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考【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70316638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考【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考)(含解析)一、选择题1. 每年高中新生进行军训时,有些同学的手和脚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A. 血浆B. 组织液C. 淋巴D. 细胞内液【答案】B【解析】【详解】水泡是因为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旺盛,组织液过多而出现的,B正确。故选B。2.正常人体组织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 纤维素B. 氧气C. 钙离子D. 葡萄糖【答案】A【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血浆、淋巴

2、、组织液中物质: 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脂肪酸等。 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不会出现在组织液中,A错误;B、氧气会通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可以出现在组织液中,B正确;C、钙离子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成分,C正确;D、葡萄糖可以存在于组织液和血浆、淋巴中,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D正确。故选A。3.下列关于医用生理盐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B. 可以作为注射药物的溶剂C. 与健康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相近D

3、. 可为无法进食的患者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无机盐绝大多数是以离子态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态存在。其生理作用有: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详解】医用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A正确;医用生理盐水可以作为注射药物的溶剂,B正确;医用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与健康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相近,C正确;医用生理盐水中含有无机盐,不含有机物,所以不能为无法进食的患者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

4、:D。【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 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D. 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稳态调节不一定都有反射弧的参与,如血液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H2CO3/NaHCO3,A错误;B、所有的稳

5、态都是相对稳定、动态平衡,而不是固定不变的,B正确;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其理化性质改变可能导致疾病发生,C错误;D、有的稳态的调节中枢在大脑,也有的稳态的调节中枢在脊髓和下丘脑,D错误。故选B。5.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在A. 细胞体B. 轴突C. 突触间隙D. 树突【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说明它的作用部位在突触间隙。【详解】神经元包括

6、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纤维是轴突的上的一部分。由于题中提出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结构,因此可排除ABD三项而突触间隙中存在神经递质的传导,因此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故选:C。【点睛】关键:明确突触间隙不属于神经元的结构组成。6.由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B. 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 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激素的产生部位和生理作用。【详解】A、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腺分泌,二者均能升高血糖,具有协同效应,错误;B、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

7、功能;而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错误;C、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错误;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均由胰腺分泌,前者能够降低血糖,后者能够升高血糖,具有拮抗效应,正确。故选D。【点睛】常见激素的化学本质、主要来源及其作用:7.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 体液大量流失B.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答案】D【解析】大面积烧伤会损伤大量的皮肤,使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受到严重损伤,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选D。【考点定位】免疫调节相关知识8.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

8、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 (

9、1)引起血糖降低,是胰岛素的作用。(2)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是生长激素的作用。(3)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故选C。9.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 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答案】B【解析】【分析】体内水少或吃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A、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错误;B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释放

10、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正确,C错误;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错误。故选B。10.有关动物生长激素和植物生长素的表述正确的是A. 化学成分均为蛋白质B. 均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产生C. 两者作用的靶细胞都有其受体D. 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激素的协同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A错误;动物激素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产生,而植物激素由特定的部位产生,B错误;激素作用都需要与靶细胞表面或者内部的受体结合,C正确;植物激素 和动物激素作用的对象不同,一般不会作用于同一个生物体,D错误。11.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B. 记忆细

11、胞的增殖分化C. 浆细胞分泌抗体D. 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两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详解】A、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A正确;B、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C、浆细胞分泌抗体属于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C错误;D、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A。12.在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A. 神经细胞B. 肝细胞C. 淋巴细胞D. 红细胞【答案】C【

12、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B);(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详解】A、神经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不参与特异性免疫,A错误;B、肝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不参与特异性免疫,B错误;C、据分析可知淋巴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C正确;D、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不参与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C。13.下列不属于高等动物免疫系统功能的是( )A. 防卫B. 监控C. 清除D. 供能【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内的免

13、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 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清除: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详解】A、免疫系统有防卫功能,A错误;B、免疫系统有监控功能,B错误;C、免疫系统有清除功能,C错误;D、免疫系统不能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D。14. 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 )A. 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 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 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D. 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答案】D【解析】婴幼儿出生后,从母

14、体带来的抵抗疾病的抗体大约在出生后6个月就消耗完了,所以出生半年后各种传染病很容易发生。 为了预防传染病,婴幼儿要进行各种预防注射,即预防接种。这对于一个营养充足的孩子来说,将会对抵抗传染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可是对一个瘦小虚弱的孩子来说,所起的预防作用则将是有限的。15. 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 B细胞B. T细胞C. 浆细胞D. 效应T细胞【答案】D【解析】【详解】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以后,抗体无法发挥作用,此时通过细胞免疫,由效应T细胞理解病原体侵入的靶细胞,释放出其中的抗原,图中X为效应T细胞,ABC错误,D正确。故选D。16.关于

15、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通过握手传播艾滋病B. 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艾滋病通过母婴间遗传C. 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B细胞和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 与艾滋病人同用一个针管会感染艾滋病【答案】D【解析】【分析】关于“艾滋病”,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不会通过握手传播,A错误;B、艾滋病可以在母婴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