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安康在“钻石体系”理论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70405387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2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安康在“钻石体系”理论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选]安康在“钻石体系”理论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选]安康在“钻石体系”理论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选]安康在“钻石体系”理论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选]安康在“钻石体系”理论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安康在“钻石体系”理论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安康在“钻石体系”理论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钻石体系”理论视野下安康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安康是个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差距较大,财政困难,人民生活不高。无数个安康仁人志士曾为此苦苦思索,寻找破局之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地)领导班子带领安康人民进行不断探索,提出若干战略和措施,这些战略和措施曾对安康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时至今日,安康突破发展依然困难重重,区域核心竞争力没有完全形成,培育核心竞争力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011年是安康“十二五”开局之年,安康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需要我们不断扩展视野,进一步认识市情,探索发展滞后

2、的原因,提出新的战略和措施,下决心打造自己正向强化的经济强力钻石体系,提升安康的区域核心竞争力。 一、钻石理论 钻石理论的概述 钻石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尔波特教授提出。该理论指出影响国家或产业竞争力的6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机会和政府。 钻石理论认为一个地方财富的增长,经济的繁荣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生产率和其所能利用的物质资源。在一个地方经济体中,能够对此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众多的,但核心因素只有四种,即需求条件、生产要素、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其它如政府、机遇、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必须通过这四种因素予以转换,才能

3、间接地产生作用和影响。这四种因素每一个都会强化或改变其它因素的表现,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互动的体系(我们称之为钻石体系),形成经济体的基本竞争结构,左右着这个经济体的整体生产率和竞争力。 钻石体系组成要素的解析 1、生产要素:互通有无的根本 生产要素既是组成一个经济体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这个经济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生产要素在竞争优势中的作用,既取决于自身的性质、类型和规模,又取决于其它因素的影响。从对竞争力作用的角度,可按两类标准对生产要素进行分类。根椐技术开发程度,可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天然资源、气侯、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与半技术

4、工人等;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以及各大学、科研院所等)。在不同产业中,二者的作用不同。根据专业化程度,也可将生产要素分为一般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在竞争力上,专业性生产要素是提供产业更具决定性和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基础;而一般性生产要素虽然能提供最基本优势,但因这些优势在其它地域均有,其效果相对不甚明显。 一个经济体如果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与一般生产要素上,这种优势极不稳定,一旦新的经济体踏上相同发展道路,也就是其竞争优势结束之时。相反,若一个经济体要经由生产要素直接建立强大而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和专业性生产要素。而一个经济体的生产要素只

5、有极少数是先天继承得来的优势,绝大多数必须通过后天长期技术开发,且高级与专业性生产要素的标准不断提高,今天所谓的高级与专业性生产要素,到了明天就可能会成为一般与初级生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价值就会越来越低。从实证上来看,一个经济体拥有生产要素开发与升级的机制远比其拥有天然要素优势要重要的多。当然一个经济体不可能完全创造或提升所有形态的生产要素,只能根据自身的钻石体系有选择的创造或升级一定形态的生产要素。 2、需求条件:产业冲刺的动力 内需市场是竞争优势的第二关键要素,它的作用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刺激企业改进和创新。这要从内需市场的性质、大小和成长速度及外化力上得以体现(从竞争优势的观点来看,内

6、需市场性质远比其大小、规模重要)。在竞争优势上,内需市场的影响力主要通过客户需求的形态和特征来施展的,这种特征会影响企业认识、解读并回应顾客的需求。内需市场与境外市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能深深影响企业认知与诠释内需客户的需求,产业的竞争优势就是从这里产生的。同样的,如果内需市场客户要求较多,本地厂商会在市场压力下努力改善和创新,形成更精致的竞争优势,进而成为这个经济体的产业竞争优势。这种市场与竞争力的微妙关系,就在各经济体的内需市场中表现出来。一个经济体的内需市场要能为经济体创造出竞争优势,还必须具备如下二个特点:其一,要有大批内行而挑剔的客户;其二、要有预期型需求。内需市场的规模对产业竞争优势

7、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具有激励厂商投资、再投资的动力,从而形成产业竞争力;在另一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所带来的丰富机会,也可能导致厂商丧失向外拓展的意愿,从而转变为不利的竞争因素。因此,内需市场的规模究竟对产业竞争力是利,还是弊,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结合其它因素,做进一步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总之,内需市场对竞争优势的最大贡献在于它能提供企业发展,持续投资与创新的动力,并在日趋复杂的产业环节中建立企业的竞争力,而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其内部各要素彼此强化,并在产业各演变阶段,发挥特有的作用。除此之外,钻石体系中其它关键要素也对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竞争优势的形成。 3

8、、相关支持性产业: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 在钻石体系内,形成竞争优势第三个关键要素就在于此经济体是否拥有相对健全有竞争优势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这些具有竞争优势的相关产业会带动上、下游产业创新和国际化,构成若干相关联企业的潜在竞争优势。当上游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时,下游产业会因此在源头上具备及早反应、快速、高效、甚至低成本优势,获得性价比优良的原料和设备,与一流供应商建立持久稳定的多方合作关系(但下游相关产业缺乏有效利用相关产业优势能力时,单靠上游产业的竞争力,不足以形成下游产业的竞争力)。反之,当下游产业具有竞争力之时,也会对上游产业形成压力,迫使其改进、提高和创新。而当竞争力强的产业相互关联,它们不

