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进化生物学复习题】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70308966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进化生物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1年【进化生物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1年【进化生物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1年【进化生物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1年【进化生物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进化生物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进化生物学复习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化生物学复习题】 进化生物学复习题 1.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你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2.进化生物学:研究生物进化过程和生物群落特征的综合学科.是进化论的研究,由推论走向验证,由定性走向定量,研究进化的原因,基质,速率,方向等. 3.生物进化论:研究生物进化发展的规律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4.化石: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包括生物标志物、古DNA残片等)等统称为化

2、石。 5.微观进化:无性繁殖系和种群在遗传组成的微小差异导致的微小变化. 6.群体遗传平衡:在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 7.自然选择:指生物在演化过程中,更能适应环境而有利于生存和能留下更多后代的基因和个体的频率会增加,相反,则频率会减少。(随机变异的非随机淘汰和保存) 8.物种: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 9.适应:在生物学中,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 _或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 10.拉马克是第一位阐明进化思想的生物学家

3、. 达尔文1859年发表了. 11. 拉马克的进化论包括以下几点: (1).物种是可变的。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的种都是由其他物种演变而来,而不是神创造的。只是物种变化的缓慢的人的寿命是短暂的。 (2).生物是从低等向高等转化的。如果将生物按照相互关系排列起来,就能得到从低等向高等的连续系列。 (3).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物种变化。环境变化直接导致变异的发生以适应新的环境。 (4).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是拉马克论述进化原因的两条著名法则。用进废退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不使用就退化。获得性遗传是环境引起或由于废退化引起的变化是可遗传的。 12.生命的基本特征:自我调节、自我 _和 _的选择性反应是生命

4、区别于非生命的特征 13.化学演化学说: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14.原始细胞 _:两种假说 (一) 超循环 _模式 一 1. 在化学演化与生物进化之间存在着一个分子自我 _阶 段,通过生物大分子的自我 _建立起超循环 _,并过渡到 原始的有细胞结构的生命。 超循环 _: 指由自催化或自我 _的单元 _起来的超级循 环系统。 通过 _保持和积累遗传信息,又在 _中出现错误而 产生变异(依靠遗传、变异和选择而实现最优化-分子达尔 分子达尔 文系统) 文系统 2、超级循环系统的理论依据 生物大分子的“自动聚合”作用 (1)膜 _,与类脂分子的特性相关。 (2)病毒

5、的装配机制,是一个井然有序的过程。 超循环 _模式: 病毒不存在个体的生长 过程,只有核酸和蛋白 质的合成与装配 (二) 阶梯式过渡模式: 在上述超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综合的过渡理 论。 Schuster (1984) 提出一个包括6个阶梯式步骤的由原始 的化学结构过渡到原始细胞的理论。 Kauff _n (1993) 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思想: 原始生命(包括原始细胞) _,是一个由多种原 始生物大分子协同驱动的动力学系统有序的自 _过程,该 系统的各主要阶段都受内部的动力学稳定和对外环境的适应 等因素的选择。 15.原始细胞的三个要素: 有一个生物大分子的自我 _系统; 形成了简单的遗传

6、 _体系,能将自身蛋白质的合成纳入 核酸自我 _体系之中; 出现了原始膜,形成了分隔,使生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 境分隔开来。 16.真核细胞 _途径:1、真核细胞起源内共生说 真核细胞起源有多种学说,现阶段比较有 代表性的是马古利斯(Margulis)所提出的 内共生说(endosymbiosis theory)。这一学 说认为,大约在十几亿年前,一些大型 的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先后吞并了几 种原核细胞(细菌和蓝藻)。由于后者 没有被吞噬细胞所分解消化,反而从寄 生 (parasiti _)过渡到共生(symbiose),并 成为宿主细胞的细胞器。如好氧细菌成 为线粒体,蓝藻成为叶绿体。 真核

7、细胞起源途径的探讨 2、 真核细胞起源经典说 这一学说认为,真核细胞 _和经典的进化论学说相 一致,主张真核细胞是从一种原核细胞通过自然选择 和突变,逐渐地进化而来的。 根据经典说,尤泽尔(Uzzell, 1974)等人提出了一个模 型。认为细胞内细胞器和细胞核的形成是由原始的原 核细胞,通过一系列DNA的 _和质膜的内陷,形成 了双层膜的结构,再经结构的分化和 _功能的消失 (失去了许多重复基因所致)就形成了现代的真核生 物。它是膜系统逐渐向内扩张、曲折、凹陷、褶叠起 来,随后产生由膜包围形成的小囊,并脱离 膜成为独 立的细胞器,最后形成真核细胞。 17. 真核细胞起源的意义 (一)、奠定了

8、有性生殖产生的基础:真核细胞 _为有 性生殖的自然形成奠定了基础。真核细胞进行有丝 _, 而有性生殖的重要特征减数 _实质上是有丝 _的 一种特殊形式。有性生殖的出现,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 因而大大推进了进化的速度。如果把生物进化的历史按无 性与有性划分为两个时期,那么在这30多亿年中,将近2 3的时间属于无性生物的时代。在这段时期,生命 _ 处在单细胞阶段,进化极其缓慢。直到近十来亿年前,随 着有性生殖的出现,生物才大踏步地前进。现今地球上2 百多万种生物中,有性种类占绝对地多数,原始的无性生 物少到仅占12。这一简明的事实,有力表明了真核细 胞特别是有性机制的产生对加速进化的作用。 (二)

