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045479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四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第四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第四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天家教网 http:/ 伴您快乐成长http:/北京四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北京市第四中学 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加红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蓊郁(wng) 裙裾(j) 纤手(qin) 飞来横祸(hng) B剽窃(pio) 泅渡(qi)煤屑(xu)含情脉脉(m) C空当(kng) 沏茶(q) 吮吸(shn) 祈福迎祥(q) D倩影(qin) 趿拉(t) 伺候(s) 岿然不动(k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幽僻 迷语 愀然 众志成诚 B诀窍 影壁 竹篾 欢度佳节 C硝烟 幅射 山麓 水泻

2、不通 D珍馐 罪蘖 咂摸 无精打彩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图书,内容和设计都极力媚俗,为老师和家长所_。 庄子这书虽语言比较直白,但内容_,初学者现在还难以理解。 中华民族如果总是_于古代的辉煌,不思进取,就很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不齿 艰深 沉湎 B不耻 艰涩 沉湎 C不齿 艰涩 满足 D不耻 艰深 满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南方雪灾期间,郴州市的 210 辆汽车和 3000 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

3、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C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大家都期待着搜救犬能否找到被困人员的准确位置。 D巴格达这个位于底格里斯河畔曾经富庶而美丽的城市,近些年来被可怕的自杀性爆炸事件搅得不得安宁。 5下列句子中加红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当其冲,率先捐款 500 万元人民币。 B海淀区十一学校甘兰佑老师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安之若素,依然坚守三尺讲台,心系全体学生,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之歌。 C随着圣火在全国各地的传递,奥运会已成为大家经常谈论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D北京四中的师生们在一次野外勘察中,意外发现了一片原始喀斯特岩溶地貌,那些岩石形态优美,真是

4、巧夺天工。 6下列对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是现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名篇有荷塘月色、背影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重要的作品有话剧茶馆、骆驼祥子和小说龙须沟、四世同堂等。 C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三人均在散文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同列“唐宋八大家”。 D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蓝天家教网 http:/ 伴您快乐成长http:/白并称为他的“四大悲剧”。 二、文言文(12 分,每小题 2 分) 7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 如:去,往。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5、:映衬。 C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有。 D相与枕藉乎舟中 藉:垫着。 8下列各组句中加红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B驾一叶之扁舟 不知东方之既白 C徘徊于斗牛之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

7、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9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恰好。 B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 C如乐作焉 作:演奏。 D汝识之乎 识:记得。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蓝天家教网 http:/ 伴您快乐成长http:/A今

8、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C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D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1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石之铿然有声者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凌万顷之茫然 C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2请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三、默写(5 分) 1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_,有羞涩地打着朵的。 14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9、;_。 15_,泣孤舟之嫠妇。 16寄蜉蝣于天地,_。 17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四、古典诗歌鉴赏。(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819 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8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选择了月夜近观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将其美景呈现于纸上。 B首句便营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境界:秋夜里,洞庭湖水澄澈空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 C“和”字用得非常巧妙,月光与湖水相互辉映,呈现出了水天一色的画境。 D

10、第二句补足了首句的诗意。因为“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E这虽是一首山水小诗,却表现出了高旷清超、苍凉慷慨的阔大意境,可以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19有人说:“这首山水小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比喻。”请你任选一处蓝天家教网 http:/ 伴您快乐成长http:/比喻,谈一谈它“妙”在何处。 _ 五、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荷塘水色选段,完成 2021 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_,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

11、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上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

12、玲上奏着的句曲。 20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 )( )(4 分) A选段主要描写荷塘上的月光,选段则主要描写月光下的荷塘,两段共同营造出了优雅、明朗、幽静的意境。 B选段抓住荷塘景物的特点,运用夸张、拟人、借代、排比、通感的修辞,形象逼真地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C选段第一句中,“曲曲折折”“田田”不仅绘出了事物的状态,而且使语气舒缓,能产生音韵和谐的美感。 D选段中月光和树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美丽的图案,由是荷塘在其映衬下更显得风情绰约了。 E选段最后一句把光影效果比作名曲,由视觉上的美感延伸到听觉上的愉悦,使美的感受产生共鸣与强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

13、1将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与括号里的词作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2 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225 题。 黠 月 作为一个星球,它比谁都小,但夜空里望去,它比谁都大一一这就是月亮!凭借着蓝天家教网 http:/ 伴您快乐成长http:/太阳的光亮,月亮却发出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光辉。这种光带有月亮自身的独特风格,任何人都会很容易地区分“日光”与“月光”。不像镜子,进来的是日光,出去的是阳光,何尝沾点自己的东西。对月亮而言,太阳光只能算是它输进的“原料”,经过月面加工,放射出的月光才是它的独家“产品”,此光非彼光矣。正像工厂流水线,送进布匹,出来床单,此布已非彼布。人们将日与月等同看待,视为双辉。完全不发光的月亮,靠着太阳给予的那点光,居然能挣个和太阳平分秋色的平起平坐,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平心而论,太阳当班真个是恪尽职守,老老实实,严于律己,从不误事。可月亮当差就随意多了,迟到早退已是家常便饭。有时半个晚上过去了,它才姗姗来迟;有时午夜刚过,它就又身影全渺不知去向。这暂且不论,更为过分的是,有时它干脆来个“旷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