9、仅能够相互提升和促进,还有催生和提携新产业的效应。 当然,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对另一个产业的提升,必须要与钻石体系其他关键要素进行搭配,必须建立在被提升产业自身有能力消化吸收这种提升的能力基础上,否则这种提升效应不会很明显,但仍有正面影响,不会形成负面效应。 4、企业:市场的主体 在构建经济体的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中,第四个要素是企业,这包括其目标、战略、组织结构、运营与管理及竞争对手等方面。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核心主体,一个经济体的活力与竞争力最终是通过企业来体现,若干个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同类或相关联的企业可以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而若干个具有竞争力的相关联的产业可以组成一个具

10、有活力的产业集群,一个经济体的成功就在于它具有若干个纵横交错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实证经济发展中,无论是产业、产业集群、还是经济体,其最终的活力与竞争力均来自于企业。而一个企业的成功既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及其最佳的差异化组合,培育出强大的自生能力,又要有一定优良的外部环境,当然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但一个产业、产业集群、经济体的成功,外部环境的重要性远大于其相对于个案企业)。由此可见,企业的成功是一个经济体成功的关键和基础,而企业的成功,除了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及其最佳的差异化组合之外,还必须处在良好的钻石体系之中,并能善用自身的条件和钻石体系的其它有利要素。 5、政府:干预与放任的平衡 在经济体

11、的竞争中,政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从作用和影响来看,它的影响通常是通过渗透、内化到钻石体系其它要素之中才发挥作用(一般不直接产生作用),它与钻石体系其它要素的关系既非正面,也非负面。一个具体的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究竟能起什么作用,起多大作用,关键要看当时其他关键要素的状态,这就是时常困惑我们的为什么同样的政策在不同时空里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的原因之所在。在此,必须要强调的是政府政策固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它的作用是有限的。产业发展如果没有其他关键要素的搭配,政府的政策再帮忙,也是扶不起的阿斗。若政府政策运用已具备其他关键要素的产业上面,就可以提高厂商的信心,强化、加速产业的优势,

12、但政府本身并不能替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它只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环境,余下的事也只能由企业自己去做。因此,在经济发展中,政府既不是万能的上帝,又不是十恶不赦的恶魔,它必须扼守干预与放任的平衡,其天职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的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地使用和升级换代。钻石体系每个关键要素都相互依赖,任何一个的作用都是建立在其他要素的配合上,只要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出问题,都将伤害到整个体系。从对经济体的影响而言,政府、文化、机遇等要素也很重要,但它们的影响均是通过渗透到关键要素之中才发挥作用。一个产业如果要建立竞争优势,就必须善用此四大关键要素,再加上机遇、政府、文化的因素,彼此互动,推动持续

13、的创新和投资,优势就会日渐形成。而一个经济体要建立核心竞争优势,就必须在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呈现出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联和市场、技术到营销网络的水平关联。在经济的实际运行中,高素质的关键要素固然重要,但要素的自我强化机制更为重要。一个经济体一旦形成强力自我强化的钻石体系,这个体系就会推动整个经济体竞争优势诞生、进化、升级并持续发展,经济体的繁荣就会指日可待;相反,当经济体某些关键要素正在丧失竞争优势,强化机制正在解体之时,则经济体的繁荣破灭就会很快降临。 二、安康经济钻石体系的解析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通常被广义地划分成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但此种分类很难分析出它与产业竞争优

14、势的关系。为了便于分析,在此笔者将生产要素划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几大类。下面,从上述五个方面对安康生产要素进行粗略解读。 1、人力资源 在存量上,安康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短缺,待别是顶尖级的经营管理人才、研发人员、高级技工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普工和半技术技工相对丰富,但因近年来工资上涨幅度过快,他们在区域经济中已失去性价优势。在人才使用的分布上,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囤积着大量人才,但受若干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人未人尽其才,而实业界人才却十分短缺。在人才资源开发上,全市至今没有形成良性的开发机制,既没有一流的培训机构,又没有形成全社会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氛围。每年,安

15、康无力消化吸纳本土籍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更谈不上从外地引进高精尖人才,而本土又无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加之用人机制不畅,每年均有一大批“怀才不遇之士”愤然离开安康。因此,当前的安康人力资源总体状况堪忧,各行各业均缺少顶尖人才,可担重任之士越来越少,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安康突破发展的一个瓶颈。 2、天然资源 安康北依秦岭,南依巴山,四季气温和、昼夜温差不大,湿润的亚热带气侯,造就了这里生物的多样样性,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具有经济开发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上帝将全国仅有的两个富硒带之一赐给了安康,使得这里的生物成为富硒生物。然而对于可开发的农作物、林果、中药材、木本油料和畜牧品,在质量上,无一具有全国范围的独特性;数量上,除茶叶、蚕桑、绞股蓝、魔芋具有规模性外,绝大多数没有规模性。也就是说总体上,品种繁多,存量有限,品质一般,无比较优势,安康经济若依靠它们直接建立自身优势并不现实。 在林木上,随着近年来大规模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安康当前已有相当多的林木存量,但因承担一江清水送北京的责任和育林涵水,改善生态的需要,可用于大规模开发的木材并不多,但足以满足自需;而竹木、速生林存量而渐增多,可用于产业性开发。 在矿藏上,结止目前,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65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2种;已发现的矿产地有700余所。其中金、汞锑、毒重石、重晶石、瓦板岩、铅锌等矿种在全省及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