量决策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市场结构概念与类型,集中度的概念、产品产异化、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市场结构的计量,比较四种市场结构的异同 ⑵教学难点:市场结构概念与类型,集中度的概念、产品产异化、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市场结构的计量,比较四种市场结构的异同 3、基本要求理解:市场结构概念与类型,集中度的概念、产品产异化、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市场结构的计量。
掌握:四种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的性质、产量决策、绩效与福利第九章: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2学时)1、课程内容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特征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基本理论波特竞争模型——分析垄断产业有效竞争问题的有效工具我国若干自然垄断的放松管制问题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特征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基本理论⑵教学难点: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特征 3、基本要求了解:我国若干自然垄断的放松管制问理解: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特征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基本理论掌握: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特征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基本理论波特竞争模型——分析垄断产业有效竞争问题的有效工具第十章:市场行为(2学时)1、课程内容市场行为的概述,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的关系,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兼并,企业市场行为风险及其控制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企业的价格行为,企业的非价格行为⑵教学难点:兼并的含义、、类型、动机 3、基本要求掌握:企业的价格行为,企业的非价格行为,企业的兼并第十一章:企业的纵向边界——纵向一体化(2学时)1、课程内容纵向一体化的含义与类型、企业的纵向边界、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成本收益分析,我国企业纵向兼并有关问题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纵向一体化的含义与类型、企业的纵向边界⑵教学难点: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成本收益分析3、基本要求了解:我国企业纵向兼并有关问题理解与掌握:纵向一体化的含义与类型、企业的纵向边界第十二章:企业的横向边界——多元化经营(2学时)1、课程内容多元化经营的概念、衡量多元化的标准。
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分析多元化经营的类型、模式、途径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多元化经营的概念、衡量多元化的标准⑵教学难点: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分析多元化经营的类型、模式、途径 3、基本要求理解与掌握:多元化经营的概念、衡量多元化的标准多元化经营的类型、模式、途径第十三章:竞争与合作——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应用(2学时)1、课程内容博弈论简述、古诺模型、柏传德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古诺模型、柏传德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⑵教学难点:古诺模型、柏传德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理解与掌握:古诺模型、柏传德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第十四章:产业政策(2学时)1、课程内容产业政策体系、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发展政策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产业组织政策内容、产业发展政策内容⑵教学难点: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产业组织政策内容、产业发展政策内容3、基本要求理解掌握: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产业组织政策内容、产业发展政策内容第十五章: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2学时)1、课程内容中小企业的生存理论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政府支持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中小企业的生存理论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⑵教学难点:中小企业的生存理论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3、基本要求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政府支持理解掌握:中小企业的生存理论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第十六章:市场绩效(2学时)1、课程内容市场绩效的内涵及评价标准影响市场绩效的因素分析我国工业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市场绩效的内涵及评价标准影响市场绩效的因素分析⑵教学难点:市场绩效的内涵及评价标准影响市场绩效的因素分析3、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工业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理解掌握:市场绩效的内涵及评价标准影响市场绩效的因素分析第十七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学时)1、课程内容核心能力理论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企业竞争力的含义产业竞争力的内涵⑵教学难点:企业竞争力的含义产业竞争力的内涵3、基本要求理解掌握:企业竞争力的含义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第十八章:产业可持续发展(2学时)1、课程内容产业增长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周期波动产业均衡发展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产业增长与产业发展。
⑵教学难点:产业发展的周期波动3、基本要求理解掌握:产业均衡发展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分配实验学时分配第1章:导论20第2章:现代企业理论20第3章:产业结构20第4章:产业关联20第5章:新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第6章:产业布局20第7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20第8章:市场结构20第9章: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20第10章:市场行为20第11章:企业的纵向行为20第12章:企业的横向行为20第13章:博弈论应用20第14章:产业政策20第15章:中小企业发展政策20第16章:市场绩效20第17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第18章:产业可持续发展20合计36学时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