9、、推动了动、植物的分化:真核细胞是一切高等多细 胞生物的基本组成(单元)。它与原核细胞相比,至少使 生物体发生两方面的进展:一是结构复杂化,二是功能复 杂化。复杂化的结果,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导致了真核 细胞种类的分化。动植物的分化是真核细胞分化中最有影 响的事例,它使生物体型向高级的方向发展。 (三)、促进了三极生态系统的形成:在原核生物时代,地 球上只有以异养的细菌和自养的蓝藻组成的一个二极生态 系统。随着真核生物的产生和动植物的分化发展,才出现 由动物、植物和菌类所组成的三极生态系统,并由它替代 原来的两极系统。从此以后,生物进化的水平进入到一个 新的阶段。 18.化石的分类:按化石保存

10、类型一般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按大小分为,大化石,微体化石,超微化石. 19.化石形成的条件: (1). 生物本身条件:具有硬体的生物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较大,如无脊椎动物中的各种贝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等。因为硬体主要是由矿物质组成,抵御各种破坏作用的能力较强。 (2). 生物遗体的保存条件:在高能的水动力环境下,生物遗体容易磨损。PH值小于7.8时,碳酸钙组成的硬体容易遭溶解。氧化条件下有机质易腐烂,在还原条件下容易保存下来。此外,还会受到生活着的动物吞食、细菌腐蚀等因素的影响。 (3). 时间因素:生物死后迅速埋藏才有可能保存为化石。 _埋藏并发生石化作用才能保存为化

11、石。 (4). 埋藏条件:生物死后因被不同的沉积物质所掩埋,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会有差别。如果生物遗体被化学沉积物、生物成因的沉积物所掩埋,硬体部分易保存。但若被粗碎屑物质埋藏,由于机械作用容易被破坏。在特殊条件下,松脂的包裹或冻土的埋藏,可以保存完好的化石。 (5). 成岩作用的条件:沉积物在固结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石化作用和化石的保存。在碎屑岩中的化石很少能保持原始的立体形态,而化学沉积物在成岩中的重结晶作用,常使生物遗体的细微结构遭受破坏。 20.地质年代 时代、地层单位及同位素年龄(百万年) 开始繁殖时期 主要化*类 代(界) 纪 (系) 时代间距 距今年龄 植物 动物

12、 (1)新生代 K Z 第四纪 Q 23 0.01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陆生孢子植物 高级藻类出现 真核生物出现(绿藻) 古人类出现 哺乳动物出现 爬行动物出现 两栖动物出现 鱼类出现 硬壳动物出现 _动物出现 多细胞动物出现 被子植物; 哺乳动物及人类。 第三纪 R 晚第三纪 N 78 23 被子植物; 哺乳动物及蝙蝠类、鲸类; 有孔虫,软体,六射珊瑚、淡水介形类。 ? 5 早第三纪 E 15 25 20 40 10 60 (2)中生代 M Z 白垩纪 K 70 70 昆虫、爬行类极盛; 淡水鱼类、菊石、箭石、有孔虫 侏罗纪 J 55 140 苏铁、松柏、本内苏铁及蕨类; 爬行类; 菊石类、

13、 三叠纪 T 35 195 苏铁及蕨类、木 等; 鱼类、爬行类; 出现恐龙。 (3)古生代 P Z 晚古生代 P Z2 二叠纪 P 50 230 石松类、有节类、真蕨,种子蕨; 两栖类; 珊瑚、腕足类、菊石。 奥陶纪 O 60 440 笔石、鹦鹉螺类、三叶虫、牙形刺。 寒武纪 100 500 (4)元古代(宙) P t 晚 P t3 震旦纪 Z 200 600 三叶虫为主及古杯类、小壳类化石。 青白口纪 Qb 200 800 菌藻类,小母动物,蠕形动物。 中 P t2 蓟县纪 Jx 800 1000(900) 菌藻,古藻类(叠层石)等。 长城纪 Ch 1800(1600) ? 早 P t1 ?

14、 700 2600 ? (5)太古代(宙) Ar ? 1300 3800 原核生物出现(菌类及藻类)生命现象开始出现 ? 21.植物的五个阶段: ?菌藻植物时代,裸蕨植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动物的发展: 22.生物表型的进化: 一、形态结构的进化 (一)新构造 _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 谢维尔错夫认为,生物的多功能性是器官系统发育的基础。 谢维尔错夫认为,生物的多功能性是器官系统发育的基础。 迈尔从基因角度出发,认为多功能性或基因的多效性是新器官、 迈尔从基因角度出发,认为多功能性或基因的多效性是新器官、 多功能性或基因的多效性是新器官 新构造形成的基础。 新构造形成的

15、基础。 孟德尔曾记载过两个豌豆品种:一个品种的性状是开紫色的花,结褐色 孟德尔曾记载过两个豌豆品种:一个品种的性状是开紫色的花, 的种子,叶腋上有一个黑斑; 另一个品种的性状是开白色的花, 的种子,叶腋上有一个黑斑; 另一个品种的性状是开白色的花,结淡色的 种子,叶腋上没有黑斑。这两个品种的两组性状总是一起出现, 种子,叶腋上没有黑斑。这两个品种的两组性状总是一起出现, 一个基因控 制若干性状 3 Evolutionary Biology (二)形态结构进化的两个方向:复杂化和简化 复杂化:形态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复杂化:形态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 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方向。 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方向。 动物、植物 动物、 简化或退化: 简化或退化:由结构复杂化向简单 化的一种演变过程。 例如, 化的一种演变过程。 例如,寄生生 物的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的退化。 物的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的退化。 海鞘 4 Evolutionary Biology (三)形态结构进化的总趋势 复杂性的提高:结构层次的增加, 复杂性的提高:结构层次的增加, 各结构层次的分化程度增大。 各结构层次的分化程度增大。 多样性增长: 多样性增长:与生境的扩展有关 5 Ev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