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第七单元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0421932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第七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第七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第七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第七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第七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第七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第七单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第七单元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16页的有关内容。二、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 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3、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四、知识基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

2、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五、采取的措施:1、 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2、 进一步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3、 把握好教学要求。一、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统计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10页的相关内容。二、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

3、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 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通过实例向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和节约用水、节水保泉的教育。三、 教学重、难点: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四、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折线统计图。学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课前准备:搜集、整理有关地下水位、气温变化、学校四年级人数和喜欢

4、科普读物的人数,并制成条形统计图。五、 教学过程:(一)作业展示教师: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同学们去搜集、整理一些数据,并制成统计图。现在谁想把自己的统计图展示给大家看?学生展示(二)探索新知1、 教师:同学将的情况制成了条形统计图。教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学生:能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板书:各种数量的多少)你们见过这种统计图吗(出示折线统计图)?咱们给这种统计图取个名字吧。(学生取名)教师:数学上我们把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你能绘制出一个折线统计图吗?(学生可能回答:能)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据绘制出折线统计图。(学生研究、探

5、索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并完成统计图)2、汇报、展示画法。教师:谁想把你们组的研究结果展示给大家看?说一说你是怎么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可以先让绘制有问题的小组展示,说画法。)教师:谁认为自己的统计图更完整,可以展示给大家。(进一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画的)教师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总结:描点、连线、标数据教师:谁能说一说只要做到哪几点就可以完成一幅折线统计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边板书,边总结:通过描点、连线、标数据这三步就可以完成一幅折线统计图。3、学生调整折线统计图教师:检查一下你画的折线统计图规范吗?不规范的进行调整。(学生操作) (三)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出示同学完成的标准的折线统计图)

6、:同学已经调整了,大家看他这个统计图画的怎么样?(生:挺好。) 问:通过他这个折线统计图,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我能感觉到在不断上升/下降。我感觉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品德教育: 地下水位有所下降,这直接影响到我们泉城泉水的喷涌,作为少先队员,要从我做起,节水保泉。 我校人数逐年减少,说明我国人口控制的比较好,人口数量已经得到了控制。 多读课外读物,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面,丰富我们的内涵。 气温变化无常,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地球的破坏,所以我们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共同保卫我们的家园地球。(再出示几组的统计图)教师:这一幅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

7、?教师:通过几组折线统计图,我们发现,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板书;数量的多少 数量的增减变化) (四)全课小结教师:现在谁想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有关统计的知识,课下希望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下活动(出示练习纸):(1) 请你调查自己及身边不同年龄段的人每分钟的脉搏跳动次数。(2) 根据收集的数据把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3) 根据统计图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信息。(4) 根据自己调查的结果,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脉搏的科学校短文。 第二课时 统计练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练习十九的第13题。二、学习目标:1

8、、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三、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五、教学过程: 1、练习十九的第1题,是某第2004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气温变化与月份的关系。教师可以出示本

9、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组织学生分析,从而对本地的天气温度变化有所了解。 2、练习十九的第2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折线统计图,在回答问题时,重点让学生感受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变化趋势,感受农民生活的变化,强化统计的现实意义。 3、练习十九的第3题,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在回答“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大”时,学 生可以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来解决。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的起伏变化,直接判断出结果。 第三课时 统计练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4115页练习十九的第46题。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能力

10、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三、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五、教学过程: 1、练习十九的第4题,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计录折线统计图,可以先组织学生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然后谈谈对人的体温状况有哪些了解,再对照正常值发现问题。图后的5个问题可以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教师要让学生

11、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练习十九的第5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用温度计测量室外一天温度变化情况,掌握收集、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并尝试用附页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在实践活动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准备测量工具温度计,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记录的方法等。提倡小组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发挥集体的作用。 3、练习十九的第6题,一方面让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了解沙尘暴的变化情况,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环保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四课时 统计练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5116页练习十九的第79题。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

12、标: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三、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五、教学过程: 1、练习十九的第7题,让学生在教科书的附页上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并独立对数据进行分析。练习时,教师要把教学要求,对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指导。 2、练习十九的第8题,是一道开放题,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选择合适的事例,所选事例如果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要呈现变化的趋势。鼓励学生团结互助,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对各组的折线统计图进行评价。 3、练习十九的第9题,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同时能从统计途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