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试题(期中)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0418874 上传时间:2021-03-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7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试题(期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地理试题(期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地理试题(期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地理试题(期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地理试题(期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试题(期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试题(期中)(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地 理 试 题一、选择题:(只有一项答案是正确的,共60分)读图,回答12题。1这些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C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2在这些荒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读图“我国西北地区”回答37题:3图示地区形成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原因是距海洋远 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高大土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纬度位置高 地形

2、封闭A B C D4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 B水源 C地形 D军事5该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绿洲农业 D种植园农业6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物种灭绝7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应是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8下列土地类型中属于湿地的是湖泊 麦田 沙漠 沼泽A B C D9过去洞庭湖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周边地区灌溉用水过量人工围垦气候干旱,蒸发旺盛A B C D20世纪6070年代,数

3、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芫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1012题10“北大荒”是指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11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12“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13下列对田纳西河流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田纳西河上游地区为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冲积平原,下游地区为丘陵 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和煤炭、铁矿资源丰富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田纳西河的主汛期是1

4、2月到次年4月中旬A B C D14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A江南丘陵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山东丘陵15我国南方没有出现沙漠的原因是A北回归线穿过,受夏威夷高压控制 B夏季受梅雨影响,夏秋受台风影响C东、南两面濒临海洋,深受季风影响 D冬、夏季风交替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下表为我国某地区气候统计资料,结合此表回答1617题。年日照时数(小时)1 7002 000年平均气温()14.522年降水量(毫米)1 0002 00016与该表气候特征相符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江南丘陵 D四川盆地17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活动使其水、热配合较好,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

5、要产区B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茶树等经济林木C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D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高产土壤之一18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出现大规模的“黑风暴”,其人为原因主要有气候干旱 过度垦荒 过度放牧 风力侵蚀A B C D19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农业优越的区位条件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C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D水陆运输发达,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读图“美国农业带”,回答2021题。20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域中,属于冬小麦区的是A B C D21该区域的商品谷物生产比欧洲具有竞争的优势体现在A交通运输便利 B地广人稀 C工业发

6、达 D科技先进一些地方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时,不顾实际情况,一哄而上,你种梨,我也种梨,你种橘,我也种橘丰收了,却出现了种什么,什么让人“伤心”,不调整让人“伤心”,调整也让人“伤心”的怪圈。据此回答2224题。22产生上述“伤心”怪圈的根本原因是A种植者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理解 B那里的产品价格高于价值C种植者总是跟着别人跑,缺乏主见 D种植者脱离实际,没有按经济规律办事23下列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如何走出“伤心”怪圈的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面向市场,全面地把握市场信息 依靠科技,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规模经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增加农业投入,增加农民收人A B C D24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必须坚持

7、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属于生态农业的是A新疆的棉花种植 B台湾的甘蔗园C山东的花生生产区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我国的三江平原,建有许多国营农场,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主要种植小麦等作物。据此回答2526题。25影响三江平原农业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C建有许多国营农场,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气候高寒,热量不足26三江平原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可达一年三熟,形成这种耕作熟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27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

8、要求鲁尔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低鲁尔区用地紧张 这里环境污染严重A B C D温家宝总理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据有关知识回答2829题。28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鲁尔区相比,突出的优势表现在A水源 B交通 C市场 D资源29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中,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借鉴意义的是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对老工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C调整工业布局,将钢铁工业迁移到大连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30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9、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3133题。3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3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素质33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下列整治措施不合理的是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

10、,改善交通条件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读图回答3435题。3430年间该地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35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36图“某城市的发展模型”,在城市发展时不会发生的现象是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交通和信息变得重要起束大气污染加重 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温差增大A B C D读“我国四大城市群的城市数目增长图”,回答3740题。37图中城市化进程最慢的是 A B C D38我国四大城市群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是A都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区 B都位于气候温暖湿润地

11、区C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D都位于矿产资源丰富地区39我国四大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共性区位因素是A科技 B交通 C资源 D河流40在这四大城市群中,被列入世界级城市群的是A B C D二、综合题:(共四道大题,共40分)41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6分)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3。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12、42读图“我国山东半岛南部某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回答:(12分) (1)图中海域属于我国近海中的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2)填表:将下列选项前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每空限填一个)。贝类养殖 小麦种植 油棕种植 甘蔗种植 苹果种植 柑橘种植土地类型丘陵平原滩涂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3)丘陵地区如果植被被破坏,将导致_,平原地区如不合理灌溉将造成 _.(4)该地区所属温度带的名称是_带,耕作制度是_,所属的自然带名称是 _.(5)该地区由于城市发展需要,拟在图上A、B、C、D四处中选择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经比较,你认为_处作为选址更合理。理由是_.43.读图“美国农业专业化类型分布”,完成下列问题。(6分)(1)将图中的字母与所属农业类型用线连接起来。A 商品谷物农业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